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張講曆史:五代十國和遼

作者:熱情的金桔A

唐朝制度出現了巨大問題,第一個是府兵制改為募兵制,募兵制确實能增強戰鬥力,但是,最後軍隊成了私人的;第二個是設定節度使,軍事将領本來就有兵權,節制地方官之後,又有了行政權和财權,走上了東漢刺史的老路,再加上普遍設定節度使,飲鸩止渴,唐朝就完蛋了;第三個是北方少數民族南下,安祿山就是雜胡,契丹人就不用說了,西北有黨項人、吐蕃人等等。五代十國是唐朝後期藩鎮割據的繼續和擴大,軍事将領掌握國家大權,動不動就發動叛亂和軍事政變,政局動蕩。此時,契丹人崛起,建立了契丹政權,有時候又改為遼。

老張講曆史:五代十國和遼

一、五代十國

1.五代。(907年-960年)

唐朝滅亡後50多年間,黃河流域先後經曆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短命王朝,稱為“五代”。

後唐出于西突厥沙陀人,唐末遷居山西一帶,賜姓李。李克用配合唐朝打敗黃巢起義軍,控制了代北、河東兩鎮,朱溫建立後梁,李存勖絕不承認,直到923年攻占大梁,滅掉後梁,建立後唐。但是,沙陀人隻會打仗,沒有學習先進制度,最終滅亡。

石敬瑭也是沙陀人,為了做皇帝,求救于契丹,割燕雲十六州,歲币30萬匹帛,當兒皇帝,建立後晉。他的後代不甘心做兒皇帝,觸怒契丹被滅。後晉節度使劉知遠也是沙陀人,建立後漢。

後梁907-923年,後唐923-936年,後晉936-947年,後漢947-950年(如果加上北漢直到979年),後周950-960年,存在的時間越來越短。

老張講曆史:五代十國和遼

2.十國。(907年-979年)

與五代同時,南方各地先後出現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國、南楚、南漢、荊南(南平)等九個割據政權,連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漢,稱為“十國”。

吳越國錢镠采取保境安民和“休兵息民”的戰略方針,重農桑、興水利,尤其是海塘工程,阻止海水對農業的破壞,作用很大。

錢家編纂了《百家姓》,“趙錢孫李”,趙是皇姓,孫是錢俶後妃的姓氏,李是南唐國姓,這本啟蒙讀物影響很大。

老張講曆史:五代十國和遼

3.後周世宗改革。

後周世宗順應形勢,革除弊政,實力逐漸增強,為後來北宋結束五代十國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礎。

周太祖郭威是漢人,養子柴榮繼位就是周世宗,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1】政治。減輕刑罰,懲治貪官。重視科舉,重用文士。貶抑權相,鎮壓叛鎮。

2】經濟。厲行節儉;降低賦稅。屯田編入民籍,田歸佃戶。裁汰僧尼,勒令還俗,增加戶口。安置流民,鼓勵墾田。

3】軍事。整肅軍紀,編練禁軍。

4】文化。重視儒學。

周世宗沒有真正從制度上解決中央政權更替頻繁、地方政權分裂割據的問題,但是,為宋初改革奠定了基礎。

老張講曆史:五代十國和遼

二、遼

1.政權。

916年,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定都上京(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947年,遼太宗耶律德光進攻後晉,攻占汴京(今河南開封)登基稱帝,改國号“大遼”,改年号為“大同”。983年,複更名“大契丹”。1125年亡于金。

2.與五代關系。

支援石敬瑭獲得燕雲十六州,又滅掉後晉稱帝,企圖統治中原,縱容士兵搶劫,遭到反抗,傳回北方。

長期對峙,通使頻繁,貿易活躍。

老張講曆史:五代十國和遼

3.制度。

1】南面官負責以漢人為主的農耕民族事務; 北面官負責契丹等遊牧民族事務。

2】皇帝和宮廷依然保持草原習俗,每年随季節轉換定期遷徙,遷徙中的行營成為國家政治中心。

老張講曆史:五代十國和遼

遼墓壁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