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00多年前詹天佑耗資693萬白銀,打造一條人字形鐵路,現如今怎樣

在鐵路的發展史上,英國最前排的領頭羊,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西方正式進入了蒸汽機時代,1825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條行駛蒸汽機的鐵路,斯托克頓—達靈頓鐵路正式通車。

100多年前詹天佑耗資693萬白銀,打造一條人字形鐵路,現如今怎樣

在工業革命的影響下,西方列強四處尋找可以擴張的殖民地,由于清朝錯過了工業革命,算是吃盡了苦頭,不過李鴻章等人也是意識到科技力量,就掀起了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其中一項就是留學生,在近代留學生當中,也是湧現了很多著名的人物,鐵路之父詹天佑就是其中之一。

詹天佑12歲赴美留學,攻讀耶魯大學的土木工程,1881年由于清政府的格局發生變化,留美學生提前結束了美國學習生涯,當時完成學業的隻有詹天佑和歐陽赓,回國之後詹天佑被派往福州船政局工作,後來在同學的介紹下進入天津鐵路公司任幫工程師。

100多年前詹天佑耗資693萬白銀,打造一條人字形鐵路,現如今怎樣

當時中國的第一條鐵路是英國人修的,關稅也都掌握在英國人手中,不過清朝許多商人在鐵路上都被吃下了不少收益,于是紛紛向朝廷請求投資修建京張鐵路,當時英國和俄國也都想要染指。

但兩國一直争執不下,誰也不肯讓,最終還是不得不同意讓清廷自己修建,當時北京到張家口,相距二百公裡,地勢險要,山形複雜,即便是英國和俄國人都覺得修起來非常困難,清政府也是派當時最有修建鐵路經驗的詹天佑負責。

100多年前詹天佑耗資693萬白銀,打造一條人字形鐵路,現如今怎樣

清廷為了向英俄兩國展現國力不弱于他們,直接給詹天佑撥了500萬白銀,讓詹天佑無論如何都要将鐵路修建起來,修鐵路可比說起來要難得多,京張鐵路本就要從南口北上,坡度非常大。

鐵路每升高一米,就要經過100米的斜坡,火車是無法順着陡峭的山坡爬上去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隻能用延長路程來減緩線路的坡度,但由于經費有限,為了降低經費,詹天佑大膽的采用了“人”字形鐵路。

100多年前詹天佑耗資693萬白銀,打造一條人字形鐵路,現如今怎樣

同時為了安全平穩,火車當開到南口就改用兩個火車頭,一個在前面拉,一個在後面推,這大膽的設計,成功修建起了京張鐵路,不過修建鐵路遠遠比詹天佑想的還要燒錢,最終清廷一共撥了693萬白銀。

100多年前詹天佑耗資693萬白銀,打造一條人字形鐵路,現如今怎樣

這麼大一筆費用是當時清廷國庫的十分之一,清廷肯撥下這筆巨款也是表明修建鐵路的決心,至于這條人字形鐵路,在通行一百多年後,也是被選入中國工業遺産保護名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