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導演韓傑:《不惑之旅》是演員的勝利

近日,由陳建斌、梅婷、塗松岩、劉威葳、于明加、張姝、遲嘉等人主演的現實主義都市情感劇《不惑之旅》在浙江衛視及全網完美收官,收獲億級播放并引發網絡熱議。這部關注中年人生存現狀的都市劇在一衆古偶中殺出一條血路,讓我們看到了現實主義題材無可替代的魅力和力量,同時也看到當下中國電視劇創作多樣性的可能,更難能可貴的是,每個演員的表現都可圈可點,塑造了一個又一個讓觀衆難忘的角色。

該劇導演韓傑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如今在中國國家話劇院擔任導演。也許正是這樣一個兼具舞台與螢幕的導演,才将這一題材拿捏的如此特别,即發人深省又兼具文學意味。

導演韓傑:《不惑之旅》是演員的勝利

馬列文這種類型的人是韓傑青春時代的偶像

要說到這部劇的創作要追溯到陳建斌的電影《第十一回》上,韓傑說陳老師當時為了電影《第十一回》成立了“複眼文學組”,氛圍良好,裡面有王學兵,饒曉志,雷志龍,還有我。陳建斌老師是組長,大家圍繞着他的創作來談劇本,那段時間仿佛又回到了戲劇學院,我們談契诃夫,談《萬尼亞舅舅》《等待戈多》,談梅耶荷德,還說了聽上去很虛妄很偉大又難以實作的想法,韓傑說那段時光至今讓他難忘。

就在大約那個階段,其實還更早的時候,韓傑就跟陳老師提出要創作一部劇,男主角人到中年,早已實作了财富自由,而且才華橫溢、滿腹經綸,在生活中他可以做别人的燈塔、為他人的生活指明方向,可自己偏偏生活在情感的地獄裡、走進了死胡同,找不到出路,失去了行動的能力。我和陳老師都對這種人“失去行動能力”感興趣,為什麼失去行動能力呢?我們意識到,這是現實中一些人的典型症狀,也是我和陳老師都感興趣的點。于是創作就開始了。也就是在那時,整部劇的基調基本就定下來。歸根結底,《不惑之旅》這部劇,還是有話要說。

導演韓傑:《不惑之旅》是演員的勝利

陳建斌老師骨子裡是個知識分子,他對知識分子了解是很深刻的,是以劇中馬列文的身份被鎖定為一個有文學追求的書商。韓傑渴望在《不惑之旅》裡尋找到“典型人物的典型困境”,馬列文的、簡單的,找到了再拍,否則拍了也沒什麼意思。

梅婷老師扮演的簡單,是韓傑心目中理想的女性形象,她善良、誠實,關鍵是具有改變現實的行動能力,當她被馬列文點醒之後,立即做出選擇、訴諸于行動,并且勇敢地承擔了選擇的後果,這是難能可貴的。在這個劇中,女性的行動能力普遍比男性強。

劇中的馬列文、簡單、馮春生、卓曉婷、喬清淺、簡星燃等人物角色都是韓傑從生活中觀察來的,他覺得這些人都是我的鄰居,好像都住在四環邊上,跟他聊過天、喝過酒,傾聽過他們的快樂與憂傷。

是以整個劇無論從劇作還是拍攝都盡量用寫實的方式對人物進行畫像,努力去接近人物的内心。對演員的要求也是要深入到角色内心去,讓角色活起來,當時确定的目标就是塑造幾個活生生的人。

導演韓傑:《不惑之旅》是演員的勝利

演員是《不惑之旅》的核心創造力

韓傑認為當劇本達到及格或者創作的極限之後,表演就是決定一切的因素。戲劇學院的教育“戲劇藝術以表演藝術為核心”,韓傑認為電視劇也如此,他最讨厭的詞就是“摳表演”,認為自己比演員高明的導演,大都不知道表演是什麼。

上海戲劇學院畢業之後,韓傑進入國家話劇院擔任導演,他認為進入劇院最大的收獲是見識了很多好演員,很多時候演員本來演得很好,就是被導演“摳”壞了,他從三十歲那年就決定這輩子都不做那種在演員面前咋咋呼呼的導演。

韓傑在《不惑之旅》中堅持了一個原則,隻選擇自己欣賞的演員來合作,就是他不喜歡告訴演員怎麼表演,他隻想在現場給演員當一面鏡子。演員是藝術家,演員的創造力是最寶貴的,他喜歡帶着欣賞的眼睛去注視演員的表演,然後互相交流一下對角色了解。

導演韓傑:《不惑之旅》是演員的勝利

《不惑之旅》中,無論陳建斌、梅婷,還是劉威葳、塗松岩、張姝、于明加、遲嘉——還有那麼多前輩演員高明、許文廣、馬迎春、張志忠、李野萍、張英等等——他們戲份不同,但都無一例外地塑造了活生生人物形象,在韓傑心裡,他們都貢獻了藝術家級别的表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