文/紀布
縱觀古今中外,以及閱讀一些史實材料,可以看到,人類曆史就是一部“戰争史”。
在一些典型的戰争中,我們能夠發現,通常會使用“計謀”的一方,大多會在最後的決戰中取得最終的勝利。
舉個例子,像是在咱們中國古代的官渡之戰、赤壁之戰,還有古希臘神話中的特洛伊之戰等,都是利用戰略計謀最終取得了勝利。

戰場情形瞬息萬變,往往會有人運用“偷梁換柱”的方法來制造假象以迷惑敵人的眼目來達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某種目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納粹德國就自編自導自演了“一出好戲”。在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已經進入了中後期,德國佬早已不像戰争初期那樣不可一世,到哪都敢橫着走,由于東線、西線戰線拉得太長,緻使各種補給跟不上,面對戰争早已捉襟見肘。
已然疲軟的德國佬,為了迷惑英國人的空中力量,想出了一個“障眼法”:利用木頭建立一個可以以假亂真的“木頭機場”來消耗英國人的彈藥。
想法是好的,也很大膽,可是現實太過于殘酷。“機場”完工後,德國人開始大肆宣揚,可謂婦孺皆知。
情報工作一流的英國人也一定知道,很快,經過英國特工們的調查,德國佬的小聰明就被英國人識破了。不過,英國人看破卻不說破,準備用一種英式的黑色幽默來“反擊”德國佬。
前文已經說過,二戰中後期的德國整體實力完全不能和二戰初期的德國相提并論。德國佬為了迷惑同盟國的空中打擊,于是就決定修建這個“木頭機場”。
在修建這個木頭機場的時候,幾乎一切軍械以及士兵全都采用的是木頭制作的,再刷上油漆,以此來達到迷惑英國軍隊的目的。
德國人認為,戰鬥機在執行高空作戰任務的時候,飛行的高度與地面距離非常遠,以規避地面的防空火力,是以,距離夠遠飛行員的肉眼是看不清地面上的木頭機場是真是假。
而聰明的英國人豈會那麼簡單地相信,他們通過空軍與地面特工的偵查,發現了其中的一些問題,随後将情報彙總給了指揮部。英軍智囊團識破德軍的小聰明後,就決定羞辱他們一番,于是命專人制作了一個巨型木頭炸彈。
英國空軍在執行這次轟炸任務時,隻派去了一架戰機,戰機在到達木頭機場的時候故意低空飛行,到達投彈點後,就将巨型木頭炸彈扔了下去。
德國人開始吓了一跳,但木頭炸彈怎會爆炸呢。在德國人打掃“戰場”的時候發現,木頭炸彈上用的文寫着:木頭攻打木頭。時候,在德軍高層知道這件事後非常憤怒。
這個故事直到現在,也一直被世人所談論并調侃道,這是英國人的褐色幽默。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這個有趣插曲,成為了英德之戰中的一個風趣調節劑。
本文參考資料:《二戰全史》,《二戰趣聞》,《英德之戰》,《你不知道的那些二戰趣事兒》,《百度百科相關詞條——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中的英德,木頭機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