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風起洛陽》:殺手十六夜竟是窈娘,她的死,暗示着什麼?

《風起洛陽》:殺手十六夜竟是窈娘,她的死,暗示着什麼?

文|阡陌君

《風起洛陽》裡面,高秉燭一直在追查慣用手戟的人,因為那個人就是殺害自己同伴的兇手,為了給同伴報仇,他甚至離開了不良井,成為亡命之徒。

卻不曾想過,殺害小五等人的十六夜竟然就在他的身邊,甚至和他的關系匪淺。

01.十六夜身份暴露

很多次,高秉燭都差一點就抓到十六夜,又或者差一點就撕開十六夜的面具。直到百裡弘毅以自身做誘餌,再次引來十六夜。

雖然十六夜逃走了,但是,武思月撕破了十六夜的手袖,發現袖子下面是白皙的皮膚,還有一顆痣。

武思月判定,十六夜是女的。

《風起洛陽》:殺手十六夜竟是窈娘,她的死,暗示着什麼?

高秉燭為了追查兇手,他不惜絕情斷愛,加入聯防。從聯防那裡得知聯防内奸把資訊發往積善賭坊的時候,他心裡已經有了答案:十六夜就是窈娘。

沒有任何的狡辯,沒有任何的反抗,窈娘就這樣承認了。

本想着,窈娘定會百般辯解,最後破罐子摔破,甚至還會有一場惡戰。但是,并沒有,窈娘在他被官府追殺的時候,救他,掩護他。他把窈娘當成最親近的人,可是,自己視為最親近之人卻是自己尋找了多年的仇人。

高秉燭的心裡,千滋百味,甚至有些麻木,他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悲傷。

《風起洛陽》:殺手十六夜竟是窈娘,她的死,暗示着什麼?

十六夜是春秋道的殺手,一個殺手最是冷酷無情,為什麼十六夜如此輕易就承認了,也沒有做任何最後的掙紮呢?

那是因為,這是她自願的,她已經不再是無情的殺手,因為高秉燭,她有感情了。

02.窈娘被賣

窈娘小的時候,被她的父親賣給了一個異鄉人,就因為一袋米,她父親頭也不回地走了,扔下她一個人。

然後神道就招了幾百個像她這麼大的孩子,他們被訓練成為殺手。

《風起洛陽》:殺手十六夜竟是窈娘,她的死,暗示着什麼?

她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殺人。要殺光一起訓練的人,成為最強的那個人,才可以留下來。否則,就隻能成為别人的刀下魂。

她知道,人命啊,不分貴賤,不分好壞,隻要能活着,達成任務,殺多少人都可以。

她被父親賤賣,被神道的人壓榨訓練,她的生活裡一直都是陰暗的,從未有過一絲陽光。也從未得到别人的任何善意,完全變成了殺人的工具。

殺人于她而言,沒有任何的疼痛,完全是麻木的狀态,她隻管殺人完成任務就好了,至于殺了多少個人,無所謂。因為,隻要她能活下來就夠了。

03.上天的眷顧也是對她最大的殘酷

高秉燭的出現,就像陽光一樣照進了窈娘的生命裡。讓她知道,這塵世間,還有另一種活法。

那年高秉燭明明沒有殺過人,卻擋在一群惡霸面前,為窈娘打抱不平,一場危機就此化解,高秉燭也成了窈娘最好的朋友。

《風起洛陽》:殺手十六夜竟是窈娘,她的死,暗示着什麼?

窈娘從那一刻起,心裡就喜歡上了這個為她打抱不平的人。那是她在這個塵世間的最後一點溫暖,也隻有高秉燭能夠讓她感覺到溫暖,感覺到疼痛,感覺到殺人的一絲恐懼。

高秉燭多次和春秋道的殺手單打獨鬥,就連之前一起的夥伴,他們都死了,獨獨高秉燭活了下來,這不是意外,而是冥冥之中窈娘的安排,是窈娘當了他背後的女人,替他承受壓力,守護着他。

《風起洛陽》:殺手十六夜竟是窈娘,她的死,暗示着什麼?

這場愛情,還沒有開始就結束了。她想了很多種說辭,她也一直在等待這一天,這樣她就不用有包袱心理了,她就能在高秉燭面前做自己了。

可是,這一天真的來了的時候,她卻什麼也沒有說,隻是回應“沒錯,是我”簡單的一句話。她知道,從她做殺手的那一刻開始,她和高秉燭就沒有未來可言了。但是,高秉燭是她生命裡的陽光,沒有高秉燭,她覺得自己都要發黴發臭了。是以,她就一直在暗中護着他。

可是,這一次她的任務就是高秉燭。

《風起洛陽》:殺手十六夜竟是窈娘,她的死,暗示着什麼?
《風起洛陽》:殺手十六夜竟是窈娘,她的死,暗示着什麼?

她舍不得高秉燭,好想一直留在他身邊,即便默默無聞。可是她不會抱住高秉燭的大腿不讓他走,讓他營救自己,因為她知道,當了殺手的她,根本停不下來,又或者說是不能停下來。

她揮起手中的手戟,刺向了自己,結束了這一切。

窈娘從來都沒有選擇的機會,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她為自己做了一次選擇。

《風起洛陽》:殺手十六夜竟是窈娘,她的死,暗示着什麼?

她的死,高秉燭心心念念的大仇得報了,可是心裡卻不是滋味。

高秉燭是上天對窈娘的眷顧,在她暗淡無光的生命裡射入一縷陽光,也讓她感受到了這個塵世間還有一絲溫情。

但是,高秉燭同時也是窈娘必須面對的殘酷事實。如果沒有高秉燭,她雖然麻木不仁,卻還留有一條生命。

04.飛蛾撲火的愛

熱的愛就像飛蛾撲火,哪怕最終的結果是化為灰燼,也要從一生中榨取所有溫柔。

窈娘遇見高秉燭,她就遇到了這輩子所有的光和熱。

《風起洛陽》:殺手十六夜竟是窈娘,她的死,暗示着什麼?

她已經在陰暗的地方待太久了,以至于看見陽光都刺眼得睜不開眼睛。可是,即使中睜不開眼睛,仍然渴望着在陽光底下。

有人說,窈娘為一份不确定的感情,付出自己的生命,太不值得了。

我卻覺得值得,毫無波瀾的人生,漫長的歲月顯得格外的無力。

《風起洛陽》:殺手十六夜竟是窈娘,她的死,暗示着什麼?

為了生命裡的光和熱,飛蛾撲火又有何不可。隻是,命運于窈娘,太決絕了,也太悲慘了些。

窈娘的死,意味着高秉燭将面臨新的“十六夜”,這一次,再也沒有人暗中護着他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