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電視台财經頻道制作了一檔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紀錄片。該片第四集講到,成都是世界最早紙币“交子”的發源地。
起初,交子的性質是存款人把貨币傳遞給經營現金保管業務的交子鋪戶,鋪戶把存款數額填寫在交子上,收取一定的保管費,存款人可憑交子異地兌換現金貨币。
由于鋪戶恪守信用,使得交子具備了信用貨币的特性,成為了真正的紙币。
于是許多商戶在大額交易中開始頻繁使用交子,是以,鋪戶開始印刷有統一形制和面額的交子,作為一種新的流通手段推向市場。
但說來說去,古代的交子包括其他各種類型的銀票,隻不過是一張紙。加上古代科學條件落後,沒有驗鈔機、紫光筆等甄别紙币真僞的工具,那這些鋪戶如何保證制作的交子不會被其他别有用心之人惡意仿造呢?

北宋時期,居民想買一匹價值20貫的蜀錦,需随身攜帶130斤重的銅錢。笨重的銅錢攜帶不便,而且也無法滿足市場對貨币流通的需求。于是,新的貨币(交子)應運而生。
《宋史》記載:“嘗使蜀,見所用鐵錢至輕,市羅一匹,為錢二萬”“小錢每十貫重六十五斤,折大錢一貫,重十二斤,街市買賣,至三、五貫文,即難以攜持。”
交子相較于銅錢,其優勢十分明顯。天聖元年(1023年),益州成立了官辦交子務,天聖二年(1024年),官交子正式發行。
官交子首次發行1256340貫,備有36萬貫鐵錢準備金,面值固定為一貫到十貫,加蓋本州州印及敕字。
宋仁宗時(1039年起),“官交”改為五貫和十貫兩種,到宋神宗時(1068年起),又改為一貫和五百文兩種。
大觀元年(1107年),交子停止發行,改換為“錢引”。至寶祐二年(1254年),錢引總量已達12億至16億貫,北宋的貨币體系走向崩潰。
明清等朝代,也都效仿北宋,由官方推廣發行類似于交子的紙币。從北宋誕生的紙币制度,一直延續到今天,紙币的誕生大大推動了人類經濟史的發展。
既然古代銀票承擔起貨物流通,還有商家之間基本信任的重要職責,那一些不法之徒會不會見财起意,铤而走險的去幹仿造銀票的勾當呢?
答案是否定的!翻看史書文獻我們不難發現,銀票其實是有多種防僞手段,加上官方的嚴厲打擊,基本上杜絕了私人想仿造銀票的可能性。
首先,制作銀票的原材料較為特殊罕見,尋常人很難得到,光這第一點,就足以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了。
2018年,有一部名為《無雙》的香港電影非常火爆,這部電影集結了周潤發、郭富城、王耀慶、廖啟智等實力派影星。
該劇主要講述一位犯罪天才“畫家”與一位造假天才聯手制造出超級美鈔的故事。通過這部電影觀衆朋友了解到,世界上各個國家的紙币使用到的紙張,都屬于嚴禁流通買賣的管控資源。
電影《無雙》裡,郭富城與周潤發通過人脈加上一點運氣,好不容易才得到制作美鈔的紙張。
與此同理,古代銀票其原材料也不是普通的紙。比如北宋時期流通的交子貨币,其原材料就是川紙。
川紙是由楮皮制作而成,柔性好,韌性佳。明朝流通的紙币使用的是桑皮紙,清朝紙币的原材料是高麗紙與浙江生産的白色台箋紙混合而成的特殊材料。
在300多年曆史的英格蘭銀行的後花園裡,種了兩棵桑樹。據說,印刷交子的紙是用桑樹的皮和葉子制成,種植桑樹是為了紀念世界最早紙币交子的誕生。
既然普通百姓沒有管道擷取這些制作銀票的原材料,那又如何能仿制銀票呢?
其次,無論是鋪戶還是官方推出的銀票,上面都繪制了精美的圖案,包括“親筆押字”的防僞手段。
銀票上的印制圖案很好了解,每家鋪戶發行的銀票圖案各不一樣。之是以會在銀票上繪制圖案,主要就是以防有人造假。
若是從正規管道獲得銀票,拿到指定地點去交易,會有專門的人進行辨識,確定無誤之後,才會完成交易。
因為正版銀票上的圖案看上去線條各異,或是畫山水或是畫異獸。具體到實處或者某個細節時,線條還是有很大不同之處。
隻有制作這些銀票的鋪戶才會懂得鑒别方法,外行根本不懂其中的門道,也就不可能去仿造了。
加上還有管理機關加蓋的畫押,與鋪戶單獨加上的親筆押字,組成了一整套的防僞辨別。
比如行走天下的晉商,從《蘭亭集序》中提取324個字,用于銀票防僞技術上,每隔兩年便會更換一次排字順序。同樣,這一套排字順序也是不傳之秘。
如此一來,晉商就不怕自家發行的銀票會被造假,這也是晉商能在清朝中後期攫取大量财富的堅實基礎。
最後一點,曆朝曆代制作假币都是重罪。南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官方明确規定,制作假銀票要被處斬,元朝也有類似的刑罰。
到了明清兩朝,若是有人制作假銀票被發現,不僅本人要被問斬,同時還要株連家人。
如此嚴重的判罰,讓許多想僞造銀票的人徹底打消念頭。畢竟制作假銀票,一旦被捉,對整個家族而言就是滅頂之災。
或許有人會說了:無論是複雜的圖案,包括文字排比,似乎都有迹可循。若是頭腦缜密之人想對其進行破解,再請畫家繪制圖案也不是難事。
這就好比電影《無雙》裡,落魄畫家與制假大亨雙劍合璧,居然制作出連銀行都無法鑒别的假鈔。
但大家想過沒有,就算有人能看出某一種銀票上的花紋蹊跷之處,同時掌握了文字排版,與内部“暗押”順序,但他也必須要先弄到制作銀票的原材料。
再退一步說,他拿到了制作銀票的所有原材料,又找到可以仿造圖案的畫家進行合作,也不怕被捉,成功仿造一種銀票。然而,仿造銀票也是需要花大學錢的。
前兩年網絡上有一個段子非常火爆,某地警方成功打掉一夥制作假币的不法分子。犯罪嫌疑人接受記者采訪時居然大倒苦水,他說制作了100多萬的假人民币,使用的成本居然高達200萬。
這個段子讓無數網友哈哈大笑,但确實是真實的事情。如此同理,若古代有人掌握了仿制銀票的所有技術,包括能弄到原材料,那他必定是不凡之人。
與其冒着被殺頭的風險去仿造銀票,倒不如老老實實做點正經行當,起碼不用擔驚受怕,丢掉性命。若項上人頭都沒了,那還要那麼多錢幹什麼呢?
從北宋發行交子後,後世四個朝代的末期總會有大批假鈔出現。那都是團夥作案,個人若想制作假鈔,難于登天。
總的來說,紙币的出現,是以當時所流通貨币已不能适應經濟發展需要為前提條件的,隻有在大宗交易的時候才會用到。
而古代要是有人想要仿制銀票,那必須得有過人的能力。不僅要弄到原材料,還需破解内部的防僞技術。是以說,古人不是不想仿造,而是沒這個能力。
更何況成功仿制出銀票後,其經濟效益不高,成本太大,被官府捉住還得掉腦袋。如此一來,古人也不會冒着這麼大的風險去制作與成本投入不成正比的仿造銀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