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次胸痛,幾乎要了患者和醫生的命!醫生:真的要切開心髒了!

52歲男性患者,姓馮。

2小時前,馮先生在公司開會,突然出現劇烈的胸痛,沒有任何征兆出現胸痛,而且是一來就非常痛的那種,像有石頭壓在胸口一樣,感覺從前胸一直痛到了後背,差點喘不過氣來,汗流浃背。

這是馮先生人生當中最嚴重的一次胸痛。

立即叫了120車。

疑似心梗,卻名額不明顯

恰巧公司附近就有醫院,急診科醫生10分鐘左右就到了現場,馮先生的胸痛似乎稍有好轉,但仍然難受。

量了血壓,雙手臂的血壓差不多對等,而且偏高,170/78mmHg。

然後立即擡上車,一刻也不耽誤,直接回到急診。

一個中年男子胸痛,而且壓榨樣胸痛,像石頭壓在胸口那樣的疼痛,一定要首先考慮什麼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

這個年紀,這個工作壓力,往往會有高血壓,高血壓又是心肌梗死的危險因素,一旦心髒的血管(冠狀動脈)有狹窄,心髒可能會缺血,缺血嚴重的時候會壞死,一旦心髒肌肉壞死,會出現劇烈的胸痛。

任何胸痛都是急診科優先處理的問題。

路上,醫生也為馮先生拉了心電圖,而且連續拉了兩次,卻沒有看到明顯的心肌梗死圖形。

沒看到心肌梗塞圖形就否定心肌梗死診斷麼?當然不是。患者胸痛才2個小時,不少人這時候心電圖還來不及發生明顯改變,是以得不停地複查複查,3小時,4小時後繼續拉心電圖。

一路回到急診,直接進了搶救室。

馮先生神志還是清楚的,看到一路上的醫務人員每個都是神色緊張、嚴肅至極,醫生跟醫生之間交流都說自己是“急性冠脈綜合征”可能,要格外小心。

本來馮先生就緊張,看到醫生這麼嚴肅後自己也更緊張了。

一緊張,這血壓就更高了。

“既往有高血壓的情況麼?”急診科醫生老馬問馮先生。

“有的,有幾次體檢發現血壓偏高。”馮先生皺着眉頭,緩了一口氣後回答。

“最高血壓多高,有沒有吃降壓藥?時間多久了?”老馬一口氣再問了幾個問題。

“自己量過最高血壓是170mmHg(指的是收縮壓),有時候血壓高,有時候又不是很高,加上工作忙,一直沒有堅持吃藥,隻是血壓高的時候會吃一點,快3年了吧。”馮先生說。

“有高血壓還不治療,你不發生心梗,誰發生心梗。”老馬想把這句話說出去教育患者心,但話到嘴邊就忍住了,此時此刻說這些于事無補,還會增加患者心理負擔,算了。

再說,現在還不一定就是心肌梗死呢。

幾個手腳麻利的護士已經圍了過來,迅速為馮先生接上了心電監護,接上補液,保持靜脈通道順暢。

“給他抽血化驗心肌酶、肌鈣蛋白,還有血正常、肝腎功能、電解質等正常項目。”老馬開醫囑,告訴護士。

轉過頭,再吩咐身旁的規培醫生,“再給患者拉個心電圖”。

“你要知道,不是所有心肌梗死的患者一來都有心電圖異常的,有些人要等幾個小時才會發生異常,這都跟心肌組織缺血缺氧程度有關,要壞到一定程度心電圖才能有所反應。另外,患者心肌梗死後,心肌酶、肌鈣蛋白得多長時間才會升高?”老馬問規培醫生。

規培醫生稍微思索,說:“最早升高的是肌紅蛋白,差不多發病後2小時就能升高了,因為它最敏感,但肌紅蛋白不特異,升高不代表就是心梗,可能是别的疾病導緻。而比較特異的名額是肌鈣蛋白、心肌酶同工酶(CK-MB),其中肌鈣蛋白差不多要發病3-4小時才升高,12小時才達高峰,CK-MB也差不多要好幾個小時才會升高,1天内到高峰,3-4天就會恢複正常。”

規培醫生雖然不是心血管内科專業的,但是内科基礎還不錯。老馬有點滿意。

很快,心肌酶、肌鈣蛋白結果出來了。都是正常的,僅僅肌鈣蛋白有很輕微的升高。

再次拉了心電圖,還是沒有看到明顯的心肌梗死圖形,沒有ST-T段明顯的改變。

馮先生現在的胸痛似乎有所好轉了,但還是很痛,緊皺着的眉頭稍稍有些舒展。

這次胸痛,幾乎要了患者和醫生的命!醫生:真的要切開心髒了!

圖檔來源:123RF

排除主動脈夾層和肺栓塞

“現在患者能診斷心肌梗死了嗎?”老馬問。

“還不能吧,雖然可疑,但證據不足。心電圖、心肌酶都還不符合。”規培醫生說。

“那應該怎麼辦?”老馬微笑着問。

“繼續觀察,繼續拉心電圖,必要時再複查心肌酶、肌鈣蛋白等。”規培醫生脫口而出,看來平時沒少學習。

“還有呢?”老馬問。

“監測生命體征。”規培醫生這回說的有點膽怯了。

“還有什麼?”老馬有些不開心了。

規培醫生支支吾吾,沒有回答上來。

“患者胸痛這麼明顯,除了心肌梗死,就沒有别的考慮了嗎?如果他不是心肌梗死我們就一直等一直覺察嗎?不要去尋找其他的原因嗎?”老馬聲音提高了許多。看得出是真的不高興了。

“主動脈夾層?”規培醫生終于想起來了,小聲說,“要繼續檢查,排除主動脈夾層、肺栓塞等胸痛疾病,這些疾病一耽誤診,也會出人命的。”

老馬這才點頭。

“主動脈夾層,說白了就是患者的胸腹主動脈撕裂了,形成了假腔,稍不注意,血壓就可能把整個動脈沖破,動脈直接破裂了,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大出血,不出兩分鐘患者就一命嗚呼了。”老馬神色凝重地給規培醫生解釋。

“那怎麼區分患者是心梗還是主動脈夾層呢?”老馬又問,期間不忘瞥兩眼患者的生命體征,還好,除了血壓偏高,其他都還好。

“主動脈夾層也會有明顯胸痛,但它的胸痛是那種類似刀割樣疼痛,而且經常會放射到後背,要診斷必須要做CTA(CT血管造影)。”規培醫生低聲說。

“那我們現在要不要做CTA?”老馬繼續問。

“要吧...要。”

“要還是不要?”老馬有點嚴厲。

“要的。”規培醫生鼓起勇氣說。

“神仙都沒辦法肉眼判斷患者有沒有主動脈夾層,要診斷必須要做CT。是以對于胸痛的患者,尤其是你考慮有心梗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排除主動脈夾層,胸部CTA是必須要做的,腹部也要做,有時候夾層可能在腹主動脈,不一定在胸主動脈,都做了。做了CTA,如果沒有主動脈夾層和肺栓塞,你才能放心的去處理其他病人。”老馬對規培醫生諄諄教誨。

這時候馮先生的家屬也來了,老馬直接找他們簽字,要同意做CT。

做CT之前,馮先生問老馬,能不能用點止痛藥,胸痛實在難受。老馬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讓護士給推了一支止痛藥,這很重要,萬一患者真的是心梗或者主動脈夾層,止痛也很重要,止痛能讓血壓降下來,緩解病情,否則患者可能因為疼痛劇烈而加劇夾層破裂等。

CT做完回來了。結果也迅速回報,沒有主動脈夾層,沒有肺栓塞。

老馬松了一口氣,但同時也納悶了,那究竟什麼原因讓患者這麼劇烈的胸痛呢?難道還是心肌梗死?畢竟CT看不到患者的心髒血管到底有沒有明顯堵塞的,除非專門做心髒冠脈的CTA。“那就繼續拉心電圖、複查心肌酶吧。”老馬跟規培醫生說。

老馬把心内科醫生也叫下來會診,看看這個患者能不能收入病房繼續治療。

心内科醫生來了後,馮先生的胸痛似乎又減輕一些了,問了病史,了解了症狀,又仔細看了馮先生的幾次心電圖和心肌酶結果,說不像心肌梗死,最起碼現在還看不出來,可以繼續觀察,病房暫時無床位。

既然不像心梗,那給個診斷啊。老馬笑着說,“像什麼?”

“我也看不出來,”心内科醫生攤開手尴尬笑了笑,“繼續動态監測心電圖、心肌酶學變化吧,說不定是個心絞痛而已,隻要不是主動脈夾層、肺栓塞,那就還好。”

病情惡化,緊急手術排除心梗

于是,馮先生繼續在急診搶救室觀察。

1小時後,情況突發惡化了。

這出乎了老馬的意料,老馬當然不敢大意,一直盯着他,但也沒想到會發生如此嚴重的變化。

馮先生在翻了個身的時候,突然說頭暈的厲害,緊接着說胸痛胸悶更厲害了,想吐,并且再次發生大汗淋漓、面色蒼白。

老馬立即給他複測了血壓,天啊,僅有70/40mmHg!

出事了!

患者血壓不高反低,這肯定是有大問題的。問題是,為什麼會突然出現這麼低的血壓?是不是心肌梗死了?或者梗死地非常厲害直接發生了心源性休克了?也就是說心髒一下子失去了泵血功能,血壓自然就垮了。

趕緊抗休克處理,補液、使用升壓藥物,對症處理。

趕緊再重新拉了一次心電圖,如果患者真的是心肌梗死,這時候必須會有比較典型的改變了,因為這時候距離第一次胸痛差不多有4小時了。

可是心電圖依然沒有看到典型的紅旗飄飄之類的心梗圖形。

老馬有點慌了。趕緊再次請心内科醫生會診。

同時出去跟家屬說,患者有可能是心肌梗死,已經心源性休克了,非常危險,再次下了病危通知書。

這句話直接讓家屬癱坐在凳子上。

心内科醫生過來後,覺得不像常見的心肌梗死,但患者的确是短期内病情發生了嚴重變化,聽診心髒,似乎聽到了一些異常的改變,但不清晰。“可能真的是心髒冠脈堵塞或者痙攣,那就緊急做經皮冠脈介入治療(PCI)吧,如果有需要,那就放入心髒冠脈支架。”

“隻有把缺血的心肌救回來,人才有希望。”心内科醫生跟家屬溝通時候說。

一切準備就緒,開通了綠色通道,直接把患者推入介入室。經驗豐富的心内科醫生上了台。

台上的時候,患者的血壓站穩了,用藥的基礎上能維持100/60mmHg,不至于像剛剛在急診科那樣搖搖欲墜,是以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評估患者的心髒血管情況。

本以為會看到明顯的心髒冠脈狹窄或者堵塞。畢竟隻有嚴重的冠脈供血不足才會導緻心源性休克啊。

可結果恰恰再次出乎意料。

“馮先生的幾根冠狀動脈情況都異常良好,并沒有明顯堵塞,其中有一條有輕微狹窄,但絕對不足以引起剛剛那樣劇烈的病情變化。”

心内科醫生結束了手術,跟老馬和家屬說。

患者情況不穩定,不能再留在急診了,心内科主任回來協助調整了床位,在心内科重症監護病房安排了一個床位,讓馮先生住進去,密切觀察。

這次胸痛,幾乎要了患者和醫生的命!醫生:真的要切開心髒了!

病情再度惡化,發現心包積液

回到心内科病房後,馮先生的狀況似乎好了一點,血壓在藥物下能維持。

但他就像一個定時炸彈一樣,到底為什麼會發生休克呢?幾個醫生緊急進行了讨論,心内科主任也皺起了眉頭,大家還在商量,要不要再複查一次CT看看。還來不及商讨出結果,護士又沖進來報告,患者再次出現胸痛,并且好像叫不醒了。

這到底怎麼回事啊。幾個醫生扭頭就往監護室沖。

馮先生的血壓再次降低到60/30mmHg,這麼低的血壓,患者當然會昏迷啊,大腦都供不上血了。

主任到了床旁,異常冷靜,仔細查體,突然指着患者的脖子(頸内靜脈)跟其他醫生說,“你看患者的頸内靜脈這麼充盈怒張,肯定是有問題的,要麼是右心衰竭,要麼是有大量心包積液了。”

幾個醫生一緻同意,但剛剛這個頸内靜脈都沒有這麼明顯的啊。頸内靜脈會把大腦的血液彙集,然後回流入心髒。如果心髒出了問題不能及時把血壓泵出去(比如右心衰竭或者大量心包積液等),血液就會堆積在頸内靜脈這裡,導緻頸内靜脈明顯擴張,這叫頸内靜脈怒張。

這是有大問題的。

主任剛想拿聽診器給患者再次聽聽心髒,護士就喊起來了,患者心跳停了!

一切變化太迅速了。

管床醫生迅速移到患者床旁,馬上心肺複蘇。另一個醫生準備了氣管插管,三倆下就給馮先生插上了氣管插管,護士推來呼吸機,連接配接了呼吸機,保證患者的通氣氧合。

患者心跳停了。

搶救顯得非常倉促,甚至可以說有些忙亂了。幾個護士也是焦頭爛額,取出了腎上腺素,在醫生的指導下連續推注了2針。

“你去跟家屬溝通”,主任神色嚴峻,指着另一個年資稍高的醫生說。然後轉頭跟一個規培醫生說,“你去把彩超機子推過來,趕緊。”

主任這時候就像沖鋒陷陣的将軍,雖然敵情緊張,但忙而不亂,鎮定自若,指揮有度。

每個人接到指令後,都各自執行去了。

兩個醫生還在輪流按壓,努力維持患者的每一次心跳、血供。汗水已經浸透了他們全身,但誰也不敢停。如果患者就這麼沒了,且不說家屬這邊過不去,他們自己也過不去。

患者背後到底是什麼問題呢?這是大家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難道真的要等屍體解剖才能得出診斷麼。

彩超機推過來了。

“我猜他應該是大量心包積液。”主任冷不防說了一句。“你去準備心包穿刺的東西,趕緊。”

主任親自操刀,彩超機子探頭貼近患者胸口,示意暫停按壓。

哎呀!果真如此啊!彩超一眼就看到了患者的心包有大量的液體!心髒已經不動了!

大家都異常驚訝,患者怎麼會有大量心包積液呢。是不是剛剛按壓的時候損傷了心髒導緻出血嗎?還是一開始就有心包積液才導緻的心跳驟停呢。

主任語氣飛快,說,“肯定是大量心包積液導緻的心髒壓塞,心髒被心包積液緊緊箍住了,根本沒辦法跳動,是以血液泵不出去,才會有這麼明顯的頸靜脈怒張,才會有血壓低,才會有休克,才會有心跳停止。”

“趕緊穿刺!”主任跟另一個醫生說。“心包穿刺!”

隻有心包穿刺,把心包裡面的液體都抽出來,解除心髒的壓迫,才有一線生機。

可是心包穿刺本來就是一項高難度高風險的操作啊,稍不注意,針進入心髒,那就捅破心髒了,那就雪上加霜了。

“沒有比患者已經死亡更大風險了,患者已經跌到谷底了,還有什麼比心髒停了更恐怖,趕緊穿。”主任一邊動手準備,一邊說。同時不忘提醒其他醫生再出去跟家屬做溝通工作。本來這時候主任出去溝通最好,但他離不開身,他要親自鎮場子。

一切準備就緒。

“别按了,給我一分鐘時間。”主任沉着冷靜的說。搶救心髒停止的關鍵就是不停地胸外按壓,最好不要停。但此時此刻,心包穿刺屬于非常精确的操作,稍有誤差都會捅破患者心髒,是以不能再繼續按壓了,按壓會導緻整個胸廓在晃動。

大家都屏氣凝神。

主任大氣不喘,持針直接對準劍突附近的穿刺口,噗嗤一聲,針頭破皮進入,緩慢進入。

大家緊緊盯着主任手上的穿刺針,如果有液體抽出,那就證明到了心包,深一分淺一分都不行。

“出來了!”一人驚呼。

果然有血液源源不斷引出。

心包穿刺抽出血液,那有三種可能性:

第一,穿刺針進入了心髒,把心髒裡面的血液抽出來了,這是最恐怖的情況,說明穿刺失敗了,穿刺針進入心髒,這是要竭力避免的。

第二,穿刺針穿到了血管,把血管裡面的血液抽了出來,這也是要竭力避免的。

第三,穿刺針進入了心包,而心包裡面積累了大量的血液,是以穿刺針會抽出血液。

第三種情況才是現在大家希望的。

因為有彩超在旁邊,在彩超的證明下,穿刺針的确是在心包裡面,而不是在心髒裡面。主任對自己的手感也頗為自信,說“這肯定沒問題,患者肯定是大量心包積液,而且積的是血液。”

正常人的心包不應該有血液的。

“隻有一個解釋,患者的心髒出血了,血液流入了心包!”主任緩緩說。手上卻不停歇,固定好穿刺管後,接了引流瓶,仍有暗紅色血液源源不斷流出。

“趕緊繼續按壓,不要停。”主任猛擡頭說。

幾個醫生心領神會,繼續給患者胸外按壓。還好穿刺順利,前後花了不到30秒。

一下子就引流出來了将近200ml血液。

主任脫下手套,怔怔的望着他手下的幾個兵在輪流按壓。此時此刻,除了胸外按壓,已經别無他法,就看患者能不能恢複自主心跳了。

幸運終于降臨。

又按壓了1分鐘,管床醫生開心地大喊:“回來了!”

主任看到這情況後,也終于深深舒了一口氣。作為科室領頭人,他見慣了生死,見慣了風波,但此時此刻,他的壓力有多大,隻有他自己能體會。

修複心髒破裂

“趕緊,聯系心髒外科,我估計是心髒破裂出血,咱們這邊先持續引流,但終歸還是要開胸手術修補破口才會有生機。”主任發話了。

患者勝在年輕,心包穿刺後引流出來血液,解除了心髒壓迫,心髒頑強的恢複了跳動,并且跳動铿锵有力。

心髒外科來了,醫務科也來了。

外科會診後,同意心髒破裂可能,但回顧了剛剛在急診拍攝的CT,沒有看到心髒破裂的絲毫迹象,決定緊急開胸手術探查。

如果有破裂,那就縫補。

這是個非常複雜的手術,心髒手術幾乎是所有手術中難度最高的手術。

家屬同意手術。

還好,事情較前有改善了,馮先生血壓穩住了,人也清醒了。但心包引流管這裡仍然有血液引出,血庫也給力,直接派了6個機關紅細胞,還有很多血漿,確定手術順利。

心髒外科幾個醫生回來了。

這次胸痛,幾乎要了患者和醫生的命!醫生:真的要切開心髒了!

手術室,無影燈亮起,麻醉醫生順利麻倒患者,建立了體外循環。

打開胸膛。切開心包。果然,幾個外科醫生細緻尋找,在左心房發現一個0.5cm大小的破口,持續滲血。

真相大白了!

就是這個左心房破裂口,心髒裡面的血液從這個破口滲出來,填滿了心包,才導緻心髒壓塞,才出現剛剛那一系列驚險的搶救。

外科醫生順利修補了心髒破口。結束了手術。

住院3個星期,患者終于死裡逃生。

最讓大家擔心的是,患者心髒停跳了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内雖然有積極搶救,但畢竟在心包穿刺的時候是沒有按壓的,當時大腦肯定是沒有血液供應的,會不會引起永久性的腦損傷,無人确切知道。

還好,經過觀察和評估,馮先生恢複良好,沒有發生擔心的腦功能障礙表現。不幸之中的大幸。

罕見的胸痛病因

至于馮先生為什麼無端端會發生心髒破裂,這麼多醫生一直在推敲,但一直沒有找到可靠的病因。

而這個病例,也再次給急診科醫生提了個醒,對于胸痛患者,除了心肌梗死、主動脈夾層、肺栓塞這三個緻命的疾病,還會有一個少見或者罕見的情況,那就是心髒破裂。

患者一開始可能并沒有明顯的出血,隻有胸痛,不會有明顯的心髒壓塞表現,但是随着病情的進展,或者破口加大了,出血加快,那就可能瞬間發生心包填塞,性命堪憂。

果然都是在走鋼絲的人。包括馮先生。

免責聲明:藥明康德内容團隊專注介紹全球生物醫藥健康研究進展。本文僅作資訊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藥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藥明康德支援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分享,點贊,在看,傳遞醫學新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