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乐毅伐齐,为什么剩下的两座城久攻不克?

乐毅是燕国著名的将领,他和管仲齐名。他率领五国联军攻齐,差点灭了齐国。最后只剩下莒和即墨两个城没有攻下。可就是这两个城,乐毅却三年没有攻下。我认为,乐毅没有攻下这两个城,非不能也,而不为也。

战国时,燕国是最弱小的一个国家,它只是在齐国和赵国攻打的时候才刷刷存在感。而且,在周赧王时,齐宣王趁着燕国内乱,攻占燕国,并杀死了燕王哙和子之。虽然齐军在燕国臣民的反抗下被迫撤军,可是给燕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破坏。

乐毅伐齐,为什么剩下的两座城久攻不克?

因此,到了燕昭王的时候,他决心报齐国破燕之耻。他与百姓同甘苦,礼贤下士,广招贤才。他以千金买马骨的精神,招徕了乐毅、剧辛、苏秦等一大批的军政人才,振兴了燕国。这些人才中,以乐毅为佼佼者。

但是,燕齐国力相差很大。因此,苏秦和燕昭王定下了破秦的策略:让齐国“西劳于宋,南疲于楚,则齐军可破,河间可取。”为了引诱齐国灭宋,苏秦亲自出使齐国。在苏秦的巧嘴如簧下,齐国决定合纵攻秦。并乘机于公元前286年灭了宋国。

乐毅伐齐,为什么剩下的两座城久攻不克?

齐国灭宋,一下子便成了各国的众矢之的。虽然齐国看起来强大一时,可是它在当时孤立至极。燕国趁机联合各国,合纵攻齐。

周赧王三十一年,燕、秦、赵、韩、魏五国联军组成,乐毅为上将军,统帅联军攻齐。济西一战,齐军溃败。乐毅在消灭齐军主力后,占领齐国的国都临淄。然后兵分五路,席卷全齐。

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乐毅就攻占了齐国七十多座城市,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座城没有攻下。齐国处于灭亡的边缘。

乐毅伐齐,为什么剩下的两座城久攻不克?

但是,历史在此进行了转折。乐毅在攻打两城不下的情况下,却采取了攻心的策略。他撤围九里,筑垒相守,并下令居民有出城的不准拘捕。这实际上就放弃了武力攻城的策略。

这样一直双方相持了三年。两城也没有投降。等到燕昭王死后,和乐毅素有矛盾的惠王继位。在齐国田单的反间计下,他撤换了乐毅,并招他回国。乐毅心知不妙,便出走赵国。

乐毅伐齐,为什么剩下的两座城久攻不克?

失去了乐毅的燕军士气低落,被齐国的田单以火牛计打败,很快就撤回本国,灭齐大业功亏一篑。

我们可以看出,乐毅不攻两城,主要是想用攻心的计策来收服齐国的民心,为燕国长期吞并齐国做准备。他要是想攻下齐国这两座城市,是没有不可能的。

他率领的是消灭齐军主力的胜利之师,面对孤立无援的两城,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而他攻下齐国七十多城,论城市坚固、大小,两城绝对不如齐国的国都临淄。因此,乐毅要想攻下这两座城市,没有攻不下的道理。只是付出代价多少的问题。

乐毅伐齐,为什么剩下的两座城久攻不克?

而乐毅想当然的采取攻心为上的方针。想当然的放弃了武力手段。这是他一生犯下的最大的错误。

当时几乎所有的齐国的死忠都在这两座城里,可是,齐国的统治者和王室都不在这两座城里。这就使得乐毅的攻心战必然会失败。

齐国的统治者不在两座城里,这两座城的臣民就心中怀有希望。只有死亡才能让他们放弃希望。乐毅不用武力,他们就只要有一天的生机,就不会放弃自己的忠诚。乐毅又没有办法抓住齐国的王室,因此,他无法断绝这两座城的人对齐国的效忠。因此他的攻心战是不可能成功的。

乐毅伐齐,为什么剩下的两座城久攻不克?

而这两座城也成了齐国复国的象征。两座城不被攻下,齐国就没有灭亡。全部被燕国统治下的齐国占领区就不会屈服。

因此,乐毅在当时最好的选择,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攻下两座城,彻底消灭反抗者,断绝那些齐国顽抗者的希望。

而乐毅采取了错误的攻心战略,使得齐国苟延残喘。在僵持三年之久,还下不了决心。这种妇人之仁,最终断送了他灭齐的大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