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波沖擊太大,肉叔都懵了。
誰能想到。
盛世美顔的阿嬌,如今會被嘲土味、辣眼睛、中年大媽?

事情是這樣的。
前不久,一部網大《封神:妲己》上線。
因為亂改IP、制作低劣,落得個豆瓣2.8分的年度爛片稱号。
飾演妲己的阿嬌沒能獨自美麗,淪為觀衆炮轟的重災區。
氣憤的肉叔跑去親眼一看……
呃,真不怪觀衆。
肉叔根本來不及想阿嬌适不适合這個角色,就被各種猙獰的表情包勸退。
塑膠濃妝、擠胸露背......
一時分不清,是阿嬌得罪了劇組,還是她放飛了自我。
撕碎“玉女”标簽,路線卻越走越偏。
#曾經的頂流美人,怎麼就糊了?#
玉女教主
這其實不是阿嬌第一次放飛了。
就今年7月,她主演的網劇《河豚》上線。
和《妲己》一樣,和她搭戲的不是業餘龍套就是十八線糊咖,資源配置已不如從前。
但,也沒多少人專門來看阿嬌了。
它靜靜地播,靜靜地糊。
至今隻有六千多人在豆瓣評分,4.9。
劇裡阿嬌的顔值仍然線上,哪怕憔悴的監獄妝,也擋不住她的質感美。
放飛的是角色——
一個被強奸後愛上強奸犯,再為愛殺人的女人。
劇情和台詞很難不讓人浮想聯翩到現實。
十多年前那場豔照意外,她的隐私被公開,瞬息間成為無數雙眼睛“強奸”的對象。
這道無時無刻不在刺痛着的傷疤,阿嬌向來不願多提。
可現在卻不顧尺度,還以角色的口哀怨:
是不是一定要用我最不想提及的難堪來羞辱我?
是阿嬌看通透了嗎?
不,平時的她依然小心翼翼,不願觸碰那塊塵封的角落。
倒更像是昔日女神不再,已經落寞到連不入流的爛劇也能消費她的舊傷。
令人痛心。
要知道,打出道起,阿嬌就不需要靠賣弄色相博出位。
她最不缺的就是好資源。
二十年前以Twins成員的身份出道,首張EP發售即售罄,次年便被觀衆一人一票投選為叱咤樂壇“我最喜愛的組合”。
當年大爆的《明愛暗戀補習社》,至今還在傳唱。
英皇力捧她到什麼程度呢?
請來林超賢為Twins量身定做動作片《千機變》。
給她們做配的,是鄭伊健、成龍、陳冠希、莫文蔚......
紅極一時,甚至在美國有專屬的節日:
她們到美國巡演首站的那天,被當地政府定為“Twins日”。
是阿嬌的業務能力很強嗎?
算不上。
那時候的她還很稚嫩,上台領獎會發抖,唱歌會走音,臉蛋和身材都有些微胖。
隻是青春無敵。
天然純淨的玉女風,哪個時代的觀衆不願買單?
以至于很長一段時間内,稍有親密戲份的角色,英皇也不給阿嬌拍。
她的愛情戲就像歌詞“讓我膚淺,隻知戀愛大過天”。
天真爛漫,純潔無比。
隻需要蜻蜓點水,就能讓大把觀衆為之心顫。
出道即被封為“玉女教主”。
先不論阿嬌本人願不願意,這個标簽的确為她最初的順遂助了力。
諷刺的是。
如今不管她願意與否,觀衆都不再在乎她是玉女還是欲女了。
今年唯二兩次有“水花”的瞬間。
一是發福得把網友們“吓壞了”,二就是她在《妲己》裡自毀,全是負面。
再往前數。
她上一次和當紅演員合作、在主流銀幕出現是什麼時候?
17年的《京城81号2》。
短短幾年間,曾經的頂流美人隻能在各種劣質網大、網劇、糊綜裡打轉。
主流已經沒有阿嬌的位置。
總是輸的演員
講真。
即便是發福,當下又有多少同齡女星能和阿嬌比美?
新綜藝《因為是朋友呀》
但阿嬌越美,越是讓人惋惜。
惋惜在她每一個事業跳闆上,都自主或宿命地失之交臂。
重看她“豔照門”後的第一部作品《前度》,感受尤其強烈。
和她過去的角色很不同。
這部片裡的輕熟女人設,讓玉女從演員阿嬌身上遁形了。
現實裡的意外,撕碎了她身上的标簽。但這次撕碎,恰好呈現了她的另一面——
不被标簽禁锢的她,明明是枚影後潛力股。
這個角色經曆了幾段感情的糾葛。
從附庸于愛情的女孩,在反複失去、得到中蛻變為獨立的成熟女人。
你能從阿嬌層次分明的表演裡,看到一個角色長出血肉到成型的過程。
角色的獨立,仿佛也在宣告阿嬌的獨立。
跌入谷底後她浴火重生,眼看終于要展開雙翅朝想去的目的地翺翔了。
然而,接着發生了什麼呢?
同年她在青春片《出水芙蓉》裡亮相,出演純情“長洲美少女”,再次做回玉女。
标簽又貼回她身上,這次更難堪。
畢竟“豔照門”後,她已經很難再做符合大衆想象的玉女了。
對阿嬌來說,獨立總是要與外界的阻力對抗。
最終,她都是輸家。
04年,她在彭浩翔的《公主複仇記》裡擔當女一,頭次出演文藝片。
這部片就像是“豔照門”的神預言。
阿嬌飾演的角色,是愛情中的她自己。
情到濃時甘願為對方做傻事,拍下一張張的隐形“定時炸彈”。
這電影每一幀都是神預言
和真實人生不同的是:
電影是自由的,角色是超我的。
片中她不是那個“很傻很天真”,出事後第一個站出來“認錯”的阿嬌。
而是早有預謀,聯袂情敵對男友展開“複仇”計劃的腹黑女子。
這個角色,幫阿嬌拿到了入行來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有分量的演員類獎項提名——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演員。
第二年她在《精武家庭》裡做打女,真身上陣,拳拳到肉。
甄子丹做該片的國術指導,多次誇她是圈内少有能打得像模像樣的女星。
那時的阿嬌不過24歲,身上有着無限可能性。
她的潛力被彭浩翔看到,邀請她再合作拍了《破事兒》。
也被陳凱歌看到。
在後來受國内外影展注目的《梅蘭芳》裡,陳凱歌給了阿嬌難得的機會——
飾演少年福芝芳(梅蘭芳夫人)。
對阿嬌來說,無疑是全新的挑戰。
如果拿捏得好,很可能成為她轉型的勝仗。
結果呢?多年後,陳凱歌在綜藝裡還忍不住誇贊:
她在《梅蘭芳》裡其實演得特好
這“其實”二字,是永遠的遺憾。
那一年,阿Sa憑《戲王之王》提名金像獎影後。而阿嬌……
還沒等到《梅蘭芳》上映,“豔照門”先來一記重拳。
她的戲份被删得一幹二淨。
留給阿嬌和觀衆的,也就剩陳凱歌多年後的一句誇贊了。
像是宿命般,上天很愛戲弄阿嬌。
她又成了輸家,Twins的命運也在此分叉。
一個事業奔騰,一個的星途是肉眼可見的越來越差。
哪怕16年阿嬌在《羅曼蒂克消亡史》裡出演被冷落的姨太太,僅有幾場戲卻貢獻出全片演技高光時刻,并不比女一的章子怡差。
這也隻引起業内和粉絲自嗨。
路人,早已不關心阿嬌了。
更何況是向來埋沒在标簽背後、不被看到的演員阿嬌?
普通女孩
曾有人問她最滿意哪部作品。
阿嬌的答案不是第一次出圈的《齊天大聖孫悟空》,不是公司量身定做的《千機變》,也不是被稱作古裝神顔的《浣花洗劍錄》。
而是《精武家庭》和《公主複仇記》。
一部做打女,一部文藝片,都是跳出“玉女”标簽所做的嘗試。
被問及想拍哪種類型的電影。
阿嬌反複說任何題材都不介意,哪怕演一個瘋婆子。
她不想再重複公司安排的玉女戲路。
好演員應該具備的自主意識,在阿嬌身上短暫出現過。
早年,她不止一次在鏡頭前“反抗”,說壓根不想做什麼玉女。
她憋着一股子倔氣。
玉女是溫潤的,是笑靥如花的。
角色外、舞台下的她卻常常黑臉不笑,不願迎合大衆的期待。
她坦言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娛樂圈。如果重頭來過,可能會選擇另一種人生。
之是以沒有輕言放棄,不止為了賺錢養家,也是因為——
真的很喜歡演戲。
于是戲齡十八年的她,還會去參加《演員請就位》,以新人身份重新面對觀衆。
陳凱歌說阿嬌不需要靠節目證明自己,阿嬌卻說這是她人生最大的挑戰。
但,僅此而已。
阿嬌身上宿命式的悲涼感,也源于——
她總是不争不搶,似水一樣柔和。
卻做不到似水般來去自由。
年初《浪姐2》播出,有媒體爆料節目組邀請了阿嬌。
但顧及到張柏芝,阿嬌還是選擇避嫌。
事後阿嬌公司的回應很模糊,并沒有正面否認這個說法。
這個選擇,明顯又是一次與機會失之交臂。
張柏芝靠節目小小翻紅了一把;阿嬌卻像搞批發,成了網大專業戶。
細看,無一不是消費色相的擦邊球題材。
越沒得選,越消費;越消費,越沒得選。
阿嬌陷入了惡性循環的爛片漩渦。
紛争面前,每當自我與外界出現碰撞的時候,她總是選擇退讓。
明明不想做玉女,但公司說“還是要做”,她服從了。
明明想走打女路線,但外界的聲音告訴她“28歲了,很困難的”,她放棄了。
短暫的反抗後,她最終還是縮回安全的保護殼裡。
以至于從外來看,阿嬌走的每一步,都像被宿命裹挾着前進。
娛樂圈困住了她,上天喜歡捉弄她。
她微弱的自主意識在這些紛紛擾擾面前,無力改變流水的方向。
結果是什麼?
你會發現,曾經出現在她身上的倔氣沒有了。
如今到了四十不惑的年紀,她對人對事好像真的“無可,無不可。”
已經坦然接受“服從者”的身份,很享受公司為她妥善安排好工作。
這一切,仿佛在很多年前已經寫下注腳。
最近在綜藝《因為是朋友呀》裡,阿嬌和幾位好友聊起童年。
其實在座的謝霆鋒、容祖兒、Twins都是單親家庭長大,唯獨阿嬌特别不同。
阿Sa早就把過去放下了,容祖兒則感恩不一樣的童年帶給她成長。
隻有阿嬌若有所思地望着遠方走神,她說:
我幾乎是沒有童年
我是沒有安全感的人
這不是她第一次在鏡頭前示弱。
如果你熟悉阿嬌,就知道在大部分通路裡,她都是最容易卸下防備、被刺痛到聲淚俱下的那個。
有次被問“如果時光倒流二十年,你想要改變什麼?”
阿嬌幾乎沒有猶豫,她的答案是:
從頭再成長過
我就希望有一個開心的童年
直到今天,她還無法和原生家庭和解。
打出道以來,她不止一次說很羨慕阿Sa。羨慕她大大咧咧沒有包袱,羨慕她敢說敢做,羨慕她受傷後很快複原。
她自己做不到,總是擰巴——
容易被負面淹沒,自愈能力不強,遇事先質疑是自己不夠好。
她的善意、脆弱、不自信讓人心疼。
但人均鋼鐵人的殘酷娛樂圈不會。
阿嬌的走紅,是意料之中;阿嬌的過氣,也是。
現在的她不那麼擰巴了,卻更像是在曾有的演員執念上放棄了。
但也許,阿嬌最渴望得到的,還是一份依靠,一份平淡相守的幸福吧。
她開始喜歡看相親節目。
幾年前上節目宣傳新歌,她說《回家以後》是最貼近自己心境的一首。
那首歌是這樣唱的:
回家以後
我隻需要一雙手,能夠将我手緊握
不管做錯什麼,不會質疑我
如果沒有這些年的紛紛擾擾,她很可能早已是被大衆熟知認可的好演員。
但對阿嬌來說,或許不重要了。
她不過是千千萬萬個被殘缺困擾的普通人,那個始終在和内心B面打架的小女孩。
她不是爽文大女主。
她的人生,也不必用華麗的逆襲驚豔衆人。
你看。
現在微微發福的她。
不再執拗,不再困于誰的期待裡。
笑得很肆意,應該是比從前快樂吧。
今日打勞工:假章刻制中心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