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是清朝曆史上最富盛名的皇帝。他在位時,平定了三藩之亂,收複了台灣、澎湖列島,擊退了沙俄的侵略,開啟了康乾盛世,是清朝最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即使放眼整個中國古代史,康熙也可以稱得上是千古一帝。

康熙不但在政治上有非常大的成就,而且是中國曆史上特别愛好科學的皇帝。尤其是在防治天花病毒方面,康熙起到了重大作用。
魏晉時期,天花由東南亞傳入我國,它是所有瘟疫中最為兇惡的一種。人一旦感染了天花病毒,也就意味着得了不治之症,死亡率極高。即使僥幸不死,也會留下滿臉的麻點。
清朝初年,中國北方天花橫行。北京城内,天花尤為猖獗。滿人原來在關外得此病者很少,而進了北京城後,卻有很多滿人感染天花而死,是以滿清貴族都認為是漢人将天花傳染給了滿人。是以多爾衮攝政時期,凡是得天花的漢人,全家都要被驅逐出京城二十裡以外的地方。
盡管清朝統治者采取了嚴密的防範措施,但多爾衮的親弟弟德親王多铎、英親王阿濟格的兩位福晉、孝端皇太後、孝惠皇後,甚至連順治皇帝本人還是不幸感染了天花而亡。
為了避逗,康熙出生後,就被乳母抱出紫禁城外撫養。即使這樣,康熙兩歲那年還是被傳染上了天花。幸好在乳母的精心照顧下,康熙從天花死神手中逃了出來。
順治皇帝得天花彌留之際,考慮繼承人的問題。順治的皇長子已經得天花死了,順治帝想立次子福全為皇太子,而孝莊太後則想立皇三子玄烨為太子。順治帝和孝莊太後兩人意見僵持不下,就請當時在宮中當差的西洋傳教士湯若望做仲裁。湯若望建議立玄烨做太子,因為他得過天花,終生對此病有免疫力。
康熙繼位主政後,他意識到了天花對大清王朝的威脅,決心尋求戰勝天花的辦法。其實,在唐宋時期,中國就有一種“人痘接種法”,也就是将天花患者身上痘裡的膿液,塗抹到未感染天花的人身上,讓未感染者産生抗體,類似于如今的疫苗接種。
但由于當時醫學知識和條件的限制,接種的量很難把控。量少了起不到效果,量多了又容易傳染得病,是以人痘接種法使用得比較少。
康熙十七年(1678年),皇太子胤礽出痘。當時有另外一位叫洪若翰的法國傳教士來到中國北京,他就向康熙建議,用西方的臨床實驗來檢測中國人痘接種的可靠性。
按照洪若翰的要求,康熙皇帝在宮中重賞招募了三十名自願接受實驗的宮女。這些女子必須年齡在16歲以下,身體健康,而且從來沒有得過天花。
康熙把這些接受試驗的宮女統一關到一起,讓曾經患過天花的宮女、太監伺候她們。洪若翰用針筒将胤礽痘瘡上的膿液取出,随後給這三十名宮女一一接種。一個月後,三十名宮女中有四人不幸染上天花不治身亡,剩餘的二十六人中有四位雖然也感染了天花,但存活了下來。
此後,康熙又多次招募了不同年齡、不同性别的宮中人員進行實驗,最終把将疫苗接種成功率控制在96%左右。從這之後,清朝皇室再也沒受過天花病毒的侵擾,而且皇太子胤礽也戰勝了天花病毒存活了下來。
這種先進的種痘疫苗法,康熙不僅在清朝宮廷中實施,而且在八旗中普遍推廣,甚至推廣到漠南、漠北蒙古。在康熙帝的大力推廣下,天花發病率得以有效控制,拯救了千百萬的老百姓。康熙的人體實驗資料非常珍貴,對後世的醫學研究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時至今日,天花病毒在人類社會已滅絕,病毒樣本隻儲存在美國和俄羅斯兩個實驗室中供醫學研究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