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人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第二第三是什麼呢?

2000多年前,孟子提出了這句話,在曆史上影響很深刻,孟子《孟子·離婁上》有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很多人都好奇,這句話在電視中也經常聽到,但是總是聽到無後為大,那麼第二第三是什麼呢?

古代的人,常常會用各種俗語,以口頭流傳的方法,語言簡單,通俗易懂,但是卻能表達出一個完整的意思,來教化人們,激勵人們,規劃人們的行為規範。就像一些我們常常聽到的,”甯拆十座廟,不拆一門親“,”家和萬事興“,”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家不和,外人欺“等等。這些俗語涉及各個方面,都表達了老祖宗的智慧,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流傳下去,在古代是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各個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古人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第二第三是什麼呢?

孝道在古代是很重要的,在儒家文化中,孝道是第一的,在古代的俗語,關于孝道的句子非常多,”百行德為首,百善孝為先“,”父母養子易,兒女孝順難“等等,這些句子,都在提醒子女應該遵守孝道,要知恩圖報,孝順父母是每個子女應該做的,也可以看出,古人的血液裡流傳着濃厚的孝道,是對父母的愛子之情應該給予的回報。

而孟子所提的這句話,也是孝道的句子,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古代的社會場景下提出來的,古代很重視祭祀,後也就是子嗣的意思,無後也就是說沒有後代,沒有後代祖宗的祭祀也就斷了,就對不起祖宗,是以孟子覺得,無後是最大的不孝。

但是其實,孟子提出這句話,也是為了維護當時的宗族關系的穩定,通過一代一代的相傳,使當時的宗族階級财産 等等,能夠繼續維持下去,以此來鞏固宗族觀念和制度,進一步鞏固君權,進而達到社會的穩定。

而其實古代,子嗣也一直被人重視,甚至在休妻的七出,第1條就是無子,口頭的祝福,也常常有”子嗣多,綿延不絕“,又是罵人的,就常常有罵對方絕子絕孫的,可見子嗣一直是古人所重視。

古人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第二第三是什麼呢?

當然客觀來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也存在弊端的,會讓人們過于在意子嗣,而産生一些不好的影響,做出一些不好的舉動,就像古代,沒有子嗣的妻子,需要為丈夫納妾,甚至被休,這都是很不公平的。

而孟子其實隻說了第1句,關于不孝的第二第三卻沒有說明,東漢時期,趙岐在《孟子注》中加以補充,才有了第二第三,那麼是什麼呢。

第2種不孝,”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也就是說,家裡如果很貧窮,父母又年老了,生活艱難,但是你如果還不努力,不求上進,不去求取功名,去掙錢來贍養父母,讓父母安度晚年,這就是不孝順。

也就是說,孝順不能在口頭上說說,也要在物質上實作,畢竟民以食為天嘛,肚子先要吃飽,讓父母吃不飽穿不暖那就是不孝順的行為。

古人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第二第三是什麼呢?

趙岐提到的要去求取功名,則是古代有才之人的追求,無論是春秋時期的百家争鳴,還是曆朝曆代的科舉制度,都表現了古人的追求功名 之心。

然而趙岐說這句話,沒有去求取功名就是不孝,難免有點偏頗,畢竟還有很多人是沒有機會去追求功名的,或者是自己并不想去求取功名,有别的理想,豈不是這些人都是不孝的,在這方面,孟子所說的”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就比較适用于所有人。

我認為,隻要真心對父母好,努力上進,給父母更好的生活和物質,就是孝順了,不在于是否有了功名有了地位,甚至财富有多麼的多,主要還是有這個心和努力。

第3種不孝,”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也就是說,隻知道愚孝,一直順着父母的話,也不管他說的對不對,他們有錯也不加以規勸,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是不孝。

在古代,很多人注重孝道,會唯父母之命是從,認為應該順從父母才是孝,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果父母的教導是正确的,當然應該順從,而如果父母的行為是錯誤的,就應該給予改正,不然一味順從父母的錯誤行為,讓他們一錯再錯,可能會招來禍患,後悔莫及,這不是真正的孝順,儒家思想也将這個列為第一不孝順。

古人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第二第三是什麼呢?

是以,孝順不是看聽不聽話,而是要從義來說,有原則,敢于對父母的錯誤之處給予指出,讓父母家人都遵循道義,通情達理,恰到好處。

當然從客觀上來說,規勸父母是對的,但是勸不勸得住也是很難說,畢竟很多父母是很難會聽子女的勸說,如果你勸說無效,父母犯了錯,陷入不義之中,難道就說你不孝嗎,是因為你沒規勸?

孔子也說過類似的話,但是也沒說是不孝,隻是說規勸父母,如果父母不接受,也要繼續恭敬不能冒犯,内心着急也不能怨恨,如果錯誤發生了,也不能到處說父母的不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