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中的那些事兒 朱可夫讓蘇聯提前一年知道了西方面軍戰争結果

接着上一期,慘烈的布列斯特要塞保衛戰結束,蘇德戰争開局伊始,布列斯特保衛戰成了蘇軍為數不多屈指可數的亮點。因為整個蘇聯的國境線上,基本就是一觸即潰,一潰千裡。德軍勢如破竹,摧枯拉朽。隻有布列斯特要塞保衛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明斯克戰役的戰局。因為布列斯特要塞他最終陷落的時間甚至還晚于明斯克。如果蘇聯的千裡國境線上的所有的部隊都像布列斯特要塞那樣頑強,并且有組織地戰鬥。那德軍肯定是要吃大虧的,但是這隻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從全局上看,戰場上整個蘇軍,尤其是面對德國中央集團軍群正面,蘇軍的西部方面軍的表現,可以說是用災難來形容都不為過。跟德軍相比,德軍在機械化戰争當中前行合圍縱深突進,把戰争藝術發揮的是淋漓盡緻。是以德軍的進攻可以稱得上是教科書式的進攻,蘇軍的表現跟德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其實在戰前對德軍主攻方向的判斷上,蘇軍最高層就出現了偏差。蘇軍統帥部一廂情願地認為,德軍盯着的主要方向是号稱蘇聯的糧倉油倉和工業基地的烏克蘭以及高加索産油區。其實這種判斷是沒有錯的,因為一開始希特勒就是這麼想的。希特勒自認為自己是一個高明的戰争經濟學家。但是迫于總參謀部軍官們的提議,他隻能妥協。是以基于這種戰略判斷,蘇聯西南方面軍一直是頂配,擁有58個師,其中16個坦克師,8個摩托化師,西方面軍隻有44個師,裝備也相差很多。甚至開戰以後西方面軍的裝甲兵指揮官覺得他們的坦克就是靶子,隻能讓德國人打靶用。是以這種判斷是一個非常嚴重的戰略失誤。

從幹部晉升的時候,也能看得出來,你要想進入最高統帥部,就必須要在西南方面軍的基輔軍區鍍金。當時的國防人民委員鐵木辛哥、總參謀長朱可夫都曾經先後擔任基輔特别軍區司令員。第一副總長瓦圖丁也來自基輔特别軍區。尤其重要的是西南地區是斯大林在20年代國内戰争時期的龍興之地。是以從主觀上這幫人都認為西南方向的戰略地位最重要。因而基輔特别軍區在兵力兵器方面是得到蘇軍統帥部的特别關照的。

但是蘇軍最高決策者們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在納粹德國進攻西歐國家的時候,德軍總是以最快的速度閃擊占領對方的首都。現在的德軍同樣要以最短的距離,最快的速度拿下莫斯科。為此德軍就要首先消滅橫在德蘇邊界的蘇軍西方面軍。是以這一定是戰争爆發後德軍的主攻方向。

接下來咱們看一看負責主攻的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到底有多厲害,中央集團軍群擁有50個師。包括35個步兵師,九個裝甲師,6個機械化師。特别是他的裝甲師數量幾乎占了東線德軍的一半。德軍為了打蘇聯,總共組建了4個裝甲叢集,中央集團軍群就有兩個,指揮官分别是名将赫爾曼霍特和号稱德國裝甲兵之父的古德裡安。

二戰中的那些事兒 朱可夫讓蘇聯提前一年知道了西方面軍戰争結果

他倆堪稱是黃金搭檔,後面多次默契地表演了裝甲兵兩翼包抄前行合圍的戰術。對于一開始的蘇軍看來,幾乎是無解的。尤其是古德裡安這個人,腦子裡除了沖就是沖。由于波蘭和法蘭西戰役創造的奇迹。這位公認為閃電戰創始人的人擁有了越來越高的聲望。但是這樣的軍人,他的耿直也讓他越來越不可一世。尤其是在跟同僚甚至上級相處的時候非常不和諧。是以在同僚之間,古德裡安除了跟霍特關系稍微好一點,其他人根本就入不了他的法眼。尤其是後邊咱們會說到他跟第4集團軍司令克魯格元帥,倆人不共戴天。古德裡安絲毫不懂官場政治,他也就沒啥架子,願意跟士兵混在一起,是以他深受麾下将士們的愛戴,有點像後來這個美國的巴頓将軍。

是以,德軍将士人人都以在古德裡安将軍旗下作戰為榮,而且古德裡安的部隊所有的坦克上都用白漆寫上了他名字的首字母,一個大寫的G。可見這就上升到個人崇拜的感覺了。後來連蘇軍看到這個凡是坦克上戴着大白G的,就不愛抵抗了,要麼跑,要麼降。

二戰中的那些事兒 朱可夫讓蘇聯提前一年知道了西方面軍戰争結果

有攻的就肯定有守的。德軍這邊百戰名将,兵精糧足,士氣高昂。防守對壘的蘇聯西方面軍司令就是有點浪漫的意式風情,帶點文藝範兒的蘇聯英雄伊萬·格裡戈裡耶維奇·巴甫洛夫斯基大将。

二戰中的那些事兒 朱可夫讓蘇聯提前一年知道了西方面軍戰争結果

他成名于西班牙内戰,回國之後委以重任,當上了裝甲坦克部部長。他牽頭做了一個非常可恨的逆時代政策,就是建議取消裝甲兵團,讓坦克給步兵當支援武器,以連營為機關,分散到步兵當中去。還好最後,他及時高升到了白俄羅斯,當西部軍區司令,要不然蘇軍就退化到了一戰水準了。為啥說他是一個文藝範兒的人呢?因為他是一個骨灰級的電影愛好者。1941年6月22号,德國進攻前,在空氣裡都能聞到硝煙味的時候,身為前方主帥的巴普洛夫大将,沒有在司令部裡,在俱樂部裡跟他的副司令,參謀長這幫人一塊津津有味地看電影呢。這時候前線的軍情官打來電話說總參謀部指令,讓加強防範對應德軍突襲。結果司令的回應是胡說八道,子虛烏有。

在兵力部署方面,這位司令官更是浪漫主義至上,西方面軍下轄四個集團軍。第三、第四、第十、第十三,這位司令官直接把四個集團軍中的三個集團軍部署在離邊界非常非常近的比亞威斯托克突出部。

二戰中的那些事兒 朱可夫讓蘇聯提前一年知道了西方面軍戰争結果

比亞威斯托克突出部位于白俄羅斯最西端,是突入波蘭的一塊弧形區域。南北寬度100公裡左右,很難想象區區一個小小的突出部,竟然集結了蘇聯西方面軍4分之三的部隊。其中第三、第四、第十集團軍分别位于突出部的北西南三面互成犄角,在進攻事态的時候,這種前出部署得當的話應該沒有問題。但是現在蘇聯是被進攻方,是以這種排兵布陣就是給德軍準備好了餃子餡兒,等人來包。早在1940年,剛剛晉升為總參謀長的朱可夫大将就預感到西方面軍部署成問題,提醒了巴普洛夫,巴普洛夫斷然否決了朱可夫的提議,還嚴厲的批評了朱可夫。朱可夫不服氣,就在西部軍區舉行了一場模拟的攻防演習,巴普洛夫扮演紅軍,朱可夫扮演藍軍,也就是德軍。演習的結果同一年後戰争的完整預演一樣,巴普洛夫的三個集團軍在比亞威斯托克突出部被朱可夫的機械化兵團在南北兩側毫無懸念的合圍了。

但是巴普洛夫不認慫,硬币還有正反面呢,勝敗乃兵家常事都有偶然性。再說你這是演習,紅軍殺敵的鬥志沒有被激發出來。真打仗的時候,我們絕對能做到一不怕死,二不怕死地難看。演習嘛根本沒啥意義。可是打死他都沒有想到,這次演習簡直就是一年後一模一樣的戰争結果的彩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