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禅投降後寫了三字,司馬昭不敢殺他,群臣不解,司馬昭:倒着讀

作為亡國之君的下場,一般來說都是十分凄慘的,即便是遇到一些比較開明的皇帝,在對待前朝皇室的時候,也會做得比較絕情,甚至是将其連根拔除,徹底地免除後患。

當然了,也不排除有一些亡國之君,在朝代或者國家滅亡之後,受到了敵人的優待,這也很正常。

劉禅投降後寫了三字,司馬昭不敢殺他,群臣不解,司馬昭:倒着讀

蜀漢後主劉禅在蜀漢政權被曹魏攻滅之後,就得到了很好的對待,不僅沒有遭遇殺身之禍,反而落得個逍遙自在。

在司馬懿這一家族掌握曹魏的政權之後,就有人勸說司馬昭殺了劉禅,司馬昭再三不同意。

群臣不解,司馬昭就拿出劉禅在投降後寫下的三個字,讓大家倒着讀,衆人在讀完之後,不覺倒吸一口冷氣。

蜀漢後主劉禅

劉禅是蜀漢開國皇帝劉備與妾室甘夫人于公元207年所生,劉備中年得子,自然十分高興。

然而此時的劉備正處于事業的上升期,正是在這一年,劉備迎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謀臣,通過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亮,通過隆中對,讓劉備的未來有了一個十分明确的方向。

劉備在諸葛亮的幫助之下,兵強馬壯,很快就遭到了剛剛統一北方的曹操的嫉妒,親自帶領十萬大軍南下。

劉備聽聞之後,隻得帶着自己的軍隊和老百姓離開了自己苦心經營了八年的新野。

面對曹操的步步緊逼,劉備一路西逃,最終在江陵被曹操追上,損失慘重,不得不抛棄妻兒,率領着十餘人倉皇出逃,如果不是趙雲如有神助,恐怕這一仗就讓劉禅丢了性命。

劉禅投降後寫了三字,司馬昭不敢殺他,群臣不解,司馬昭:倒着讀

赤壁之戰之後,劉備在荊州站穩腳跟,随即向西川進軍,開始實施隆中對中三分天下的政策,很快便占據了四川等地,之後更是取得了漢中之戰的勝利,這時候的蜀漢達到了最鼎盛的時期。

此時的劉禅年紀尚幼,在後母孫尚香的撫養之下,在荊州度過了快樂而幸福的童年時光。

然而,在他五歲那年,孫夫人一去不返,失去了繼母庇護的劉禅隻能在叔伯的關懷下成長,這對于他之後的人格形成有着十分重大的關系。

在劉禅成為皇太子之後,劉備就開始着力于培養自己的接班人,他讓劉禅先後拜諸葛亮和伊籍為師,學習《申子》、《韓非子》、《管子》、《六韬》、《左傳》等書,并且還要學習騎射。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劉備在劉禅身上是用了很多的苦心的,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為了能夠“恢複漢室”,劉備可謂是良苦用心。

随着劉備在白帝城死去,劉禅繼位,成為蜀漢的最高統治者,信任諸葛亮等老臣,一度與曹魏集團平分秋色,也算得上是一位明君

諸葛亮死後,缺少監督和限制的劉禅開始放飛自我,任用黃皓等宦官,排擠姜維等能臣,最終被曹魏集團一舉攻下成都,成為了曹魏的階下囚。

被俘後的優渥生活

投降之後的劉禅被軍隊押送到了洛陽,在這裡,他得到了很好的優待,被封為安樂縣公。

劉禅投降後寫了三字,司馬昭不敢殺他,群臣不解,司馬昭:倒着讀

在安樂縣封地,劉禅過着舒服惬意的日子,這一點,恐怕劉禅是跟着自己的遠房堂哥漢獻帝劉協學的。

劉協在自己的封地山陽安居樂業,過上了詩畫田園般的生活,他不僅将山陽治理得井井有條,成為三國戰亂年代的一方淨土,還得到了曹魏的照顧,能夠在自己的封地建立宗廟,供奉自己的祖先。

劉禅在安樂的日子雖然完全比不上劉協,但是絕對要好過當時的絕大多數老百姓,因為讓劉禅有了“此間樂,不思蜀”的想法。

劉禅投降後寫了三字,司馬昭不敢殺他,群臣不解,司馬昭:倒着讀

這樣的安樂日子,即便是在曹魏集團與司馬氏争權奪利的最高峰時期,依然沒有任何的異樣,正所謂“看盡世間繁華,三千浮生若水。”

得以善終的末代皇帝

在司馬氏徹底掌握曹魏的大權之後,很多人都遭到了屠戮,特别是當時的權臣曹爽,更是被滅了三族,凄慘至極。

或許是因為殺人太多,讓司馬昭以及他的手下對于任何潛在的對手都感到恐慌,甚至于連已經亡國多年的蜀漢皇帝劉禅都有了忌憚之心。

這種做賊心虛的心裡讓司馬昭等人如坐針氈,總是盤算着如何去鏟除所謂的敵對勢力。

劉禅因為司馬昭等人的小人之心危在旦夕,但是劉禅隻用了一招就輕易化解了司馬昭的敵意,轉危為安。

劉禅投降後寫了三字,司馬昭不敢殺他,群臣不解,司馬昭:倒着讀

劉禅命人在自己府邸的大門上挂了一個匾,上面寫着“中山寨”三個大字。

當司馬昭派去的探子向其彙報時,心裡面的石頭終于落下了,他明白了劉禅的意思,就有了放劉禅一馬的意思。

于是,在不久之後大會群臣的時候,将劉禅門上的三個字告訴了群臣,并且讓大家倒着讀一下,在場所有的人都恍然大悟,原來劉禅早已将自己當成了一個隐居在山野的人,是以就沒有必要再動幹戈了。

劉禅用自己的小計謀保住了性命,讓自己能夠在64歲的時候安然離開了這個世界,度過了自己平凡而又充滿傳奇的一生。

劉禅投降後寫了三字,司馬昭不敢殺他,群臣不解,司馬昭:倒着讀

劉禅死後,已經成功篡位的司馬氏将其封為思公,也算是功德圓滿。

劉禅的一生充滿了種種戲劇性的色彩,有人認為他懦弱,有人認為他睿智,可謂是各花入各眼。

然而,當我們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劉禅時,才發現他是一個進退有據的人,有靠山在的時候,就大展宏圖,全力以赴,失去了靠山,就夾着尾巴做人,這種能屈能伸的人,在任何時代裡面都能夠保全自己。

劉禅投降後寫了三字,司馬昭不敢殺他,群臣不解,司馬昭:倒着讀

在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面前,保全自己,努力活到最後,成為最終的“剩者為王”,不也是一種巨大的成功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