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後中國為何放棄戰争賠償?半個世紀後明白了,簡直太精明了

二戰後中國為何放棄戰争賠償?半個世紀後明白了,簡直太精明了

圖為日本投降

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為亞洲戰場上的主要參戰國,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國家去抵抗日本這樣一個工業化國家,以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為代價将上百萬精銳日軍拖在了中國本土,為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戰争和整個同盟國的戰争計劃作出了巨大的奉獻。随着1945年日本正式宣布接受同盟國提出的無條件投降要求,中國人民慘痛的抗日戰争才得以結束,此時的中國真正的以主要戰勝國的身份,站在了世界的舞台上,并開始了對作為戰敗國日本進行判決。

二戰後中國為何放棄戰争賠償?半個世紀後明白了,簡直太精明了

圖為中國軍隊收繳的日軍武器

作為戰敗國的日本在投降後按照相關要求向盟軍繳械,海軍的戰艦和空軍戰機也被全部收繳,所有的軍工廠被要求關閉并進行了拆毀,同時美國也代表同盟國在日本本土開始駐軍,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便是日本應當賠償的戰争賠款了。按照道理來說中國作為在整場戰争中受到日本傷害最大的國家,理應獲得最多的賠償,但是實際上當時的中國政府卻放棄了對日本的戰争賠款要求,而要讨論當時的中國政府作出如此決定的原因,其實還是和當時的國内形勢和當時占領了大部分日本本土的美國有關。

二戰後中國為何放棄戰争賠償?半個世紀後明白了,簡直太精明了

當時的美國雖然剛剛打赢第二次世界大戰,并徹底取代了舊大陸成為了西方國家的領頭羊,然而美國并沒有輕看東線那位紅色巨人,而日本則成為了美國理想的遠東橋頭堡。為了避免日本因為巨額的戰争賠款而徹底沉淪,美國暗中對多個盟國進行了勸說并達成了一些交易,以換取這些國家放棄日本的戰争賠款。當時的中國政府作為一個親美國家,同時國内形勢商埠穩定,迫切的需要美國方面提供大量的軍事物資資源,便同意了美國方面的要求,以換取大量美制武器和日本賠償的飛機、戰艦等軍事裝備。

二戰後中國為何放棄戰争賠償?半個世紀後明白了,簡直太精明了

圖為新中國政府恢複聯合國席位

新中國政府成立後,由于意識形态上同西方的差別,以及建國不久便同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在北韓半島上打了一仗,新中國政府遭到了西方國際社會的抵制,在美國控制之下的日本自然也不可能提出賠償戰争賠款。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新中國政府同美國之間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而逐漸走到一起,新中國政府開始被整個西方世界接受,作為美國小弟的日本第一時間感到了風向不對,搶在新中國政府同美國建交之前前往中國,并表示希望同中國恢複正常外交關系,同時建立雙方的經濟往來。

二戰後中國為何放棄戰争賠償?半個世紀後明白了,簡直太精明了

圖為上海寶鋼公司

然而即便是在當時日本政府在新中國政府眼裡其履曆都是極度不光彩的,直到日本新仁首相上台元件内閣,日本政府才得以同新中國政府展開了相關談判。而在當時為了能夠盡快同中國恢複正常關系,同時減輕新中國政府對日本的敵意,日本首相再次提出向中國進行戰争賠款,當時的新中國政府則表示雙方日後作為朋友,就沒有必要提什麼賠款了,但仍然以國家間無息或超低息貸款的名義從日本方面得到了急缺的外彙5萬億日元,以及大量的來自日本方面的技術支援,例如上海寶鋼的一期工程就由日本完成,管理制度也學習日本方面。

二戰後中國為何放棄戰争賠償?半個世紀後明白了,簡直太精明了

圖為中國上海

日本ODA計劃對中國的經濟援助一直持續到了2008年,當時由于中日之間政治上再起沖突,以及中國在經濟上的趕超,日本取消了對中國方面的經濟援助,然而此時的日本已經依靠此前的貸款乘着新中國政府改開之際搶占了大批市場,諸如卡西歐、立邦、尼康等日企也得以進入中國。但是相對的,中國也依靠日本方面提供的貸款得以在當時從西方購買了急需的技術,同時也借此大力發展國内經濟,才得以在今天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至于這筆貸款,雙方則很默契的沒有提出過歸還的要求。

作者:情報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