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軍頂級将才,指揮一堆破爛挫敗古德裡安,元帥軍銜卻遲到14年

在蘇德戰争的背景下,我們不妨來設想這樣一場戰役:德軍這邊有兩個裝甲師外加一個摩托化步兵師,加起來有五六百輛坦克氣勢洶洶地殺過來,指揮官還是名将古德裡安;蘇軍這邊隻有一個剛成立的獨立坦克旅,隻有四十來輛坦克,其中大多還都是戰前用于訓練的舊貨。蘇軍指揮官是個沒啥名氣的上校,還剛做完腎病手術,隻剩一個腎,高燒發到近40℃。

蘇軍頂級将才,指揮一堆破爛挫敗古德裡安,元帥軍銜卻遲到14年

這場戰役的結果如何?相信絕大多數人心裡很快就會冒出答案。實際上,這樣一場實力相差懸殊的對陣還當真上演過,它成就了一位卓越的戰場指揮大師,他的名字叫米哈伊爾·葉菲莫維奇·卡圖科夫。

二戰爆發前,卡圖科夫并沒有什麼十分出衆的履曆,他以列兵的身份參加了蘇俄内戰,1927年從進階步兵學院畢業後,幾年一晉升,即便如此,戰争前夕,他的職位也僅僅是一個并不怎麼顯眼的坦克旅的旅長。在最初一段時間裡,蘇軍兵敗如山倒,很快就出現了兵源不足的窘迫局面。所謂的獨立坦克第4旅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匆忙建立的,卡圖科夫臨危受命,但他手裡确實沒啥好牌,滿打滿算隻有45輛老掉牙的“破爛”,外加一群士氣低落的官兵。

蘇軍頂級将才,指揮一堆破爛挫敗古德裡安,元帥軍銜卻遲到14年

戰局沒有給卡圖科夫多少緩沖的時間,要命的是,上司派給他的任務還非常重——堅守莫斯科的“西大門”姆岑斯克,盡一切努力抵擋德軍。與此同時,德國中央集團軍群攻勢如潮,從北、西、西南三個方向接連突破蘇軍防線,對莫斯科形成合圍之勢。在遭遇卡圖科夫的部隊之前,古德裡安剛剛于布良斯克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士氣正盛。俗話說,在絕對的實力差距之下,任何技巧都是空談,況且古德裡安又絕非等閑之輩,姆岑斯克一役,蘇軍看起來必敗無疑。然而,卡圖科夫硬是讓奇迹發生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布良斯克,方面軍司令葉廖緬科中将拍着胸脯向斯大林保證,自己一定能阻擊古德裡安,甚至還有機會痛揍他。結果,自信滿滿、手握4個滿編集團軍的葉廖緬科隻向前推進了約10公裡就再也打不動了,随後便被擊潰。一整個兵員裝備齊整的方面軍尚且如此,一個臨時被拉起來的旅又能掀起啥大風浪呢?卡圖科夫深知想要以正常戰法拖住古德裡安的部隊是絕無可能的,他當即對戰場做出了一系列改造。

蘇軍頂級将才,指揮一堆破爛挫敗古德裡安,元帥軍銜卻遲到14年

這個過程很有意思:卡圖科夫指令士兵在戰場上到處挖戰壕,用模闆堆成假坦克、指揮所和防禦工事,而真正的坦克被部署在數公裡之外。官兵對此十分不解,而卡圖科夫的指令又讓士兵們失去了大量的休息時間;為防止白天被敵軍發現端倪,有些部隊甚至要幹通宵。結果,忍無可忍的士兵到處發牢騷埋怨,有人甚至造謠稱卡圖科夫是德軍安插的間諜,想要在大戰前累死官兵,令蘇軍不攻自破。卡圖科夫根本就不搭理滿天飛的流言蜚語,而是按照自己的計劃完成了部署。

局勢比卡圖科夫計劃得還要緊迫:1941年10月5日清晨,德軍不請自來,在100餘輛坦克的掩護下,一個步兵團對蘇軍展開進攻。由于蘇軍早有準備,當德軍一踏入埋伏圈,前者發起猛烈打擊,逼迫德軍倉皇撤退。這場戰鬥令德軍損失坦克11輛,卡車8輛,蘇軍還從德軍的坦克殘骸和陣亡士兵屍體身上搜到了若幹情報。德軍方面并沒有意識到對手的強悍,隻是認為這場失利不過是中了埋伏,是以,次日清晨,德軍便卷土重來。不同的是,德軍剛一靠近蘇軍陣地便立刻擺出了戰鬥陣型。在一番交火後,蘇軍一個反坦克炮兵連幾乎被全殲。

蘇軍頂級将才,指揮一堆破爛挫敗古德裡安,元帥軍銜卻遲到14年

值得注意的是,德軍的快節奏作戰和局勢的瞬息萬變完全沒有給卡圖科夫留下事先安排的時間,此役,他的所有指令都是臨陣下達的。不過也正是如此,卡圖科夫的軍事才華得到了充分展現。德軍扳回一城後,立刻集結部隊向前挺進,他們沒有料到自己還是輕看了這位名不見經傳的蘇軍上校。

按照卡圖科夫的指令,蘇軍将有限的坦克隐藏在木闆搭建的假目标之間,每一個作戰機關都預留了三四個開火點。所有官兵都必須嚴格遵守“每開一炮就要換地方”的原則,一是讓德軍摸不清敵人火力點的确切位置,二是人為地造成“蘇軍坦克很多、火力很強大”的假象。德軍被打得暈頭轉向,再次被打退。此戰,德軍損失坦克43輛、火炮16門,同時還付出了超過500人的傷亡;蘇軍僅損失6輛坦克,其中4輛随即便被修複。這一次輪到蘇軍壓迫德軍了:當夜,蘇軍一個喀秋莎火箭炮營對德軍駐地發起一輪火炮齊射,德軍亂作一團,損失慘重。

蘇軍頂級将才,指揮一堆破爛挫敗古德裡安,元帥軍銜卻遲到14年

前前後後多次交手之後,德軍終于領教了對方的厲害,為此,他們特意改變戰法,于10月9日調來戰機對蘇軍陣地展開轟炸。緊接着,德軍先後對敵人正面和左翼發起突襲,然而在蘇軍頑強的抵抗下,德軍地面部隊多次進攻均告失敗,不但損失了33輛坦克、火炮十餘門,還在空襲中被擊落5架戰機。而在卡圖科夫的嚴謹把控下,蘇軍的損失一直被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内。直到11日清晨,坦克第4旅才奉命撤至奧普圖哈河北岸并進行休整,德軍的進攻在遭受巨大延誤後才終于如願攻下了姆岑斯克。

雖然最後地盤丢了,但此役蘇軍還是圓滿實作了戰略企圖。卡圖科夫在這場戰役中展現出了卓越的指揮才華,硬是通過一系列精妙操作将絕對的實力劣勢抹平。這是他傳奇軍旅生涯中光輝的一筆之一,這使得他一下便得到了高層的青睐。後來,卡圖科夫帶着他的部隊先後參加了傑米揚斯克戰役、庫爾斯克戰役等關鍵戰役,均取得了輝煌戰果,他也逐漸成為朱可夫最為倚仗的得力幹将之一,後來也成了蘇軍中公認的“裝甲兵第一人”。然而有趣的是,到了戰争末期,這對将帥居然因一點小事變得有你沒我。

蘇軍頂級将才,指揮一堆破爛挫敗古德裡安,元帥軍銜卻遲到14年

原來,朱可夫認為理應由帶隊率先突入柏林。這是偉大的曆史功績,作為二戰蘇軍的靈魂人物,朱可夫自然不想錯失。然而,卡圖科夫突然向他彙報:科涅夫的烏克蘭第1集團軍已經抵達柏林了。朱可夫勃然大怒,當即要求卡圖科夫把對方趕走。後者感到很好笑,反問該咋趕走,難道還要對友軍槍炮相向?最後,卡圖科夫讓朱可夫自己去跟科涅夫交涉,朱可夫惱羞成怒,揚言“我要把你所有的勳章都摘了,像打死一條狗一樣斃了你!”話說得很難聽,卡圖科夫也有點冒火,當即頂撞道:“元帥同志,您别對我喊,我宣誓為祖國服務,不是為您。我的勳章不是您給的,您也摘不走。”

這事兒讓卡圖科夫同朱可夫結下了梁子,一說二戰結束後,斯大林想給卡圖科夫裝甲兵元帥軍銜,誰料朱可夫在看過授銜名單後居然把卡圖科夫的名字給劃掉了。朱可夫還企圖奪走卡圖科夫的兵權,把他打發到總參軍事學院當學員。此舉引起了斯大林的猜疑,質問道:“現在局勢如此緊張,把他調走誰來守衛西部?”在決定成立“坦克兵節”後,卡圖科夫也受到了邀請,然而他卻寫信拒絕了,原因是“無法忍受莫斯科的主要保衛者被安排坐在第42排”。

蘇軍頂級将才,指揮一堆破爛挫敗古德裡安,元帥軍銜卻遲到14年

朱、卡二人的恩怨一直持續到了1959年,那會兒,朱可夫已經失去了權力,他在家賦閑時突然想起了老冤家。朱可夫表示,自己倒台後很多昔日的同僚落井下石,反倒是隻有卡圖科夫從未說過他的壞話。朱可夫找人打聽消息,這才得知卡圖科夫狀況很糟糕,一直因病住院。朱可夫要人把自己的祝福帶給對方,卡圖科夫聽完後淡然地說:“何必當初呢。”巧的是,赫魯曉夫在通路美國時也突然想起了卡圖科夫,立馬打電話吩咐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這才給卡圖科夫安排上了裝甲兵元帥軍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