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食對于軍隊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曆史上卻出現過軍隊有糧食,就過還餓死人的情況。也就是網上的一個段子:說南宋軍隊在北伐的時候,因為不吃小米餓死了許多人。這是真的嗎?
曆史上确實有這個記載,宋高宗紹興末年,金軍大舉攻宋,兵敗後撤,“遺棄粟米如山積,而宋軍多福建江浙人,不能食粟,是以日有死者。”(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如果大家覺得不靠譜還有個記載,那個記載更加詳細。《宋史·列傳·卷一百二十八》是這樣記載的:時虜氣已奪,日虞王師之至,委棄戈甲、粟米山積,諸軍多仰以給。惟闵(成闵)軍多浙人,素不食粟,死者甚衆。當時完顔亮南侵失敗,被部下所殺。金軍遺棄大量物資。結果當時宋将成闵的部下多是浙江人,結果看到小米不吃結果餓死了。
讀到這裡大家是不是很奇怪,人在饑餓的情況下除非對一些東西過敏。不然草根樹皮老鼠都吃,何況小米。而且南方人就不吃小米嗎?要知道範仲淹在求學時就一天小米兩升,而範仲淹是典型的南方人(蘇州人)。是以南宋士兵真的是不吃小米餓死?
這就要看看這支軍隊的主帥是啥樣的人。成闵,南宋大将,字子瓊,一字居仁,邢州(河北省邢台市)人。靖康初年,他在劉韐麾下效力。高宗即位,闵領數百騎至揚州。之後追随韓世忠追苗傅及襲兀術、讨範汝為。因為他幹的賣力,是以做到武功大夫、忠州刺史。當老将們被剝奪兵權的時候,成闵卻步步高升,先後擔任棣州防禦使、殿前遊奕軍統制,曆遷保甯軍承宣使。等到了紹興二十四年,他官拜慶遠軍節度使。尋丁母憂,诏起複,贈其母鄭國夫人。
讀者們看到這個經曆感覺很正常呀?我們再看看他為啥能高升。在紹興和議之後,主戰正直的武将不是被害就是被貶。而秦桧用人專用驽才,宋高宗也喜歡用那些貪财的。是以這個成闵……後來完顔亮南侵。作為老将,宋高宗下诏讓成闵帶殿前軍三萬鎮守武昌,命湖北地方官員漕創砦屋三萬間來接應,又發放價值一百四十餘萬缗的财務、還有六十三萬石米給他。也就是說就算他的士兵不吃小米,也不會餓死。
▲宋高宗
結果到了十一月,宋高宗下诏讓成闵回援淮西。結果成闵日夜兼程東進,手下士卒不少累死的。急行軍也可以了解,但是朝廷所給用來犒勞士兵的物資他都私吞。隻要有士兵抱怨,他就立刻斬殺。當完顔亮死,成闵引兵渡江到揚州。等到金兵從盱眙渡淮河北去,成闵根本不敢追擊。史書記載是:闵列兵南岸,軍士喏聲相聞。金人笑之曰:''寄聲成太尉,有勤護送。''
▲盱眙位置
像這樣一個膽小,貪婪,不把士兵當人的無能主帥。你覺得他手下的那些士兵真的是因為不吃小米而餓死的嗎?隻怕是被“喝兵血”而死,然後報一個不吃小米而死的理由罷了。成闵不久之後入朝,當時凡是侍從、卿監、閣門、内侍,沒有不接受他賄賂的。即使被左正言劉度彈劾,成闵仍然被拜太尉,主管殿前司公事。直到又被禦史論列,成闵才被罷去太尉,前往婺州居住(類似輕度管制),奪慶遠節。但是到了乾道初年,他的居住限制又被解除,回到湖州;更奇特的是不久之後又被官複原職:尋诏複節,都統鎮江諸軍。九年,請詞,緻仕,治園第于平江。最後成闵在淳熙元年去世,年八十一。贈開府儀同三司。?是不是很意外?這種人最後卻是這樣的待遇。
其實,在南宋像成闵這樣的軍官有很多,比如成闵的老上級楊沂中被罷兵權後,主動獻納的大小酒坊有22處,價值72萬5000貫。此外還有楚州田産3萬9000多畝。還有張俊家财數不勝數,人送外号錢眼将軍。宋甯宗時期,華嶽在上書中抨擊當時南宋三衙軍官:爽、奕、汝翼諸李之貪懦無謀。當這裡提到的李爽号稱草鞋将軍,不是他愛穿草鞋而是要求士兵給他編草鞋賣錢。
▲宋甯宗
而宋朝對這種武将卻又十分信任,一些清廉的比如嶽飛卻又十分忌憚(嶽飛被抄家時宋高宗和秦桧原以為能發一筆橫财結果大失所望)。這個中滋味還是讀者自己慢慢品味吧。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雙尾貓,任何媒體或者公衆号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将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