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護眼燈能預防近視嗎?

“醫生,護眼燈到底有沒有用,買哪個牌子比較好?”相信很多家長都在眼科門診過程中問過醫生這樣的問題。關于護眼燈是否有用,目前出現了兩個極端的觀點,一些廠商會過度誇大護眼燈的功效,宣傳隻要使用某某牌的護眼燈,就能起到非常好的近視防控作用,更有商家甚至将護眼燈的近視防控效果和OK鏡(角膜塑形鏡)、架構眼鏡相提并論。而另一方面,也有部分眼科專家把護眼燈貶得一文不值,稱“市場上所有的護眼燈都是智商稅,毫無作用。有時間和精力給孩子挑護眼燈,還不如帶孩子去戶外活動。”其實有關護眼燈的不同說法,我們需要辯證地去看待。

護眼燈能預防近視嗎?

護眼燈有必要買嗎目前已知的近視防控最有效的光是陽光,戶外光線能促進顱内多巴胺的釋放,而多巴胺能有效抑制近視,達到預防近視的目的。可以說太陽是目前被證明唯一能有效防控近視的“護眼燈”。由于太陽光是由紫外光(UVR,波長400nm以下)、可見光(VIS,波長380~760nm)以及紅外光(IR,波長760nm以上)組成,是以目前市面上還沒有哪一款人造燈具能夠單獨模拟出太陽光的效果。

但是,随着時代的進步,人類的生活習慣早不同于老祖宗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部分孩子在太陽下山後還是要進行閱讀、書寫等近距離用眼的活動。此時,在沒有陽光的情況下,對人造光的選擇和使用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是以,在沒有辦法得到充足太陽光照的情況下,選對一款護眼燈,的确可以延緩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對近視進展的影響。是以,護眼燈還是需要的。

如何選擇護眼燈護眼燈的宣傳上有很多專業術語,導緻很多家長在選擇時無所适從。可以參考以下名額:

●光照度大量的臨床實驗研究證明,周邊環境越亮,眼軸的增長速度會越慢。中華醫學會眼科視光學組楊智寬教授提醒:“孩子在家閱讀學習時,入眼光照值應不低于125勒克斯(照明機關,以下簡稱lux),這也是預防孩子近視時不能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而根據衛生部和标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釋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小校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标準》,教室課桌表面照度不低于300lux,教室黑闆照度不低于500lux。國際照明規範CIES008/E-2001中對辦公環境、學校環境、圖書館閱讀環境的照度要求是500lux。

此外,照度均勻度也是判斷護眼燈好壞标準之一。照度均勻度指規定表面上的最小照度與平均照度之比。照度均勻度越接近1,說明光照分布越均勻,使用時眼睛會越舒适。

很多護眼燈産品的介紹中标注的光照度是從光源邊上測量的,而實際入眼光照度以及光照均勻度到底是多少我們并不知道,那該如何選擇呢?

護眼燈能預防近視嗎?

這裡教大家兩個簡單的方法:

方法一:檢視該護眼燈的參數裡是否有達到國家AA級照度标準。一般達到該照度标準的台燈,無論是光照度還是照度均勻度都是相對達标的。

方法二:購買照度計,然後去實體店實測。這個方法相對來說更為直覺,也更讓人放心。測試時,我們把照度計放在眼睛附近的位置,若照度計顯示仍有300lux以上的光照度,證明該光照環境是适合長時間閱讀的。

●色溫當我們給一件物體加熱時,物體會随溫度變化表現出不同的顔色。比如加熱鐵塊時,鐵塊先變成紅色,然後是黃色,最後會變成白色,此時物體顔色對應的溫度,就是色溫,是以色溫嚴格來說其實是一種溫度衡量方法。是以,我們傳統意義上認為的紅黃等“暖色”其實反而是低色溫,而藍色白色等“冷色”色溫其實更高。

一般選擇多少色溫的護眼燈最好呢?這裡我們又要多角度來看待問題。既往大量動物實驗發現,紅色、黃色等長波長光線相較藍色、紫色等短波長光線更容易引起眼軸增長。是以從延緩近視的角度,高色溫的光照理論上來說可能會比低色溫的光照更合适。

但是,如果色溫太高,光線會顯得更白甚至更藍,長期暴露在這樣的光照下,有些人會覺得刺眼不适。是以,很多專家學者将4000K(開爾文溫度)左右色溫的光照度(類似日出時的光照)作為最适合人閱讀的色溫。

這裡要注意,這裡的4000K(開爾文溫度)色溫隻是綜合從“近視防控”“亮度”“舒适度”等多方面考慮給出的建議,是以還是允許有個體差異的。如果有人在5000K色溫下讀寫沒有任何不适,也不用故意将色溫降下來。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标準———讀寫作業台燈性能要求》裡也隻是建議在夜間選擇4000K(開爾文溫度)以下色溫的光照。

護眼燈能預防近視嗎?

●藍光其實藍光和近視沒有太大關系,藍光真正的危害是長期暴露下會對眼底視網膜造成一定的慢性損傷。國際标準将視網膜藍光危害分為4個等級:無危險類、低危險類、中等危險類和高危險類,因為未成年人的晶體更加透明,對藍光的通透性會更好。是以,我們在選擇護眼燈時,最好選擇無藍光危害産品。

●可視訊閃現在很多的護眼燈都會打出“無頻閃”的噱頭,其實這是一個偷梁換柱的概念。頻閃是指電光源光通量以一定頻率的波動,理論來說所有的燈都會存在頻閃。當頻閃頻率很低時,我們人眼會察覺到燈光的閃爍,長期暴露在這樣的燈光下會加重眼睛疲勞。而當頻閃高過一定頻率後,人眼就不會有任何反應。是以,我們購買護眼燈時,追求的不是“無頻閃”而是“無可視訊閃”。這裡有個最簡單的檢測方法,就是拿出手機打開攝像頭後對着燈光,看是否存在波動。

●顯色指數顯色指數(Ra)是指光源照在物體上顯現的顔色和物體本身顔色一緻性的一個度量。簡單地說就是外界的光照會對我們辨識物體的顔色産生一定的影響,我們在高顯色指數燈光下看到的物體顔色更接近物體真實的顔色。而低顯色指數的燈光不但會增加辨色難度,還會增加視疲勞。顯色指數分為:Ra50以下為“差”、Ra50~70為“一般”、Ra70~80為“良”、Ra80以上為“優”。是以在選擇護眼燈的時候,要選擇高顯色指數的産品,一般顯色指數最好在90以上。

護眼燈能預防近視嗎?

●輔助功能目前市場上的不少護眼燈有很多輔助功能,如:語音聲控、智能照度調整、各種檔位切換。這些功能僅僅是“錦上添花”,其實更重要的是看護眼燈的“可動性”,選擇燈頭、燈杆可以上下左右随意調整的護眼燈,這樣可以根據孩子的姿勢、身高以及室内光照随時調整燈光的位置,讓孩子在讀寫時有着最充足最均衡的光照。此外,台燈最好放在左前方,這樣,握筆寫字的時候,就不會在紙上形成陰影。護眼燈離桌面的高度不要太低,一般在40~60厘米相對較好。

保護視力光靠護眼燈還不夠護眼燈和傳統的台燈比,能夠相對緩解長時間近距離讀寫引起的眼疲勞,緩解近視。但是還是不能替代戶外活動、OK鏡、低濃度阿托品、架構眼鏡等近視防控方法。是以,萬萬不可認為買了護眼燈就可以放松對其他用眼習慣的管理。

●積極參加戶外活動,嚴格控制孩子玩手機、平闆等電子産品的時間。

●遵循“20、20、20”護眼口訣,也就是看近20分鐘,注視20英尺(6米)以外20秒以上,這樣才能使眼内肌肉得到放松,進而緩解視疲勞。

●書寫時的坐姿遵循“一拳、一寸、一尺”原則,上身保持直立,可略微前傾,胸部距離桌子保持一拳距離;握筆時,手應握在距離筆尖一寸的位置。頭部端正,自然前傾,眼睛離桌面約一尺距離。腳部放平,雙肩自然下垂。如此來保護視力,也能讓身體處于一個舒服的狀态來學習。

●孩子讀寫時,不要隻開一盞護眼燈。家裡的大燈必須同時打開,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充足均勻的光照環鏡,有效緩解近距離用眼造成的眼疲勞。

護眼燈能預防近視嗎?

來源:科普中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