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萬曆29年蘇州兩萬人起義,打開定陵棺材,造反的原因竟被找到了

萬曆29年時,蘇州曾發生了一場大規模的起義,參與起義的兩萬人中,大多數都是紡織勞工。在朝廷出兵之後,該起義被徹底平滅,起義軍首領葛賢也被抓獲。不過令人奇怪的是,朝廷方面一直對起義原因諱莫如深,令當代人不解其中深意。直至考古專家們打開萬曆皇帝的定陵之後,才徹底揭開了其中的奧秘。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萬曆29年蘇州兩萬人起義,打開定陵棺材,造反的原因竟被找到了

(本文所有圖檔,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圖檔與内容無關,請勿對号入座)

宋代文人範成大曾在《吳郡志》中提到過一句名言,叫做“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誠然,蘇杭之地曆來是江南之水鄉,杭州更是我國六大古都之一,同時也是浙江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曆朝曆代都享有崇高的美譽。

明朝萬曆時期,江南地區成為了當時全國經濟的支柱地域,此處氣候溫和濕潤,适合棉麻作物生長,故此明王朝在南京,蘇州,杭州等地設立了宮廷專用的織染局,并定期向朝廷内部輸送絹帛。

萬曆29年蘇州兩萬人起義,打開定陵棺材,造反的原因竟被找到了

可是誰也想不到,到了萬曆29年時,繁華鼎盛的蘇州地區,居然發生了一場頗具規模的紡織勞工起義。此次起義造成蘇州各地織染局癱瘓,并有多位負責監工的官員被殺害。後經朝廷鎮壓,該起義被迫失敗,最後起義上司者葛賢被抓獲。按照道理來講,義軍已經被平滅,朝廷應該立馬向百姓通報其“罪行”,可此事最終還是不了了之,甚至連正史記載都未能将起義原因完整記錄下來。

後世不少史學家都對此十分好奇,曆代起義者盡是窮山惡水中毫無生計者,富庶的江南水鄉如何會掀起一場起義?難道萬曆皇帝想要規避什麼難以示人之事?此事一度成為了一樁曆史謎案,直至萬曆皇帝定陵重見天日,這才将其中謎底大白于天下。

萬曆29年蘇州兩萬人起義,打開定陵棺材,造反的原因竟被找到了

1956年至1957年時,我國曾組織的一場大規模的地下玄宮發掘工作,而此次考古專家們要探查的對象,正是明代萬曆皇帝的陵寝——定陵。當考古專家們進入定陵地宮之後,在其中發現了不少曠世珍寶,其中包括皇帝的冠冕朝服、各類金銀器物,以及已經白骨化的萬曆皇帝遺骸。

按照道理來講,以上文物多為曠世奇珍,它們的出現,在我國文物界造成了巨大的轟動,可稱得上價值連城。

但更值得一提的是,考古專家們在萬曆皇帝的棺椁之中,還發現了更具價值的珍寶。它們是什麼呢?答案正是成捆的絲織品。

萬曆29年蘇州兩萬人起義,打開定陵棺材,造反的原因竟被找到了

此時有讀者會質疑,絲綢織錦雖然珍貴,可它們的價值能比得上真金白銀嗎?小編告訴您,萬曆皇帝陵寝出土的絲綢物,絕對算得上是珍品中的珍品。經過考古專家們的探查,發現棺中絲綢的數量相當可觀,共有69卷之多。不僅如此,織錦都各自成卷,而且還以“腰封”的方式,用繩子在兩端與中間捆住。中間的捆線呈人字形分布,且在下方貼有方紙,方紙之上的字迹依稀可見,其内容為對應織錦的名稱、産地、織造年月以及工匠姓名。

萬曆29年蘇州兩萬人起義,打開定陵棺材,造反的原因竟被找到了

據專家們稱,萬曆皇帝棺中的織錦華麗異常,且兼具了我國漢唐以來曆代紋樣的總和,品類包括平紋、斜紋緞紋、變化組織、二重組織及紗羅複雜組織,直讓人眼花缭亂。它們的出現,緩解了考古領域中明代“絲綢織品荒”的窘境,考古專家們再也不用以明代衣物邊角餘料、或者是佛經裝潢剩下的殘餘的絲織物進行研究了。如此大批量出土的絲綢織錦,猶如一座上天賜予的絲綢遺産寶庫,完全可以幫助考古專家揭開我國紡織行業的諸多秘密。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萬曆皇帝棺中所發現的絲綢織錦之下,都貼有一張記錄其詳細資訊的方紙。正是在這張方紙之上,考古專家們還發現了萬曆29年那場起義的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其中的幾張方紙之上,書寫工匠姓名分别是:趙緒、倪全、薛孝、沈阿狗、葛賢……

這些名字正是史書中提到的起義軍成員的名字,他們幾乎無一例外的都參加了此次對抗明廷的鬥争。直至此時,專家們才意識到,萬曆皇帝棺中的絲綢織錦,還隻是蘇州進獻數量中的一小部分,還有大批量的絲綢之物都用在了宮中的大肆用度。換句話說,正是朝廷如此大批量的向蘇州征集絲綢織錦,才緻使紡織勞工勞動量巨大,而他們所得的酬勞卻微乎其微,讓他們的生活一直處于崩潰狀态,如此情況之下,葛賢等人才會铤而走險,最終走上了一條反對朝廷壓榨的極端道路。

萬曆皇帝的奢靡之态是後世有目共睹的,他因一己之私,為百姓們橫添了巨大的壓力,也為明王朝的覆滅埋下了禍根。可正是他的這種不靠譜行為,卻最終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珍貴文物,也能算是“大功一件”。由此來看,曆史總是這樣有趣,它會讓人發出由衷的感歎與嗟籲,更會在不經意間留給我們一個驚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