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二者兼得,為何蜀國還是被滅了?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東漢末年,九州大亂,禮樂崩壞,民不聊生。時勢造英雄,亂世之際,豪傑輩出。武将馬革裹屍,謀士運籌帷幄,隻有文武齊心,才能輔佐主公成立大業。相信很多人在看三國的時候,武将最喜歡的是趙雲和張遼,謀士最喜歡的就是諸葛亮了。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二者兼得,為何蜀國還是被滅了?

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二者兼得,為何蜀國還是被滅了?

在三國中,大家都覺得諸葛亮很厲害,蜀國應該笑到最後才對。正如水鏡先生所言: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是想要匡扶正統,安定天下,得到卧龍諸葛亮或者鳳雛龐統就可以,可劉備廣納賢才,兩個人都得到了,蜀國還是滅亡了,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水鏡先生的這句話還有下半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那麼子初孝直是誰呢?他們為什麼這麼重要呢?為什麼沒有他們就難以匡扶漢室了呢?

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二者兼得,為何蜀國還是被滅了?

前面說到時勢造英雄,三國時期,各路人才輩出,除了人人皆知的諸葛亮、龐統、司馬懿之外,還有很多優秀的的文臣謀士,其中就包括水鏡先生說到的子初和孝直。子初指的是劉巴劉子初,孝直指的是法正法孝直。他們又是誰呢?據《三國志》記載,劉巴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聰慧的一面,頗有才幹,卻恃才傲物,拒絕了劉表等多人的邀請。後劉巴北上投靠曹操,又因戰略失利受降于劉備。劉巴博學多才,他對蜀國政權最大的貢獻是,幫劉備解決了蜀漢的财政問題。衆所周知,經濟是政權發展的核心要素,劉巴可謂是功不可沒。此外,劉巴精通律法,主持編撰了蜀漢的法律檔案《蜀科》。

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二者兼得,為何蜀國還是被滅了?

劉巴的這兩個貢獻,對于剛剛立國的蜀漢政權,可謂是雪中送炭。說完了劉巴,下面說說法正。據《三國志》記載,法正懷才不遇,後接觸到劉備,發現劉備有雄才大略,于是向劉備獻策,大概意思是勸谏劉備用張松作為内應,奪下益州,用益州這個地方來做大事情,就會友善很多。劉備采納了法正的計策,率軍入蜀,奪取成都。劉壽曾說,諸葛亮和法正都是蜀漢的股肱之臣,不過諸葛亮更善于管理内政,法正更善于奇謀制勝。

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二者兼得,為何蜀國還是被滅了?

雖說這句話有欠缺,但是不是沒有道理,這四個人都是劉備成就大業的重要人物,雖說少了一個人沒什麼影響,但是這四個人代表的是成就大業所需要具備的條件。劉巴是經濟、法律奇才,諸葛亮、龐統、法正是謀略奇才,少了劉巴和法正一位着少了制定經濟法律的人,除此之外,還缺少了謀略,光靠諸葛亮一人是難以成就大業的,是以沒有了這兩個人的輔佐,劉備實在難以匡扶漢室。劉備雖然沒能夠一統天下,但是這幾個人是幫助他成就事業的重要人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