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陝西最大科創平台秦創原的落地推進,各地區在參與建設平台同時,亦在借力搶占區域發展先機。
因為秦創原的主線和核心是将創新鍊與産業鍊融合,粉巷财經(ID:nbdfxcj)注意到,各地基本在圍繞兩鍊融合做文章,而參與的各建設方中,以文旅标簽知名、處于西安北部邊緣的泾河新城,已默默地發生改變。
我們完全沒有想到,泾河新城幹得這麼猛,作為秦創原創新驅動先導區和兩鍊融合“促進器”示範區,其在科技創新,高端産業布局和聚集,創新載體搭建上迅速發力,開始了“彎道超車”。
王炸牌錨定“兩鍊”融合
秦創原怎麼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中的表達是,圍繞加速産業鍊和創新鍊深度融合的主線,以西部科技創新港和西鹹新區為總視窗,突出抓好人才和機制兩個關鍵,聚焦立體關聯“孵化器”、成果轉化“加速器”和兩鍊融合“促進器”三大目标,把“秦創原”打造成為全省創新驅動發展的總源頭和總平台。
可以看出,兩鍊融合是秦創原的核心主線, 基于這一定調 ,作為秦創原創新驅動先導區的泾河新城,對參與平台的角色定位是,錨定打造兩鍊融合“促進器”示範區。

兩鍊融合“促進器”怎麼搞?粉巷财經注意到,不同于國内科創打造衆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産業園區等創新載體的普遍做法,泾河新城一開始就打出了“王炸牌”泾河灣院士科創區。
公開資訊顯示,泾河灣院士科創區總用地面積約8.8平方公裡,位于大西安城市發展軸與西安北部萬億工業大走廊的交點,采用“人才+項目+園區”的引進模式,是泾河新城實作人才、知識、資本等高端生産要素聚集而打造的産業新城。
之是以說它王炸牌,粉巷财經發現其有兩個核心要點,也是我們真正對泾河新城感興趣的地方。
首先是其重研發,研發端是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前端,根據泾河新城未來三年規劃,到2023年底實作泾河灣院士科創區研發投入占區域企業總營收比重達到5%,從政府投入上而言,5%是一個相當高的标準了。
具體細看,泾河新城計劃引進高新技術企業超過2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800家,引進培育“獨角獸”企業3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30件以上,引進培養100個掌握核心技術的創新創業團隊,意在為研發端儲備充足的彈藥。
其次,抓住人才關鍵,這裡的人才差別于正常意義的科創人才,粉巷财經發現,泾河灣院士科創區直接錨定最頂尖的科創人才院士,且通過人才撬動資本、技術和項目同步落地。
泾河灣院士科創區
拿最頂端人才院士開路,既瞄準研發端,亦意在“最後一公裡”的市場端,畢竟近年來院士在我國核心技術攻關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很多科創公司背後都站着院士,比如細分領域的西安鑫垚陶瓷,背後站着工程院院士張立同。
不誇張地說,院士小則能培育孵化公司壯大上市,大則帶動地方産業經濟發展。據了解,《泾河新城泾河灣院士科創區(秦創原先導區)産業扶持專項政策》已重磅釋出,是科技型企業的實際需要,“量身定制”的專項政策。
“如果這種以頂端人才為核心驅動的科創模式成功,泾河新城算是為陝西科創貢獻了泾河智慧,而泾河灣院士科創區将成為高端科創企業,科研機構,人才和産業等科創要素聚集的新價值高地。”地方财經觀察人士稱。
西安工業名片:“泾河制造”
其實,在關注到泾河新城打造兩鍊融合“促進器”示範區,關注到泾河灣院士科創區這個平台之前,粉巷财經對泾河新城的印象,最知名是以茯茶小鎮、樂華城為代表的文旅标簽。
但事實上,最近幾年泾河新城一直在潛心布局和做實先進制造業,特别是陝西舉全省科創資源之力進行的“頂層設計”秦創原落地後,借力該科創平台,泾河新城的先進制造産業叢集已逐漸成型,不誇張講,“泾河制造”正成為西安工業的一張名片。
2019年,是泾河新城先進制造業急劇擴張的一年,落地了玉沣智能制造中心、雲泰數通泾河新城大資料中心、中創為量子西北總部基地等項目。
這些項目均為創新科技高含量的産業項目,可以看出泾河新城在産業布局和項目落地上的邏輯,重倉高端制造有關的強科技屬性産業和項目。
中富食品飲料包裝基地
此後2020年随着秦創原的落地和推進,泾河新城在先進制造業上開始爆發放量增長,随便看幾個項目:
年産值5.5億的恒德航空精密機械生産基地項目;年産值50億的中國量子通信行業獨角獸企業落地;未來年産值超千億元的“西北安全應急産業園”;全國唯一一個以“水務科技”為核心的專業化園區“絲路國際水務科創園項目”;隆基綠能年産15GW高效單晶電池及光伏元件;陝煤研究院新能源産業基地及中車智軌生産基地。
恒德精密儀器制造
據統計,2020年,泾河新城先後招引項目27個,簽約項目總投資超680億元。目前,泾河新城已逐漸形成新能源、新材料、航空制造、內建電路研發與制造項目的産業聚集。
明顯可以看出,借力秦創原平台,泾河新城更加聚焦科技創新,基本錨定行業頭部企業的核心大項目,“含新量”高、産能高、産值高。
隆基股份項目建設現場
以全球光伏龍頭隆基股份投資的項目為例,其也是陝西省2021年重點産業項目,總投資近200億元,項目建成後,将成為全球單體最大光伏電池生産基地,預計可實作年産值400餘億元。
再以投資25.6億元的陝煤項目為例,亦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建設的重點項目,建成滿産後可實作年産值超過31億元,成為泾河新城乃至陝西省新能源産業的示範生産線及配套基地。
“這些項目在泾河新城落地,後期肯定是相關産業鍊的鍊主,帶動整個産業鍊加速聚集,不僅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建設注入動能,泾河新城亦會成為西安、陝西的重要先進制造業基地”。上述觀察人士表示。
法士特汽車核心零部件生産基地
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泾河新城GDP增速達到10.8%,GDP總量較2018年增長近80%;固定資産投資增速達到12.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3.2%;今年上半年,泾河新城又實作GDP同比增長16.5%的佳績。
高速增長的經濟資料背後,很大程度上源于工業和固投的增長,而工業增長的核心毫無疑問是先進制造業的貢獻。
值得注意的是,西安市委書記方紅衛上任後,首站行程便是調研西安的制造業企業,摸底西安的工業情況,重視工業顯然與GDP增速有關。而定位于大西安北跨戰略核心聚集區的泾河新城,原本就屬西安打造渭北工業基地的重倉區。
是以,以目前泾河新城的先進制造業的布局和發展盛況,說“泾河制造”扛起了西安工業的一面旗幟也并不為過,我們判斷,随着西安打造先進制造業強市,以及對工業的戰略重視,泾河新城先進制造業基地的紅利将進一步釋放。
中國智造的“泾河貢獻”
泾河新城在先進制造業的布局和先進制造業基地的打造上,還有一個更深的産業邏輯,将目光鎖定于“制造”的同時,将産業推入更深的“智造”賽道。
中國智造從宏觀上來說,可以分為5個方面,即工業化和資訊化的融合,産業的轉型更新,從價值鍊的中低端逐漸邁向中高端,産品品質和效益的不斷提高,産品國際競争力的進一步提升。
從微觀上來說,即更加個性化、差異化的産品設計,更加智能化、數字化的生産過程,更加高效率、低成本的制造與服務的一體化,更加精細化、科學化的企業管理,更加一體化、全球化的标準體系。
提升中國“智造”水準,是全面提升産業技術水準和國際競争力的一項重要發展戰略,也是我國目前經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未來我國經濟完成的轉型更新的靶點。
從近期泾河新城落地的産業項目上來看,從“制造”到“智造”的躍升尤為明顯。
泾河新城協同創新中心
比如總投資20億元的“一帶一路”國際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基地項目,該項目在泾河新城将建設人工智能基地、高品質無人酒店等創新産業,加速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引進、發明專利的成果及技術轉化,預期可實作産值40億元。
再如總投資100億元的創維智能電子産業園,創維集團是國内電子百強企業,擁有雄厚的創新資源和技術實力,創維集團實施智能化、精細化、國際化三大新的戰略後,目标是成為具有全球競争力的智能家電和資訊技術領軍企業。
落地于泾河新城的創維智能電子産業園,即圍繞智能化,将成為創維廚電及智能電子、智能家居和3C電池生産基地,滿産後總産值将超過100億元。
還有今年3月,“中星量子科技産業園”奠基,目标是量子通信,預期産值30億元。
資本一向是最敏銳的,随着國内科創能力和中國智造水準的不斷提升,國際國内資本開始做多中國智造,智能機器人,數字制造,人工智能,晶片等領域成為投資新風口。
上述人士分析稱,這意味着,泾河新城制造業以“智造”為方向探路,抓住經濟發展的風口,再借助自主研發驅動平台秦創原,對資本、金融、人才、産業的吸引聚集将是指數級的,區域發展“彎道超車”完全可期。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