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最亂時代之一,五代十國中的“國”和“代”有怎樣的差別?

在我國曆史上,有的政權被後世史官稱之為國,而有的則稱之為朝(或者代)。典型的例子有“東晉十六國”——南方晉朝(東晉)北方十六國。此外,最為典型的,還有五代十國。

在時間線上,東晉和十六國、五代和十國可以了解成同期的。那麼,國和代到底有什麼差別?

正統意義

在我國古代,曆來奉行“天下觀”:古人認為,天下是一個整體,是以天子是天下最崇高的人,天子的政權,是“朝”,是最正統的——是以有“天朝”這個概念。其餘的政權,則屬于國,需要臣服于天子。這個概念,在儒家文化圈堪稱深入人心。比如韓劇《朱蒙》的第一集裡面的解說詞,在提到漢武帝滅亡古北韓的時候,使用這樣的表述“天朝滅亡古北韓”。

曆史上最亂時代之一,五代十國中的“國”和“代”有怎樣的差別?

在古人觀念裡,正統王朝往往與天命息息相關,沒有天命的王朝,不屬于正統,是以不能稱之為朝——比如三國時代,傳統曆史學者稱這段時期為三國,或者曹魏時期,但很少見過“魏朝”這樣的表述。根源在于,傳統曆史學者認為,三國裡面不存在天命所在的王朝。

而非正統政權在取得正統地位以後,往往也會讓該政權之前的曆史地位發生變化。以秦為例。秦從秦國的始祖建立秦國開始,到秦王子嬰亡國為止,前後曆經六百五十年左右。而秦作為大一統王朝,則隻有十五年。是以傳統曆史學者将秦王政進位為秦始皇以後的秦,稱之為秦朝,之前的秦,則隻是秦國。但是,由于秦朝最終橫掃天下,是以,司馬遷著《史記》的時候,把秦始皇之前的曆代秦國君主,也納入到了《本紀》之中,并且,曆史學者在記錄周朝滅亡後,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這段時間的事情的時候,也會采取秦國紀元。

五代十國的正統

在五代十國期間,後世曆史學者認為,五代是正統,是以,在紀年的時候,将後梁——後周這五個王朝的年号,作為正統王朝的年号來紀年,是以,五代被視為朝代。而和五代同時存在的十國,由于不具備正統地位,是以,被稱之為“國”。

曆史上最亂時代之一,五代十國中的“國”和“代”有怎樣的差別?

那麼,為什麼五代是正統而十國不是?

個人感覺,這個問題需要從兩個方面來看待。

第一個方面,是法理上。五代中,後梁的合法性,來自唐哀帝的禅讓。這一點是五代十國裡任何一個政權所不能比拟的。後梁之後的後唐則來自“複辟唐朝”的名義。後唐之後的後晉、後漢、後周和北宋,則都屬于河東集團,具備一脈相承的性質,并且北宋在最後,統一了局部中國,成為毫無争議的正統王朝,是以,追根溯源,讓五代成為正統。

曆史上最亂時代之一,五代十國中的“國”和“代”有怎樣的差別?

第二個方面,是認同度問題。雖然十國并存,但十國裡面,除了前蜀和後蜀的獨立地位不容争議之外,其餘的政權,獨立性都不能和五代相比——比如南漢皇帝在給後唐皇帝國書的時候,唯恐惹怒後唐皇帝,是以在國書上,以“大漢國王”自居,而非“大漢皇帝”,吳越國始終就是向五代稱臣。此外,在五代時期,西域的一些割據政權(包括西漢金山國的殘餘勢力),曾向後晉稱臣;高麗也曾向後周朝貢。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出,五代的政權屬性,和十國是不同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