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曆史上前前後後有十多個王朝在這裡建立都城,在數千年曆史發展之下,也便出現了很多曆史遺迹,從皇帝到王侯,每一座古墓都出土過許許多多的文物。但是今天要和大家說的這座古墓卻十分特殊,這是一個9歲小女孩的墓。

雖然這個小女孩去世的時候年僅9歲,但是曆史卻将她美麗的名字記載了下來。她的名字叫做李靜訓,出生于600年,隴西成紀人。是名副其實的千金大小姐,含着金鑰匙出生的。他的曾祖父是北周的大将軍李賢。祖父李崇也是一代名将官至上柱國。
而李靜訓,則是光祿大夫李敏之子。根據相關史料記載,李靜訓自幼生得十分可愛,深受外祖母周皇太後的溺愛。很小便在宮中撫養。然而卻于大業四年(608年)六月一日那天,突然病逝于宮中,那年李靜訓方才剛滿9歲。皇太後悲痛不已,于是便下令厚葬之。
一直到1957年,西安城西的梁家莊附近,工程隊在開展一個項目,在挖掘過程中,意外發現了一座類似于古墓的地下建築,這樣的發現在古城西安早已經是習以為常了。于是工程隊無奈停下手中的活,将這一發現上報給了當地的文物局。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立即派人前往檢視,經過一番勘察得知這是一座隋朝時期的貴族的墓地。而且是儲存最完整,等級規格最高的墓葬。裡面有許許多多的随葬品,光精美的瓷器就有17件。還有玉钗,手镯等等,但是最顯眼的卻是一塊項鍊。
這個項鍊由28個金質球形鍊珠組成,每個小球都各嵌珍珠10顆。看上去主珠光閃爍。十分動人,特别是項鍊中間的那兩顆寶石,中間紅色的是雞血石,曆經千年卻絲毫沒有失去生機,最前方的寶藍色石頭是青金石。在黃金的襯托下顯得交相輝映,尤為突出。這個精美的黃金玉石項鍊實在是堪稱為無價的國寶了。
專家們看着琳琅滿目的寶物一時間興奮不已,最後卻被一個墓志銘吸引住了眼球。因為這個墓志銘太美了:“戒珠共明并曜,意花與香佩俱芬”。這句簡短的詩表達了皇太後對于這個小孫女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在其中讀出李靜訓是一個像珍珠一樣閃耀,像花朵一樣美麗的女孩。
隻不過可惜的是,美麗的花朵總是愈加容易凋謝,美好的東西都難以長久。我們不知道這個9歲的小女孩在她短短的一生究竟經曆了什麼。以至于讓信佛的周皇太後,在李靜訓的棺椁上還刻下了“開者既死”這四個字,這也成了這座古墓的千古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