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鏡=穿腸過肚?
這份胃腸鏡檢查秘籍拿走不謝

快來看看你的胃和腸吧
01.
為什麼要做胃腸鏡檢查?
我國是消化道惡性良性腫瘤高發國家,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分别占我國惡性良性腫瘤發病的第3、第5、第6位,每年有超過60萬患者死于消化道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大多數消化道惡性惡性良性腫瘤患者診斷時已處于進展期,而早期和進展期惡性良性腫瘤預後截然不同。以胃癌為例,進展期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30%,而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超過90%,這就提醒我們需要重視消化道惡性良性腫瘤的早期篩查。
02.
哪些人應該做胃腸鏡檢查?
胃鏡檢查适應證如下:
出現消化道不适的人群,比如吞咽困難、惡心、嘔吐、嗳氣、反酸、黑便、腹痛、腹脹等;
已确診為上消化道病變如幽門螺旋杆菌感染、息肉切除、胃底食管靜脈曲張等需定期複查者、動态變化治療患者以及懷疑或确定有上消化道異物患者;
有不良生活習慣,如抽煙、喝酒、飲食不規律或暴飲暴食或大魚大肉、喜歡腌制食品和燒烤、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等;
有食管癌、胃癌等家族史的人群,并且體檢發現消化道惡性良性腫瘤名額升高及不明原因的貧血、體重下降患者;
40歲以上的普通人群,無論男女,建議正常體檢。
腸鏡檢查适應證如下:
具有下腹痛、大便習慣與性狀改變(每天一次變成多次)、便秘、便稀、便血、黑便、鼻涕狀黏液血便等消化道症狀患者;
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腸梗阻、腹部腫塊無法排除腸道疾病及不明原因的消瘦、貧血患者;
正常體檢發現癌胚抗原(CEA)等消化道惡性良性腫瘤标志物升高;
有腸癌家族史的人群,需要定期随診的患者;
已确診腸道病變如發炎性腸病、結腸息肉、早期癌及結腸癌術後等需要内鏡下治療及定期随訪的患者;
03.
哪些人不适合做胃腸鏡檢查?
胃鏡檢查的禁忌證如下:
患者拒絕檢查或精神不正常、意識障礙者;
嚴重心、肺功能障礙者;
咽喉部病變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其他重症内髒疾病不能耐受檢查者。
腸鏡檢查禁忌證如下:
絕對禁忌證(肯定不能做腸鏡):
嚴重心肺功能不全、休克、腹主動脈瘤、急性腹膜炎、腸穿孔等。
相對禁忌證(需提前告知醫生病情,酌情安排腸鏡檢查):
妊娠、腹腔内廣泛粘連及各種原因導緻腸腔狹窄、慢性盆腔炎、肝硬化腹水、腸系膜發炎、腸管高度異常屈曲及癌腫晚期伴有腹腔内廣泛轉移者等;
重症潰瘍性結腸炎,多發性結腸憩室患者;
曾做腹腔尤其是盆腔手術、曾患腹膜炎以及有腹部放療史者;
體弱、高齡者以及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對檢查不能耐受者;
肛門、直腸有嚴重化膿性發炎或疼痛性病竈,如肛周膿腫、肛裂等;
小兒及精神病或不能合作者;
婦女月經期;
04.
抽血、超聲、CT可以代替胃腸鏡檢查嗎?
正常體檢,包括血正常、肝腎功、心電圖、腹部超聲、CT等,均未涉及常見的胃腸道惡性良性腫瘤,是以消化道惡性良性腫瘤有太多“漏網之魚”。另外惡性良性腫瘤标志物缺乏特異性,很多原因都會引起惡性良性腫瘤标志物升高,盲目相信惡性良性腫瘤标志物變化,可能會導緻延誤病情,更不能替代胃腸鏡檢查。俗話說,沒有胃腸鏡檢查的體檢都是“耍流氓”,是以,選擇胃腸鏡檢查是體檢的不二之選。
05.
我要怎麼準備呢?
胃鏡檢查前準備如下:
檢查前一般禁食6h以上,不用禁飲(普通胃鏡檢查前不建議大量飲水,可少量分次飲水,無痛胃鏡檢查前2h不能飲水),穿着寬松、圓領或低領的衣服,檢查時取下口罩、假牙和眼鏡,松開領帶和扣子。如果有高血壓、冠心病,早上的相關藥物還是建議用少量水吃下去。 檢查後一般最好2h後進餐,以軟食或偏溫冷食物為好。如果做的是無痛内鏡檢查,需要有人陪伴,且當天本人不能開車、騎車或從事高危工作。
腸鏡檢查前準備如下:
腸鏡檢查前2~3天不吃紅色或多籽食物,如西瓜、蕃茄、猕猴桃等,以免影響腸鏡觀察。檢查前一天三餐以低纖維、半流質飲食為主,如稀飯、面條,不要吃蔬菜、水果等多渣的食物和奶制品。可備少量小點心和巧克力在腸鏡檢查結束時食用。
長期便秘者請向醫師說明,檢查前3天可服用莫沙比利等動力藥或乳果糖或小劑量硫酸鎂溶液,確定每日大便至少一次。檢查前至少4~6h以上進行洗腸。當日上午腸鏡檢查,則淩晨3~5時開始口服洗腸液;如下午腸鏡檢查,則前日晚可少量飲食、當日早餐禁食,上午8~10時口服洗腸液,中午中餐禁食,無糖尿病的患者可服用糖水防止低血糖。
06.
選擇無痛胃腸鏡檢查會影響我的記憶力嗎?
首先,關于無痛胃腸鏡檢查也就是全麻下行胃腸鏡檢查會導緻記憶力減弱、人變傻等說法均無科學依據。無痛胃腸鏡所使用的靜脈麻醉藥代謝很快,6h以内會完全分解、代謝,對人體神經系統不會帶來任何後遺症,盡管有很少一部分人會有“一過性認知障礙”,但很短時間就會消失。是以大家完全不要擔心做了會記憶力下降、引起老年性癡呆等“想當然”的副作用。
那無痛胃腸鏡是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做?當然不是,因為麻醉檢查也是有禁忌的。如年齡太大、心肺功能不全、近期感冒咳嗽、麻藥過敏者等都不宜做無痛檢查。還有做無痛檢查當天,最好有人陪伴,不宜開車、騎車。
07.
害怕胃腸鏡檢查怎麼辦?
如果選擇普通胃腸鏡檢查,肯定會有一些不适感。胃鏡主要表現為惡心,過咽喉部時特别明顯,部分患者會出現明顯惡心、嘔吐症狀;腸鏡主要表現為腸鏡充氣、牽拉腸道時會出現腹脹甚至腹痛,每個人的承受力不相同,部分患者會有輕度的惡心、四肢麻木、肛門灼熱等不适。但一般情況下,絕大多數人都能順利完成檢查。當然,現在無痛胃腸鏡,也就是麻醉情況下做胃腸鏡,可以做到患者睡一覺就可完成檢查。
08.
我想把胃鏡和腸鏡一起做,可以嗎?
可以的,但是檢查前需要主動告知醫生,并完善心電圖檢查以備麻醉評估,同時需要有1位家屬陪同。
09.
胃腸鏡檢查需要每年做嗎?
不是每年都需要做胃腸鏡檢查。但是如果符合上述關于胃腸鏡檢查适應證的患者,是需要及時行胃腸鏡檢查的。但是如果不符合上述适應證,也就是沒有不适或疾病,是不是不需要做胃腸鏡檢查呢?答案是“NO”!
目前建議在40歲以前完成一次胃腸鏡檢查,如果有惡性良性腫瘤家族史,也就是家庭成員患有胃腸道惡性良性腫瘤,需要把時間提前到30歲。胃腸道疾病需要系統治療,治療後也需要及時複查。關于有腸息肉的患者,目前推薦每2~3年複查腸鏡,避免息肉複發或癌變。
來源: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消化内科
圖檔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