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二者兼得,为何蜀国还是被灭了?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东汉末年,九州大乱,礼乐崩坏,民不聊生。时势造英雄,乱世之际,豪杰辈出。武将马革裹尸,谋士运筹帷幄,只有文武齐心,才能辅佐主公成立大业。相信很多人在看三国的时候,武将最喜欢的是赵云和张辽,谋士最喜欢的就是诸葛亮了。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二者兼得,为何蜀国还是被灭了?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二者兼得,为何蜀国还是被灭了?

在三国中,大家都觉得诸葛亮很厉害,蜀国应该笑到最后才对。正如水镜先生所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想要匡扶正统,安定天下,得到卧龙诸葛亮或者凤雏庞统就可以,可刘备广纳贤才,两个人都得到了,蜀国还是灭亡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水镜先生的这句话还有下半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那么子初孝直是谁呢?他们为什么这么重要呢?为什么没有他们就难以匡扶汉室了呢?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二者兼得,为何蜀国还是被灭了?

前面说到时势造英雄,三国时期,各路人才辈出,除了人人皆知的诸葛亮、庞统、司马懿之外,还有很多优秀的的文臣谋士,其中就包括水镜先生说到的子初和孝直。子初指的是刘巴刘子初,孝直指的是法正法孝直。他们又是谁呢?据《三国志》记载,刘巴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聪慧的一面,颇有才干,却恃才傲物,拒绝了刘表等多人的邀请。后刘巴北上投靠曹操,又因战略失利受降于刘备。刘巴博学多才,他对蜀国政权最大的贡献是,帮刘备解决了蜀汉的财政问题。众所周知,经济是政权发展的核心要素,刘巴可谓是功不可没。此外,刘巴精通律法,主持编撰了蜀汉的法律文件《蜀科》。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二者兼得,为何蜀国还是被灭了?

刘巴的这两个贡献,对于刚刚立国的蜀汉政权,可谓是雪中送炭。说完了刘巴,下面说说法正。据《三国志》记载,法正怀才不遇,后接触到刘备,发现刘备有雄才大略,于是向刘备献策,大概意思是劝谏刘备用张松作为内应,夺下益州,用益州这个地方来做大事情,就会方便很多。刘备采纳了法正的计策,率军入蜀,夺取成都。刘寿曾说,诸葛亮和法正都是蜀汉的股肱之臣,不过诸葛亮更善于管理内政,法正更善于奇谋制胜。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二者兼得,为何蜀国还是被灭了?

虽说这句话有欠缺,但是不是没有道理,这四个人都是刘备成就大业的重要人物,虽说少了一个人没什么影响,但是这四个人代表的是成就大业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刘巴是经济、法律奇才,诸葛亮、庞统、法正是谋略奇才,少了刘巴和法正一位着少了制定经济法律的人,除此之外,还缺少了谋略,光靠诸葛亮一人是难以成就大业的,因此没有了这两个人的辅佐,刘备实在难以匡扶汉室。刘备虽然没能够一统天下,但是这几个人是帮助他成就事业的重要人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