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朝宦官势力也很强大,为何皇权没有像唐朝那样受压制

唐朝宦官对皇权的制衡确实很大,宦官无论是公开还是暗中杀皇帝的情况也确实不少,总有四个左右吧。然而,明朝的皇帝无论多么看似没有权力,只要他一句话什么刘瑾、魏忠贤,统统顷刻间土崩瓦解!明朝朱棣开创的“特务统治”主要是“厂卫制度”,其后加上“票拟批红”分权,宦官具备了专权的能力,但因为没有“兵权”,皇帝不高兴了抓过来就杀。

(1)唐朝宦官具备兵权,皇帝惹不起;明朝宦官没有兵权,在京外有“太监监军”制度,掌握一定军权,但刘瑾之后就被废了。掌握不了军权,一切都是:水中月、镜中花

唐朝唐朝的禁军也就是保卫皇帝的军种都被交给皇帝,像被称为北衙禁军的神策军就归皇帝直接掌握,但皇帝不可能直接抓而归属宦官。同时,唐朝的军队特别是京城的各种部队管理分散,有的归政府管理、有的归皇帝管理、有的归太子管理。

明朝宦官势力也很强大,为何皇权没有像唐朝那样受压制

这充分显示出,唐朝军权是分散的,人们在制度建设上并没有做到“皇权绝对第一”。然而,明清时期则是“皇权绝对第一”。

明朝的宦官不掌握兵权,但有监督权。明成祖称帝后,广派“监军”指挥各地部队,当时有“七大太监”之说,七人大部分都是各个少数民族太监,郑和就是其中之一。各地的将领都归“监军”管辖。朱棣后,文官权力上升,“监军”主要是御史监军,但“太监监军”仍然不少。最著名且战功拙著的“太监监军”就是西厂创办者汪直了。

但明武宗时期刘瑾乱政,导致兵权险些旁落,因此,之后的皇帝们就不再“太监监军”了。直到天启六年(1626年),太监监军才重新出现。但这时已经不再是制度性安排,而是临时性的工作任务。

明朝宦官势力也很强大,为何皇权没有像唐朝那样受压制

(2)唐朝和明朝宦官权力不同,经常被人忽略的因素是太监的人数和部门,这导致:唐朝时宦官内部容易形成“说一不二”的领导者;明朝宦官则因为人数多、部门多,导致“有权力的宦官”很多,权力分散

在这点上,最知名的就是“正德八虎”,刘瑾权力虽然巨大,但也是“太子八虎”之一而已。刘瑾之所以被铲除,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张永(掌京城火器部队——神机营等军事部门,曾打刘瑾)、谷大用(掌握重新建立的西厂)、丘聚等人。由此可见,刘瑾权力很大,但在太监内部有很多人敢当面儿与其对抗。为啥?皇帝并不专宠某个太监。

相反,唐朝的皇帝,一觉得这个人好,就把军权给他了,结果,自己把刀把递给了别人。明朝的皇帝聪明之处就在于,宠你可以,但对不起,京城的军权很分化,我也只能给不同的太监。这样,无形中就难以形成“挑战皇权”的“大太监”!

明朝宦官势力也很强大,为何皇权没有像唐朝那样受压制

再加上,明朝的宦官特别多,因为明朝内部长期和平、经济发展、人口逐渐增多,许多人为了生活好主动阉割去做太监。久而久之,太监多到了,因为不能当太监而去游行示威、冲击官府地步。皇宫内部也是衙门口众多,许多人都知道“宦官24衙门”但问题“24衙门”只是比较大的24个部门,各种小部门还有几十个呢。

谁不想更上一层楼呀!因此,明朝的太监特别喜欢谈关二哥、铁大人(铁铉),就是讲究“忠诚”。但你越讲究其实越没有,每个大太监最担心的不是被皇帝、文官扳倒,而是被身后的笑脸相迎的“干儿子们”“干孙子们”打趴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