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發現孩子的發展其實是存在敏感期的,在孩子的特定時期會有一種特殊的感受能力,這種特殊的感受能力,會讓孩子對環境中的某些事物特别的敏感,注意力也非常的集中有耐心,而對其它的事物卻沒有反應,是以把這個時期叫做敏感期!
父母如果在孩子的敏感期因材施教,能夠事半功倍,快速地提高孩子的心智!
比如孩子有一段時間特别喜歡亂塗亂畫,其實是他的繪畫敏感期,家長抓住了,讓孩子學習繪畫,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家長覺得孩子總是亂塗亂畫,把家裡面弄得髒兮兮的,反而禁止孩子畫畫,這會錯過敏感期,以後再想讓孩子去學畫畫的興趣班,也隻是浪費錢而徒勞無功。

了解孩子成長的9個敏感期,因材施教,讓孩子更聰明
一、0~3個月光感敏感期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剛出生,啥都不懂不用教,事實上孩子在剛出生到三個月的時候,對光線是非常敏感的。
【瑩媽建議】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到戶外感受陽光,在白天睡覺的時候可以打開窗簾讓孩子厘清白天和黑夜适應光線的變化,以增強孩子對時間的把控能力。
二、4~7個月味覺敏感區
我們建議孩子到6個月左右添加輔食,那是因為孩子在這個時候口腔對于甜、鹹、酸等味道特别的敏感,是以這個時候給孩子添加不需要加鹽的,天然的輔食,能夠讓孩子更好的感受到食物原本的味道,也能讓孩子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如果孩子到了8個月還不添加輔食,就很容易錯過味覺敏感期,導緻孩子挑食厭食。
及時給孩子添加輔食,不用加鹽。
三、4~12個月手口敏感期
孩子這個時候拿到什麼東西都往嘴巴裡面塞,而手也喜歡摳、敲、扔東西,這說明孩子進入了口腔和手部的敏感期,這時候是孩子認識世界的一個重要方法。通過嘴巴吃手、用手去捏東西來了解,這個世界也是孩子手眼協調發育的鍛煉方式。
讓孩子吃,讓孩子丢,讓孩子玩。
四、兩歲動作敏感期
孩子學會走路也喜歡模仿各種動作,在活動的時候左右腦更加協調,平衡能力更強。
每天帶孩子戶外活動1~2個小時。
五、1~3歲是自我意識敏感期
厘清你的我的,開始對媽媽說不,家長會覺得孩子特别不聽話,特别叛逆。
給孩子選擇的權利,讓孩子形成自我意識。
六、兩歲半到4歲是社會規範敏感期
孩子慢慢地脫離家庭,他隻喜歡跟小夥伴們玩耍,這時候孩子開始上幼稚園,在幼稚園裡面主要是教會孩子學各種規矩,飯前洗手吃飯,不能說話,上課要坐好等等。
在孩子4歲之前把孩子送到幼稚園過集體生活。
七、一歲半到4歲感官敏感期
孩子喜歡觀察細小的事物,比如孩子可以蹲在地上看螞蟻搬家看半天或者是喜歡問為什麼,喜歡剪貼或者拿着紙就撕。
當孩子慢下來觀察身邊的事物時,家長不要打擾,給孩子一定的空間。
八、3~5歲詛咒敏感期
這時候孩子的語言相對比較成熟,特别喜歡說髒話,父母越是反對,孩子越是喜歡說。
家長最好冷處理,不要過多地關注孩子的語言,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則,文明用語。
九、4歲半到7歲是學習敏感期
孩子對數字特别的感興趣,比如會跟小朋友們玩過家家的時候,玩買賣商品。
對繪畫和音樂也相對比較敏感,聽到音樂就開始扭動自己的小身體。
家長多跟孩子玩一些數字遊戲,可以帶孩子去體驗一些興趣班,培養孩子對藝術的興趣,進而提高孩子藝術欣賞的能力。
抓住孩子以上9個敏感期,因材施教,能夠讓孩子語言發育更好。有更強大的人格,而且也能夠遵守社會的規範,感覺會更敏銳,有很強的藝術欣賞能力,上國小之後上課更專注,反應能力更強,學習成績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