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宦官勢力也很強大,為何皇權沒有像唐朝那樣受壓制

唐朝宦官對皇權的制衡确實很大,宦官無論是公開還是暗中殺皇帝的情況也确實不少,總有四個左右吧。然而,明朝的皇帝無論多麼看似沒有權力,隻要他一句話什麼劉瑾、魏忠賢,統統頃刻間土崩瓦解!明朝朱棣開創的“特務統治”主要是“廠衛制度”,其後加上“票拟批紅”分權,宦官具備了專權的能力,但因為沒有“兵權”,皇帝不高興了抓過來就殺。

(1)唐朝宦官具備兵權,皇帝惹不起;明朝宦官沒有兵權,在京外有“太監監軍”制度,掌握一定軍權,但劉瑾之後就被廢了。掌握不了軍權,一切都是:水中月、鏡中花

唐朝唐朝的禁軍也就是保衛皇帝的軍種都被交給皇帝,像被稱為北衙禁軍的神策軍就歸皇帝直接掌握,但皇帝不可能直接抓而歸屬宦官。同時,唐朝的軍隊特别是京城的各種部隊管理分散,有的歸政府管理、有的歸皇帝管理、有的歸太子管理。

明朝宦官勢力也很強大,為何皇權沒有像唐朝那樣受壓制

這充分顯示出,唐朝軍權是分散的,人們在制度建設上并沒有做到“皇權絕對第一”。然而,明清時期則是“皇權絕對第一”。

明朝的宦官不掌握兵權,但有監督權。明成祖稱帝後,廣派“監軍”指揮各地部隊,當時有“七大太監”之說,七人大部分都是各個少數民族太監,鄭和就是其中之一。各地的将領都歸“監軍”管轄。朱棣後,文官權力上升,“監軍”主要是禦史監軍,但“太監監軍”仍然不少。最著名且戰功拙著的“太監監軍”就是西廠創辦者汪直了。

但明武宗時期劉瑾亂政,導緻兵權險些旁落,是以,之後的皇帝們就不再“太監監軍”了。直到天啟六年(1626年),太監監軍才重新出現。但這時已經不再是制度性安排,而是臨時性的工作任務。

明朝宦官勢力也很強大,為何皇權沒有像唐朝那樣受壓制

(2)唐朝和明朝宦官權力不同,經常被人忽略的因素是太監的人數和部門,這導緻:唐朝時宦官内部容易形成“說一不二”的上司者;明朝宦官則因為人數多、部門多,導緻“有權力的宦官”很多,權力分散

在這點上,最知名的就是“正德八虎”,劉瑾權力雖然巨大,但也是“太子八虎”之一而已。劉瑾之是以被鏟除,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張永(掌京城火器部隊——神機營等軍事部門,曾打劉瑾)、谷大用(掌握重建立立的西廠)、丘聚等人。由此可見,劉瑾權力很大,但在太監内部有很多人敢當面兒與其對抗。為啥?皇帝并不專寵某個太監。

相反,唐朝的皇帝,一覺得這個人好,就把軍權給他了,結果,自己把刀把遞給了别人。明朝的皇帝聰明之處就在于,寵你可以,但對不起,京城的軍權很分化,我也隻能給不同的太監。這樣,無形中就難以形成“挑戰皇權”的“大太監”!

明朝宦官勢力也很強大,為何皇權沒有像唐朝那樣受壓制

再加上,明朝的宦官特别多,因為明朝内部長期和平、經濟發展、人口逐漸增多,許多人為了生活好主動閹割去做太監。久而久之,太監多到了,因為不能當太監而去遊行示威、沖擊官府地步。皇宮内部也是衙門口衆多,許多人都知道“宦官24衙門”但問題“24衙門”隻是比較大的24個部門,各種小部門還有幾十個呢。

誰不想更上一層樓呀!是以,明朝的太監特别喜歡談關二哥、鐵大人(鐵铉),就是講究“忠誠”。但你越講究其實越沒有,每個大太監最擔心的不是被皇帝、文官扳倒,而是被身後的笑臉相迎的“幹兒子們”“幹孫子們”打趴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