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說文解字》第499課:“弈”指圍棋,成語“博弈猶賢”是啥意思

接着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本課講“廾”部的兩個漢字:“龏、弈”。兩個字中,“弈”相對較為常用,是以,本課的重點漢字是“弈”。成語“博弈猶賢”是包含弈字的成語,其詳情見“弈”字詞條。兩個字的詳情如下:

1、龏。讀音有兩個:

(一)gōng。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标注的讀音,給出的解釋是:“龏,慤(讀音què)也。從廾,龍聲。”形聲字。本義是恭謹。

高鴻缙《頌器考釋》:“恭字初原作龏,從廾,龍聲。後‘廾’變為‘共’,故有龔字,音義不别。秦以後有恭字,從心,共聲,音義仍同。”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心部》曰:慤,謹也。此與《心部》恭音義同。”也就是說,這個字,與《心部》的“恭”,讀音和字義完全相同。

《說文解字》第499課:“弈”指圍棋,成語“博弈猶賢”是啥意思

(恭謹行禮)

本義之外,“龏”還有一個用法:升。《玉篇·廾部》:“龏,升也。”

(二)wò。這個讀音出自《廣韻》。燭蔽。燭光被遮住了。《廣韻·覺韻》:“龏,燭蔽。”

各種用法均未見典籍有應用執行個體。

“龏”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499課:“弈”指圍棋,成語“博弈猶賢”是啥意思

(龏的小篆寫法)

2、弈。讀yì。《說文解字》給出的解釋是:“弈,圍棋也。從廾,亦聲。《論語》曰:‘不有博弈者乎?’”形聲字,本義是圍棋。注意,這個弈棋的“弈”,與神采奕奕的“奕”,音同形近義異,古書之中,經常混用,注意區分,兩個字,一個從“廾”,一個從“大”,在“隸變”過程中,很多字的“廾”部被隸變為“大”。

《說文解字》第499課:“弈”指圍棋,成語“博弈猶賢”是啥意思

(圍棋)

這裡的引用的《論語》,指《論語·陽貨》:“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意思是說:不是有擲彩圍棋的遊戲嗎?幹幹也比閑着好。《論語》孔子的這句話,後來發展為一個成語“博弈猶賢”,了解這個成語,要注意它出處的語境,孔子的意思是說世上擲彩下棋的人雖然悠閑但也要用心,比起那些飽食終日的人來真是強多了。是以,這個成語多是用來勸誡人們不要飽食終日無所事事。

本義之外,弈還有其他用法:

(1)下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今甯子視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而況置君而弗定乎?”杜預注:“弈,圍棋也。”《春秋左傳正義》:“棋為子,以子圍而相殺,故謂之圍棋。”現在甯子看待國君不如下棋,他怎麼能免于禍難呢?下棋的人舉棋不定,就不能擊敗他的對手,而何況安置國君而不能決定呢?

《說文解字》第499課:“弈”指圍棋,成語“博弈猶賢”是啥意思

(下棋)

《孟子·告子上》:“使弈秋誨二人弈。”讓弈秋教兩個人下圍棋。弈秋,是人名,後一個弈,指下棋。注意,弈用“下棋”義時,并不專指圍棋。

《說文解字》第499課:“弈”指圍棋,成語“博弈猶賢”是啥意思

(下象棋的人)

(2)累。《國語·周語上》:“弈(今本多作‘奕’)世載德,不忝前人。”就是累世修德,不辱先人。李白《送岑征君歸鳴臯山》:“弈世皆夔龍,中台竟三拆。”

(3)美貌。《廣韻·昔韻》:“弈,美貌。”《文心雕龍·才略》:“張華短章,弈弈清暢。”張華的小賦,寫得很美而清新流暢。

(4)憂貌。《詩·小雅·頍(kuǐ)弁》:“未見君子,憂心弈弈。既見君子,庶幾說怿。”未曾見到君子面,憂心忡忡實在難當。既已見到君子面,才有喜悅沒憂傷。

《說文解字》第499課:“弈”指圍棋,成語“博弈猶賢”是啥意思

(憂心忡忡的樣子)

(5)大。《太玄·格》:“息金消石,往小來弈。”範望注:“弈,大也。”司馬光集注:“王曰:‘所息者金,所消者石,所失者至小,所得者光大。’”

(6)帳。《逸周書·王會》:“成周之會,壇上張赤弈陰羽。”孔晁注:“弈,帳也。”成周朝會諸侯,壇上挂着紅帳子,用黑羽毛作裝飾。

《說文解字》第499課:“弈”指圍棋,成語“博弈猶賢”是啥意思

(紅帳子)

“弈”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499課:“弈”指圍棋,成語“博弈猶賢”是啥意思

(弈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499,部分圖檔源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