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樂毅伐齊,為什麼剩下的兩座城久攻不克?

樂毅是燕國著名的将領,他和管仲齊名。他率領五國聯軍攻齊,差點滅了齊國。最後隻剩下莒和即墨兩個城沒有攻下。可就是這兩個城,樂毅卻三年沒有攻下。我認為,樂毅沒有攻下這兩個城,非不能也,而不為也。

戰國時,燕國是最弱小的一個國家,它隻是在齊國和趙國攻打的時候才刷刷存在感。而且,在周赧王時,齊宣王趁着燕國内亂,攻占燕國,并殺死了燕王哙和子之。雖然齊軍在燕國臣民的反抗下被迫撤軍,可是給燕國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破壞。

樂毅伐齊,為什麼剩下的兩座城久攻不克?

是以,到了燕昭王的時候,他決心報齊國破燕之恥。他與百姓同甘苦,禮賢下士,廣招賢才。他以千金買馬骨的精神,招徕了樂毅、劇辛、蘇秦等一大批的軍政人才,振興了燕國。這些人才中,以樂毅為佼佼者。

但是,燕齊國力相差很大。是以,蘇秦和燕昭王定下了破秦的政策:讓齊國“西勞于宋,南疲于楚,則齊軍可破,河間可取。”為了引誘齊國滅宋,蘇秦親自出使齊國。在蘇秦的巧嘴如簧下,齊國決定合縱攻秦。并乘機于公元前286年滅了宋國。

樂毅伐齊,為什麼剩下的兩座城久攻不克?

齊國滅宋,一下子便成了各國的衆矢之的。雖然齊國看起來強大一時,可是它在當時孤立至極。燕國趁機聯合各國,合縱攻齊。

周赧王三十一年,燕、秦、趙、韓、魏五國聯軍組成,樂毅為上将軍,統帥聯軍攻齊。濟西一戰,齊軍潰敗。樂毅在消滅齊軍主力後,占領齊國的國都臨淄。然後兵分五路,席卷全齊。

在短短的半年時間裡,樂毅就攻占了齊國七十多座城市,隻剩下莒和即墨兩座城沒有攻下。齊國處于滅亡的邊緣。

樂毅伐齊,為什麼剩下的兩座城久攻不克?

但是,曆史在此進行了轉折。樂毅在攻打兩城不下的情況下,卻采取了攻心的政策。他撤圍九裡,築壘相守,并下令居民有出城的不準拘捕。這實際上就放棄了武力攻城的政策。

這樣一直雙方相持了三年。兩城也沒有投降。等到燕昭王死後,和樂毅素有沖突的惠王繼位。在齊國田單的反間計下,他撤換了樂毅,并招他回國。樂毅心知不妙,便出走趙國。

樂毅伐齊,為什麼剩下的兩座城久攻不克?

失去了樂毅的燕軍士氣低落,被齊國的田單以火牛計打敗,很快就撤回本國,滅齊大業功虧一篑。

我們可以看出,樂毅不攻兩城,主要是想用攻心的計策來收服齊國的民心,為燕國長期吞并齊國做準備。他要是想攻下齊國這兩座城市,是沒有不可能的。

他率領的是消滅齊軍主力的勝利之師,面對孤立無援的兩城,在兵力上占絕對優勢。而他攻下齊國七十多城,論城市堅固、大小,兩城絕對不如齊國的國都臨淄。是以,樂毅要想攻下這兩座城市,沒有攻不下的道理。隻是付出代價多少的問題。

樂毅伐齊,為什麼剩下的兩座城久攻不克?

而樂毅想當然的采取攻心為上的方針。想當然的放棄了武力手段。這是他一生犯下的最大的錯誤。

當時幾乎所有的齊國的死忠都在這兩座城裡,可是,齊國的統治者和王室都不在這兩座城裡。這就使得樂毅的攻心戰必然會失敗。

齊國的統治者不在兩座城裡,這兩座城的臣民就心中懷有希望。隻有死亡才能讓他們放棄希望。樂毅不用武力,他們就隻要有一天的生機,就不會放棄自己的忠誠。樂毅又沒有辦法抓住齊國的王室,是以,他無法斷絕這兩座城的人對齊國的效忠。是以他的攻心戰是不可能成功的。

樂毅伐齊,為什麼剩下的兩座城久攻不克?

而這兩座城也成了齊國複國的象征。兩座城不被攻下,齊國就沒有滅亡。全部被燕國統治下的齊國占領區就不會屈服。

是以,樂毅在當時最好的選擇,就是不惜一切代價,攻下兩座城,徹底消滅反抗者,斷絕那些齊國頑抗者的希望。

而樂毅采取了錯誤的攻心戰略,使得齊國苟延殘喘。在僵持三年之久,還下不了決心。這種婦人之仁,最終斷送了他滅齊的大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