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婦女頭飾,是部族間在一定的曆史條件和自然環境中形成的,其造型自然淳樸,天成一韻。據有關史料記載,在青銅器時代,蒙古高原就有了頭飾的制作工藝。
從遺存文物中發現的耳環、耳墜、頭戴等青銅裝飾品,就可以說明這一點,可見這一時期人們的想象力和審美觀,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從匈奴、鮮卑遊牧民族出土的實物中可以看到,頭飾多數采用金銀、蚌、玉石、水晶、瑪瑙、金屬和赭石等原料制作。其結構和形制類似于近現代鄂爾多斯和察哈爾婦女的頭飾,整個裝飾紋樣,顯示了遊牧民族的生活情感和愛好。
到了蒙元時期,民間手工技藝的發展更趨進步。婦女頭飾以多、以大、以重為美,戴大圈耳環,大的寶石項鍊。寶石種類、工藝造型,圖案紋樣在婦女的頭飾上展現得最為充分,豪華程度可以說是曆史上少有。如今,民間流傳下來的婦女頭飾,大多是清代的遺存。由于清政府對蒙古族地區實行盟旗制,至使部族間經濟狀況、文化觀念和生活習俗愈加的明顯,同時也促進了部族服飾文化的快速形成。
這一時期頭飾的造型,較前趨向更加纖細、複雜和精緻。或雍容華貴,或古樸凝重,或精緻秀美,或簡約大方,呈現出特色鮮明的頭飾種類。一個盛裝的蒙古族婦女,其頭飾輕者有三、四斤,重者達十幾斤。這些流傳在民間的頭飾,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裝飾品了,而是植根于蒙古族社會生活中的文化載體,它不僅诠釋了蒙古民俗文化的深邃内涵,也是民族手工技藝絕美的見證。
阿巴嘎頭飾

土爾伯特頭飾
克什克騰頭飾
四子部頭飾
察哈爾頭飾
土默特部頭飾
敖漢部頭飾
茂明安頭飾
鄂爾多斯部頭飾
烏珠穆沁頭飾
達爾罕頭飾
蘇尼特頭飾
烏拉特頭飾
世界上最美妙的莫過于此,在不谙世事的年紀,對生活的全部期待就是絢爛的理想本身。by 赫恩曼尼
...............
來源:蒙古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