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時,沒有棉花和暖氣,漫長的寒冬可要如何度過呢

從前的冬天,大雪紛飛,積地三尺,沒有空調暖氣,也沒有棉花做棉衣、棉被,天寒地凍的幾個月,古人可要如何避寒呢。

棉花是在宋代才從西域傳入中原,到了明代才廣泛種植于民間,并且用于填充衣物,那麼在此之前,人們用什麼做冬衣呢。

古時,沒有棉花和暖氣,漫長的寒冬可要如何度過呢

古時有錢的人家,主要穿絲織品,夏天輕盈的衣料可以映透皮膚,冬天也可以紡織厚厚的絲織衣料,再填充絲綢物,保暖性自然是不錯的。

至于窮人,大多就是穿粗衣麻布,那種面料粗糙的硌皮膚,卻也隻能一層層地往身上堆。

窮人用的填充物,最普遍的應該是稻草吧,這種材料多,簡單易得,往前數幾十年,還有不少普通百姓冬天用稻草來墊床鋪。稻草比較蓬松,但是用不了幾天就會被壓實,保暖性也大為減弱。

古時,沒有棉花和暖氣,漫長的寒冬可要如何度過呢

在野外淺水灘邊有一種植物叫水蠟燭,把果實的絨毛掰下來,十分柔軟,可以用來填充枕頭、被子、棉衣,隻是一團團的絨毛容易堆積到一起。

在南方,有一種植物叫木棉,它的果實就如同棉花似的,一團團的白色絨絮,自然是用來做棉衣、棉被的好材料,不過它的産量自然是沒有棉花多的。

還有就是蘆葦、柳絮之類的東西,都是需要平時一點點采摘積累起來,以備冬天所需,反正隻要能用得上的東西,都是窮人的寶貝。

古時,沒有棉花和暖氣,漫長的寒冬可要如何度過呢

古代有錢人家,可以擁有珍貴的動物皮毛,虎皮、熊皮、狼皮等,都是保暖性極強的,而普通人家,能夠有一張羊皮禦寒就很難得了。還有羽絨,自然也是不可少的,好一些的用鴨絨、鵝絨,差一些的用雞毛、鴨毛。

古時,沒有棉花和暖氣,漫長的寒冬可要如何度過呢

古時,冬天沒有多少農活要做,如果盛世太平,人們就可以關起大門,生一盆火,烤火取暖,若沒有特别的事,就可以圍着爐火過一個冬天。當然,這得需要平時就積攢起足夠的柴火或木炭。

比起現在,古人的禦寒之法自然是差了很多,不過比起體質來,古人的耐寒力應該比如今的人們強多了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