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賞乾坤 丨銀行博物館“精品掌上看”之珍稀金屬鑄币(上)

文│尹伯

在雲端敲開博物館的大門。

面對嚴峻的疫情考驗,銀行博物館除做好日常的防疫工作外,采取了臨時閉館措施,并整合館藏資源,開啟線上“雲展覽”,在閉館期間,為廣大觀衆提供足不出戶的金融文博體驗。

繼精品紙币展和典藏器具藏品展後,本期我們将隆重介紹博物館珍藏的諸多獨具巧思且設計獨特的金屬鑄币,邀您共賞中國悠悠貨币曆史上的國币通寶。

五月的上海,我們對未來,滿懷期待!

JOIN US

雲展覽 ·金屬貨币展(上)

雲賞乾坤 丨銀行博物館“精品掌上看”之珍稀金屬鑄币(上)

中國從最初的貝币開始,到春秋戰國出現金屬鑄币。秦一統天下後,鑄秦半兩統一中國貨币。從此以外圓内方錢為基本形狀,一直沿用了兩千餘年。十九世紀末,由于西方貨币文化的傳入,機制币開始出現。在漫長的貨币發展中,金屬鑄币不僅曆史悠久、數量巨大,而且品種繁多、豐富多彩,具有典型東方錢币文化的特征,在世界貨币之林占有重要的地位。

01

布币

雲賞乾坤 丨銀行博物館“精品掌上看”之珍稀金屬鑄币(上)

布币是春秋戰國時期通行的一種貨币。是大陸古代主要金屬貨币之一。布币脫胎于一種青銅鏟形農具“镈”,“布”是“镈”的同聲假借字。布币根據其首部可分空首布與平首布;根據肩部、足部的不同造形,分聳肩尖足、平肩弧足、斜肩弧足等多種。早期布币首部中空可以納柄,稱作空首布,其形制尚未脫離作為農具的原型。此枚布币屬春秋時期晉國,布首較長,中空,兩肩上聳,兩足尖,币面無文字,屬于大型聳肩尖足空首布。

空首布雖然鑄造數量很多,但目前的存世量有限,這或許和當時很多熔毀錢币重鑄有關。作為早期中國鑄币的代表,空首布蘊含着深厚的曆史文化價值,已成為收藏市場上的新寵。

02

柿子金餅

雲賞乾坤 丨銀行博物館“精品掌上看”之珍稀金屬鑄币(上)

西漢黃金貨币形制多為圓餅形,名稱分柿子金、麟趾金、馬蹄金等多種。金餅屬于秤量貨币。北宋沈括在其著作《夢溪筆談》中就有“褭(馬蹄金),作團餅,四邊無模範迹,似于平物上滴成,如今幹柿,土人謂之“柿子金”,“一枚重四兩餘,乃古之一斤也。色有紫豔,非他金可比”的記載,詳細說明了柿子金的形狀、重量、成色等資訊。而《漢書》中也記載漢武帝太始二年(前95年)下诏将黃金鑄成麟趾、馬蹄形狀,“以協瑞焉”,“班賜諸侯王”。證明漢代金餅曾用于帝王對臣下的賞賜。此外金餅也有作為大額支付和财富貯藏的功能。有銘文的金餅并不多見,此枚西漢金餅直徑6厘米,其上澆鑄有倒“S”形符号,同時錾刻“齊”字,這在金餅中非常罕見。

03

戰國楚十五印郢爰

雲賞乾坤 丨銀行博物館“精品掌上看”之珍稀金屬鑄币(上)

郢爰又稱“爰金”、“印子金”等。戰國時期大量使用黃金,楚國(前476-前223年)用黃金鑄成扁平形金版,多數金版上钤有方形小印,故宋代稱之為“印子金”。其上文字大多為“郢爰”。 “郢爰”是中國最早具有固定形态的黃金秤量貨币,使用時需切割、秤量。

04

一刀平五千

雲賞乾坤 丨銀行博物館“精品掌上看”之珍稀金屬鑄币(上)

王莽在居攝二年(公元7年)進行了第一次貨币制度的改革,除原有五铢錢繼續行使外,又發行了三種新的貨币,即大泉五十、契刀五百和一刀平五千。

一刀平五千的形狀很像現在的鑰匙,錢體由刀環和刀柄兩部分組成,刀環上文字為“一刀”,柄文為“平五千”三字,其中環文“一刀”二字用黃金嵌錯而成,俗稱“金錯刀”,每枚值五铢錢五千枚。“金錯刀”是大陸最早使用,而且也是唯一用錯金工藝制成的錢币。由于它制作精美、造型奇特、且存世稀少,為錢币收藏者所珍愛。

05

貨布銅範

雲賞乾坤 丨銀行博物館“精品掌上看”之珍稀金屬鑄币(上)

該王莽貨布錢範為雙面母範,面、背都有,用于翻制面、背子範片用。王莽在位十五年,共進行了四次币制改革,鑄币種類繁多,留下的母範相對較多。該時期的銅範大都是正方形、長方形和八邊形,該青銅“貨布”母範卻是圓形的,極為罕見。

王莽所鑄造的所有錢币都造型獨特,制作精美,規格整齊,書法俊秀,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為曆代鑄币之首。這件銅範是研究王莽時期錢币鑄造和貨币改制情況的重要物證,對于研究大陸的錢币鑄造史和貨币發展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06

搖錢樹

雲賞乾坤 丨銀行博物館“精品掌上看”之珍稀金屬鑄币(上)

民間曆來就有“錢樹”或“搖錢樹”之神話傳說,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後世則被賦予了祈财納福的吉祥觀念。自古就能見到“錢樹”模型,往往由底座、樹幹、樹枝組成。“錢樹”樹枝上既有神話人、物,也有錢币,且可以按不同喜好進行排布重組,實物多出土于四川地區,以東漢時代的最為多見。

這株搖錢樹頂端是一隻展翅飛翔的鳳凰、樹冠分為6層,每層兩片葉子,頂端面兩片樹葉是兩條龍的造型,口中各銜一個光芒四射的太陽,其下兩層樹葉,枝端各有一隻造型生動,振翅欲飛的鳳鳥,并飾有傳說中的神獸、枝下則懸挂串串銅錢,最後三組樹葉,裝飾着仙人和奇花異草。樹幹上則有三隻向上攀爬的猴子,底座之上是以錢币為主體的一對神鳥。整株搖錢樹鑄造極為精美,曆經千年卻儲存相當完整。據學者研究,中國到目前考古發現出土的搖錢樹不多,完整的更是鳳毛麟角,世所罕見。

07

開爐錢樹

雲賞乾坤 丨銀行博物館“精品掌上看”之珍稀金屬鑄币(上)

大陸自先秦開始,金屬鑄币長期采用子母範澆鑄法鑄造,使用泥範、銅範和石範數種。這些錢範具有錢型、澆口和灌注金屬液體的澆道,可直接澆鑄錢币。兩塊錢範為一盒澆鑄銅液,待冷卻後即從範中取下錢币。從目前遺留的一些錢範形制可以看出,錢樹就是鑄畢後砸碎錢範,未取下鑄币,大小澆道上的銅液和鑄币尚連結在一起所形成的。澆道上的留銅形似樹幹和樹枝,澆道連接配接的錢币就猶如樹上的葉子和果實,成為十分形象的“錢樹”。

後世的錢樹就不再拘泥于鑄币半成品一說,而成為藝術品,或可稱作為“壓勝錢”之一種,外形也有了改觀。有時是中間一主體,兩側為兩排不同樣式的花錢,上有吉語;有時做成寶劍的樣子;也有見到将錢樹與容器鑄造在一起出土的,寓意财源滾滾。

該柄清代開爐錢樹為寶劍形,劍柄和劍镡裝飾有如意雲紋,劍身共連結有21枚錢币,光緒年間鑄造。錢樹的頭枚錢币錢文為“光緒通寶”,下方20枚錢币一面鑄有“皇恩浩蕩”、“帝德無疆”等吉祥語,另一面以中國各省份地名為錢文。這些錢币即是“壓勝錢”,非流通貨币,用于贈賞、紀念等,寓意發财,鎮宅消災。清代完整的開爐錢樹非常少見。

08

唐、宋、元、明五十兩銀錠

雲賞乾坤 丨銀行博物館“精品掌上看”之珍稀金屬鑄币(上)

大陸使用銀鑄的貨币曆史可追溯至春秋中葉。隋唐時期塊狀銀兩被稱為“銀餅”或“銀铤”。宋、金兩代,人們仍稱白銀貨币為銀铤,在政府的财政收支中使用得更加頻繁,在民間生活、經商中的使用也更加普及。元代時,銀铤改稱為銀錠,成為當時和後來白銀貨币的代名詞。元代鑄造的五十兩銀錠,背面鑿“元寶”二字,由此銀錠又有了“元寶”的稱謂。明代初期,出于推行紙币制度的需要,政府對民間白銀的使用屢行禁令;另一方面,朝廷又大量使用白銀。至明末清初,白銀一直伴随着銅質貨币在流通使用。許多銀錠上刻有銘文,主要記載銀錠鑄造的時間、地點、用途、重量、工匠名,以及監銷、檢驗、解運的官員職務和姓名等。

唐、宋、元、明朝的五十兩銀錠如今均難得一見,非常珍貴。

09

經正記上海銀餅壹兩

雲賞乾坤 丨銀行博物館“精品掌上看”之珍稀金屬鑄币(上)

清鹹豐六年(1856年),上海道為補充流通中的銀元不足,指定王永盛、郁森盛、經正記三家沙船商負責自鑄銀币,俗稱“上海銀餅”。銀币分漕平壹兩和伍錢兩種,正反兩面均為文字。這枚經正記壹兩銀币,正面文字為“鹹豐六年上海縣号商經正記足紋銀餅”,背面文字為“朱源裕監傾漕平實重壹兩銀匠豐年造”。由于這種銀币制作簡陋,發行不久因市面即出現僞造品,影響信用而停鑄。上海鹹豐銀餅是既有實物傳世,又有史料記載,并經地方政府準許的中國最早以“兩”為機關的銀币。因為它完全是中國風格,其文字秀勁、挺拔,加之鑄期短、數量少,故成為錢币收藏家苦苦追覓的精品之一。

10

雲南月份牌坊錠一套

雲賞乾坤 丨銀行博物館“精品掌上看”之珍稀金屬鑄币(上)

牌坊錠因狀似牌坊建築而得名,重量約180克,含銀平均在96%左右。它又因受到公估制度的監督,也稱“公估銀”。牌坊的造型由之前在雲南流行已久的三槽方錠演變而來,但與三槽方錠相比,牌坊錠的表現形式更加誇張,戳印深淺差距拉大,外緣弧度明顯。牌坊錠的正面加蓋有三個相同戳印。介于三個戳印之間有兩條較寬的凸棱,通常也加蓋一到兩個戳印,戳印種類頗多,有“公議”、“公估”、“公議公估”及“官公估”不等。

該組頗為有趣的記月牌坊錠,是各色的牌坊錠中相當重要的一支。記月牌坊錠在錠面上分别加蓋正月紋銀、二月紋銀、三月紋銀直至冬月紋銀、臘月紋銀,涵蓋整個周年,是以稱為記月牌坊錠。

記月牌坊錠的主要特征在于“某月紋銀”的辨別,顯示其所代表的支付手段是按月份作為基準的。經考證,記月牌坊錠主要起到彙票貼現的作用。由于彙票原載平色标準往往與雲南通用的牌坊錠不同,是以當票号按彙票付款期限傳遞票銀予兼銷鋪後,兼銷鋪需根據彙票指定的成色鑄造牌坊錠,之後傳遞客戶。盡管兼銷鋪與客戶之間往往有順延付款日期的約定,造成兼銷鋪的實際付款日期與彙票到期日期不同,但是票号為了表明已按彙票日期付款的事實,仍要求兼銷鋪加蓋彙票付款月份。這應是牌坊錠錠面記月的由來,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記月牌坊錠與其它牌坊錠長期保持獨立、平行的發展的原因。至民國初年,盛極一時的雲南牌坊錠漸漸銷聲匿迹。如今,能收齊整個周年的記月牌坊錠實屬不易,是以格外珍罕。

“上海市銀行博物館”官方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