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組圖|探訪烏魯木齊市博物館(新館)“鎮館之寶”

探尋舊石器時代柴窩堡湖畔的一塊石器,欣賞戰國時期的一枚虎型金器,仰望唐代烏拉泊古城的城牆,品味清代紀曉岚、林則徐筆下的詩文……随着烏魯木齊市博物館(新館)的開放,烏魯木齊市民又多了一處享受文化生活的好去處。

截至今年12月,烏魯木齊市博物館(新館)館藏國家一級文物16件,二級文物29件,三級文物102件,其中有很多文物有着極高的文化價值,堪稱“鎮館之寶”,一起去看看吧。

組圖|探訪烏魯木齊市博物館(新館)“鎮館之寶”

鄧發的圍巾(國家一級文物)

鄧發是中國共産黨前期上司人之一,中國勞工運動的早期上司人。1937年9月,鄧發回國到新疆,任中共駐新疆代表兼第18集團軍駐新疆辦事處主任,主持黨的新疆工作。

組圖|探訪烏魯木齊市博物館(新館)“鎮館之寶”

金湯永固碑(一般文物)

金湯永固碑,1988年出土于烏魯木齊市紅旗路中段。質地為硬質砂岩石,殘高94厘米,寬94厘米,厚24厘米。方首額面深浮雕雙龍戲珠紋樣,龍瓜下部豎行陰刻楷書“金湯永固”四字。石碑出土處是1763年修建的迪化城(今烏魯木齊)西牆護城河的位置。金湯永固碑應是奠基碑,寓意修建的城固若金湯,堅不可摧。

組圖|探訪烏魯木齊市博物館(新館)“鎮館之寶”

新疆布政使職官提名碑(國家二級文物)。

新疆布政使職官題名碑,原碑鑲嵌在新疆布政使衙署大堂的青磚牆壁内,立于王樹枏(nán)任布政使期間(1906年至1911年)。石碑為青砂岩石,圜首,高155厘米,寬63厘米。碑體下半部剝蝕嚴重,上半部字迹清晰,楷書陰刻16行,可辨認近300字,記錄了從魏光焘至王樹枏八位布政使的任職時間和籍貫。

組圖|探訪烏魯木齊市博物館(新館)“鎮館之寶”

新疆商業銀行發行的股票(國家一級文物)

1938年2月,受黨中央派遣,毛澤民化名周彬,先後任新疆省财政廳代廳長、民政廳代廳長等職,他對當時新疆的财政狀況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扭轉了經濟混亂的局面,為發展和建設新疆做出卓越貢獻,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擁護。

組圖|探訪烏魯木齊市博物館(新館)“鎮館之寶”

林基路家書(國家一級文物)

1938年2月,林基路從延安來新疆做統戰工作,任新疆學院教務長、阿克蘇專區教育局長、庫車縣長、烏什縣長等職。抗戰期間,新疆學院具有特殊地位,共産黨人和著名進步人士主持院務,提出“以民族為形式,以馬列為内容”的教育思想和主張,成為新疆馬列主義傳播的重要陣地,名聲遠播,被譽為“抗大第二”。

組圖|探訪烏魯木齊市博物館(新館)“鎮館之寶”

省城磚(國家三級文物)

這是烏魯木齊建城時的一塊磚,上有“省城磚”字樣。1875年5月,清政府任命陝甘總督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1876年4月,左宗棠坐鎮肅州(今甘肅酒泉),命劉錦棠、金順分兵兩路率師出關,消滅阿古柏侵略軍。僅一年多時間,收複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區。1884年11月17日,清政府在新疆地區建省,取名“新疆”意為“故土新歸”,省城定在如今的烏魯木齊,烏魯木齊作為新疆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位确立。

文 圖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暢彤 蔣曉

視訊 / 于卓 牛歡歡 宮婉婷

組圖|探訪烏魯木齊市博物館(新館)“鎮館之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