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蜀漢明明缺少智謀之士,諸葛亮為什麼還要殺馬谡?原因隻有4個字

蜀漢明明缺少智謀之士,諸葛亮為什麼還要殺馬谡?原因隻有4個字

熟讀漢末三國曆史,諸葛亮無疑是這個時代的明星,可以說家喻戶曉。然而蜀漢後期人才凋零,除了諸葛亮,卻并沒有太多值得稱贊的智謀之士,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非常注重培養人才和提拔人才,是以就有招降姜維這樣的經典故事。然而,在第一次北伐的時候,諸葛亮卻揮起屠刀,斬殺自己最得意的門生馬谡。要知道,蜀漢明明缺少智謀之士,諸葛亮為什麼還要殺馬谡?

蜀漢明明缺少智謀之士,諸葛亮為什麼還要殺馬谡?原因隻有4個字

關于馬谡之死,其實很多朋友都聽過失街亭的故事。而主人公就是馬谡,他坐鎮街亭,慘遭張郃大軍圍困,最終兵敗逃跑,是以獲罪,被諸葛亮下獄斬殺。這件事,我們還得從建興六年(228年)說起,諸葛亮出兵前往祁山北伐魏國。諸葛亮指令趙雲、鄧芝作為疑軍,占據箕谷(今陝西漢中北),自己親自率領十萬大軍,突襲魏軍據守的祁山(今在甘肅境内)。

蜀漢明明缺少智謀之士,諸葛亮為什麼還要殺馬谡?原因隻有4個字

由于諸葛亮出兵的突然性以及聲東擊西,騙過了曹魏地方防守,取得三郡望風而降的戰績。在這種情況下,魏明帝曹叡親自坐鎮長安,派出曹真,張郃兩員大将對抗諸葛亮。而在這個關鍵戰場之上,就在于街亭這個咽喉,隻要街亭不失,諸葛亮就成功了拿下隴西三郡,同樣,如果街亭有失,諸葛亮的北伐就算失敗了。

蜀漢明明缺少智謀之士,諸葛亮為什麼還要殺馬谡?原因隻有4個字

當時軍中宿将有魏延,吳懿,廖化,吳班等人,但是諸葛亮還是違背衆人意見提拔馬谡,任命馬谡為先鋒,鎮守街亭。但是由于馬谡違背諸葛亮的作戰部署,放棄水源将部隊駐紮在南山上,部隊分置排程混亂,馬谡的副将王平連續多次勸谏馬谡,馬谡不采納他的計謀。結果張郃斷絕馬谡取水的道路,發動進攻并大敗馬谡,馬谡的士兵敗逃四散。

蜀漢明明缺少智謀之士,諸葛亮為什麼還要殺馬谡?原因隻有4個字

街亭失敗,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徒勞無功。這也成為諸葛亮斬殺馬谡的直接原因。然而,夷陵之戰以後,蜀漢元氣大傷,人才凋零,蜀漢頂級謀臣法正、劉巴等人相繼去世,後備幹部之中的馬良也戰死,人才出現了嚴重的斷層。而馬谡正好是諸葛亮發掘的人才,年輕,有才,軍事理論素養很高,更重要他是馬良的弟弟,關系很親密。

蜀漢明明缺少智謀之士,諸葛亮為什麼還要殺馬谡?原因隻有4個字

是以說,在馬谡犯錯,諸葛亮想要處罰的時候,從内心願望來講,諸葛亮是不想殺馬谡的,但是最終還是鐵面無私,不留任何情面,揮起屠刀,斬殺自己最得意的門生。針對這個問題,連蔣琬都感到可惜,曾言“天下未定而戮智計之士,豈不惜乎!”意思是,現在天下還沒有安定,蜀漢人才又少,為何要殺掉馬谡這樣的有智謀之人呢?

蜀漢明明缺少智謀之士,諸葛亮為什麼還要殺馬谡?原因隻有4個字

針對這樣的問題,諸葛亮隻能默默的流着眼淚,又一次哭了,流着眼淚說了十六個字:“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複廢法,何用讨賊邪!”這句話是啥意思,就是說,現在天下大亂,各方戰亂不斷,國家還沒有一統,這個時候,還不能荒廢法度,不然,我們拿什麼讨賊呢?

簡單而言,諸葛亮狠下心殺馬谡,就是為了4個字:依法治蜀。

文獻出處:《三國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