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安史之亂,潼關攻破後唐玄宗李隆基不選擇逃走,長安城能否守住?

作者:蜀山史道

前言

安史之亂,是中國曆史上一場驚心動魄的叛亂,其影響至今仍在曆史中泛起漣漪。當潼關攻破、長安城危在旦夕之際,如果唐玄宗在安史之亂時選擇堅守長安,而不是逃之夭夭,大唐帝國的命運能否改寫?

這個"如果"背後,蘊藏着一段波瀾壯闊的曆史。讓我們一起追溯那段動蕩歲月,解開時光深處的疑雲。

安史之亂,潼關攻破後唐玄宗李隆基不選擇逃走,長安城能否守住?

長安淪陷,帝國危矣

天寶十五載,六月初九,叛軍攻克潼關,長安門戶洞開。消息傳來,京城一片惶恐,大批人群逃往南山避難。然而,就在這危難關頭,唐玄宗竟然半夜逃離了長安,導緻這座千年古都無人防守,叛軍不費吹灰之力就占領了皇城。

面對安史之亂這場動蕩的風暴,作為一代明君的唐玄宗理應像曆代英明君主那樣,挺身而出,親自統帥大軍,力挽狂瀾。可他卻臨陣脫逃,對皇家江山和黎民百姓竟然如此不顧。

安史之亂,潼關攻破後唐玄宗李隆基不選擇逃走,長安城能否守住?

一個國家的興衰,固然需要軍事力量的支撐,但更需要領袖的智慧和擔當。唐玄宗的軟弱無能,正是大唐覆滅的重要原因。

叛軍頭目安祿山起兵打出"清君側"的旗号,直指宰相楊國忠。但他敢正面唐玄宗嗎?即便最終他一定會掀起屠城的狂潮,但那份對皇帝的畏懼之心仍在,這必将讓他畏手畏腳,延誤戰機。

安祿山作為一個出身卑微的農民,從小就被教導要敬畏皇權,對皇帝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敬懼之心。盡管他起兵造反,号召推翻唐朝統治,但在心底深處,他仍然将皇帝視為不可亵渎的至高無上的存在。

安史之亂,潼關攻破後唐玄宗李隆基不選擇逃走,長安城能否守住?

是以,即便他手握重兵,攻陷長安在望,但隻要唐玄宗親自坐鎮長安,他必然會心有餘悸,行動遲疑。這種心理顧慮,将極大削弱安祿山的戰鬥力和決策能力。

唐玄宗作為一代皇帝,理應以社稷為重,以國家和黎民百姓的安危為先。可是,面對安史之亂這場動亂,他卻隻想着保住自己一己之命,對于大唐江山的存亡視而不見。

一個國家的領袖,如果連最基本的責任和擔當都做不到,又怎能指望他能夠英明神武,上司全國上下共渡難關?即便唐玄宗手中擁有五十萬精銳大軍,在他這種自私自利的心态下,也注定會被他敗光。

安史之亂,潼關攻破後唐玄宗李隆基不選擇逃走,長安城能否守住?

軍事力量的天平

安史之亂爆發時,大唐各大藩鎮兵力接近50萬,其中叛軍人數近20萬。以長安為中心的關中軍隊,包括禁軍在内僅8萬。這種"外重内輕"的局面,源于府兵制的破産。

大唐初年,為了確定中央集權,實行了府兵制度。全國四百多個折沖府負責訓練新兵,這些新兵接受訓練後,就被編入正規軍,定期"番上"長安和邊疆執行軍務。這種制度使得中央軍隊數量龐大,戰鬥力也相當強悍。

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供養府兵的土地資源逐漸枯竭,新兵源無法補充,府兵制度名存實亡。為了維持軍隊的存在,唐朝不得不改行募兵制,由各大藩鎮自行征召新兵。

安史之亂,潼關攻破後唐玄宗李隆基不選擇逃走,長安城能否守住?

由于邊疆地區戰亂頻仍,各大藩鎮都積極征兵,導緻邊鎮軍隊數量龐大;而内地無戰事,中央軍隊銳減。是以到了安史之亂時期,唐玄宗可調動的中央軍隊寥寥無幾。

他将關中軍隊發往潼關,同時征調其他軍鎮部分兵力,湊成30萬人馬。遺憾的是,由于唐玄宗指揮失當,靈寶一戰損失20萬,剩餘10萬人也潰散。潼關失守後,守衛長安的僅剩少量禁軍,約1萬人。

這支微薄之師,如何對抗叛軍20萬大軍?看似毫無勝算。但事實并非如此。叛軍雖衆,但攻打長安的僅2萬人。他們從河北到河南,再到關中,地盤擴大,兵力被迫分散。

安史之亂,潼關攻破後唐玄宗李隆基不選擇逃走,長安城能否守住?

安祿山的叛軍雖然人數衆多,但真正能夠投入攻打長安的兵力卻隻有區區2萬人。這是因為,叛軍在不斷擴張疆土的同時,兵力也被迫分散開來,無法集中全力。

而且,叛軍在擴張的過程中,不斷吸納新兵,但這些新兵大多是臨時招募,訓練不足,戰鬥力低下,反而拖累了整體軍力。

更為關鍵的是,在叛軍北上的道路上,有不少勤王愛國的将領,如郭子儀、李光弼、顔真卿、張巡、魯炅等人,紛紛奮起抗擊,給叛軍造成了極大阻力,遲滞了他們的程序。是以,盡管叛軍人數衆多,但真正能夠對長安構成威脅的兵力卻并不理想。

安史之亂,潼關攻破後唐玄宗李隆基不選擇逃走,長安城能否守住?

崔乾佑能夠以區區2萬人擊敗唐軍30萬大軍,完全是一個偶然。如果當時唐玄宗指揮有方,并沒有犯下那些戰略性的錯誤,叛軍是很難取得如此大的勝利的。

事實上,當叛軍攻克長安後,他們并沒有立即趁熱打鐵,而是謹慎地圍城整整10天,生怕中了唐軍的埋伏。這充分說明,即便叛軍人數衆多,但他們對于能否順利拿下長安,心中仍存顧慮。

安史之亂,潼關攻破後唐玄宗李隆基不選擇逃走,長安城能否守住?

政治力量的号召

從軍事實力看,長安确實處于劣勢,但如果唐玄宗能堅守城池,動員全城百姓共度國難,叛軍未必能拿下長安。

關鍵在于唐玄宗的政治影響力。隻要他堅守,必将震撼人心,激發全國上下共赴國難的決心。張巡的睢陽保衛戰、魯炅的南陽保衛戰就是最好的例證,唐玄宗的号召力豈能不及他們?

作為一代皇帝,唐玄宗理應發揮自身的政治影響力,團結全國人民,共同抗擊叛亂。隻要他能夠堅守長安不走,親自統帥大軍力挽狂瀾,必将震撼全國上下,激發人們共赴國難的決心。

安史之亂,潼關攻破後唐玄宗李隆基不選擇逃走,長安城能否守住?

曆史上,就有不少類似的先例可循。在睢陽保衛戰中,張巡雖然隻是一名地方官員,但他憑借着堅定不移的決心和英勇無畏的氣概,最終激勵了全城百姓共同抗擊叛軍。在南陽保衛戰中,魯炅更是親自率領全城軍民,與叛軍血戰到底,最終赢得了勝利。

相比之下,唐玄宗作為一代明君,其政治影響力和号召力理應遠遠超過張巡和魯炅。隻要他能夠像他們一樣,挺身而出,親自堅守長安,發出号召,必将團結全國人心,激發全國上下共赴國難的決心。屆時,全國人民必将如湧泉相答,響應皇帝的号召,共同捍衛大唐江山。

安史之亂,潼關攻破後唐玄宗李隆基不選擇逃走,長安城能否守住?

如果唐玄宗真的能夠發揮自身的政治影響力,堅守長安,發出捍衛家國的号召,那麼安祿山将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要想攻下長安,他必須發動全軍,但這樣一來,各地的勤王愛國将領必将紛紛率領親信和群眾,雲集長安,與叛軍決一死戰。屆時,長安将成為一場攸關大唐江山存亡的決戰。

對于安祿山來說,這場決戰風險太大,患得患失。一旦失利,他的叛亂就将徹底覆滅。而且,即便他能夠攻下長安,在全國人民的仇恨之下,他的統治也将水生無源。是以,面對唐玄宗的堅守和全國人民的擁護,安祿山未必願意孤注一擲,冒這個風險。

安史之亂,潼關攻破後唐玄宗李隆基不選擇逃走,長安城能否守住?

唐玄宗的後手

唐玄宗要想發揮自身的政治影響力,堅守長安并非一蹴而就,他需要一段時間來組織勤王愛國力量。這确實是一場豪賭,但他手中有一張王牌——大唐帝國的後手。

這個後手,就是太子李亨。唐玄宗完全可以将李亨送出長安,讓他在外組織勤王軍馬,而自己則堅守長安,力挽狂瀾。甚至,唐玄宗可以更進一步,直接将皇位禅讓給李亨,自己則以太上皇的名義鎮守皇城。

如果唐玄宗這樣做,即便長安失守,大唐的根基也還在。相反,如果唐玄宗親自堅守長安,直至殉城,那對于安祿山來說将是一記緻命的打擊。

安史之亂,潼關攻破後唐玄宗李隆基不選擇逃走,長安城能否守住?

可以想象,當安祿山的叛軍兵臨城下時,唐玄宗就坐在城頭,昂然告訴他們:隻要你們攻破長安,我就會親自殉國。屆時,叛軍的士氣必将蕩然無存。

這就是政治力量所能發揮的巨大威力,它的作用絕不亞于軍事力量。可惜,唐玄宗放棄了這個機會,他甯可逃命,也不願為大唐盡最後一份力,實在可悲可歎。

安史之亂,潼關攻破後唐玄宗李隆基不選擇逃走,長安城能否守住?

結語

曆史的發展往往系于一念之間。如果唐玄宗能夠負起皇帝的責任,發揮政治影響力,堅守長安,動員全國上下共赴國難,大唐帝國的命運或許就能改寫。

可惜,他選擇了逃跑,導緻這座千年古都無人守衛,淪陷在叛軍手中,成為帝國覆滅的導火索。

一個國家的興衰,不僅仰賴軍事力量,更需要領袖的智慧和擔當。唐玄宗的軟弱無能,正是大唐覆滅的重要原因。而安史之亂,也由此成為中國曆史上一個令人扼腕的遺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