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職場的3個黃金準則,懂了你就赢了

前幾天,剛畢業工作的侄女半夜發了條朋友圈。

“成年人的生活好累,職場關系真是我學不會的難題。”

雖然感覺她大機率是忘了屏蔽親戚,隻想深夜感歎一下工作的小情緒。

但看到年輕人碰到成長難題,還是忍不住多問兩句,幫她排解一下難題。

聊了會才知道,她如今在一家廣告公司做策劃,平時活多且雜。

作為剛入職的新人,平時上司交代的活全盤皆收,不敢拒絕。

并且面對繁雜的工作排不開的時候,她不好意思向上彙報,導緻有些任務壓在手裡做不完,項目延期還會遭到上司的批評。

聽完她的經曆我感觸很多,因為我剛步入職場的時候,也是這樣手忙腳亂。

後來我發現,其實很多職場上的問題,都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問題。

利用好自己的溝通能力,做到下面這4個準則,無論是在職場摸爬滾打的老人,還是剛步入的職場新人,都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困難。

職場的3個黃金準則,懂了你就赢了

記得年輕時入職新公司,自己最愛挂嘴邊的兩個字就是“好的”。

上司指哪打哪,沒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認為對新人而言,聽話就是最大的美德。

我本以為這樣的工作态度能換來上司的賞識,慢慢鋪墊我的職場晉升之路。

後來我發現并不是這樣的。

1、随便承諾别人,也是一種不負責任。

都說職場如戰場,很多時候同僚之間是環環相扣的配合關系,如果你這一環沒有做好,别人是很難繼續他手頭的工作的。

當時因為自己“初入職場的好勝心和表現欲”承諾了很多任務,每天加班加點熬到很晚,卻還是因為能力不足做不完。

每天下班的時候,覺得腦袋亂亂的,心裡也很疲累。

一方面覺得很挫敗,自己已經付出了很多努力卻還是搞不定,另一方面擔心做不好會可能被同僚瞧不起。

結果就是明明自己累得很厲害,卻還是給同僚們的工作進度拖了後腿。

當時帶我的上司很好,她說了一句話我至今印象深刻:

“其實在職場是可以示弱的。

你不會的問題可以請教别人,也可以去跟上司同步自己經驗不足做不成這件事,但關鍵是,一切都要提前說明,否則你忙了很久但沒有産出,大家的工作都運轉不起來,麻煩就大了。”

後來我明白,當我着手開始做一件事,并覺得這件事如巨石般難以克服的時候,不必花大量時間去懷疑自己,進行情緒内耗。

及時求助上司和同僚,放下自己的好勝心,在與大家共同協作中吸取經驗教訓,并反哺到以後的工作中,這才是成熟的職場人該有的心态。

職場的3個黃金準則,懂了你就赢了

2、你的順口答應,可能會變成理所當然。

如果你在職場上遇到一群好同僚,他們可能還會告訴你成長經驗,在你迷茫困惑的時候拉你一把。但如果你工作的環境像一個小江湖一樣,那麼随口答應“好的”這一習慣,可能會把你害得不輕。

首先,作為上司最喜歡交代給新人一些細枝末節的工作。

很多新人可能覺得今天幫上司處理一些瑣碎的工作,明天上司就會委我以重任。

但并非如此,有可能你的上司從來就沒有想過讓你做什麼大活。

步入職場的新人一定要厘清那些是對自己成長有利的工作,哪些是無可厚非的工作,答應前者,避免後者,才是正确的成長思路。

如果你一直做一些瑣碎的小事,把自己搞得很忙,卻很少去做一些真正有能力加成的任務,那麼忙到最後,也是收效甚微。

總之,不要在不明不白的情況下随便回複“好的”,認清自己的能力所在,辨識哪些是真正能給自己賦能的工作,對于新人至關重要。

職場的3個黃金準則,懂了你就赢了

聽過很多人談職場問題,大家給出的建議多停留在不要談薪資、不要在背後說同僚壞話等淺層職場交往層面。

但其實職場中最需要變革的,是我們的工作思維。

你如何思考決定了你如何為人處世,你如何為人處世就決定了你怎麼去走職場這條路。

其中很多人都很難走出的怪圈就是:拒絕吃虧。

成年人在職場中總是習慣對自己苛刻,對别人寬容。

就像我之前工作中的同僚,她的上司總把很多不是她分内的工作交給她做,她不會拒絕,便每天埋頭趕工。

同僚見她這麼“好說話”,便也以“今天我要提前下班接小孩”,“今天我親戚生病了”等等理由求助她帶班幹活,她也表示了解,然後承擔了更多的工作量。

聚會的時候她講述自己的經曆,我們都替她打抱不平,但她卻總替别人辯解:

可能上司每天很忙吧,他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去做吧。

可能同僚們真的家裡有事,幫着做一下,以後她們可能也會幫我的忙吧。

現在多吃點虧,可能大家以後就會多關照我一點。

聽到她這樣的回應,我當時反問了她三個問題:

你自己最近累不累?你做了多少不是自己分内的活?

當你每天最後一個離開公司的時候,你的上司和同僚有沒有跟你說過一句辛苦了?

她低頭沉默,長期以來的委屈瞬間湧上心頭。

職場的3個黃金準則,懂了你就赢了

記得《我的前半生》裡,賀涵對初入職場的羅子君說過一段話,非常精辟:

“你工作是來賺錢的,不是來交朋友的。如果能交到朋友那是驚喜,交不到朋友那才是正常的。”

我們總以為自己多吃一點虧,就會有别人挂念自己的恩情,認為自己多做一點,就可以在别人的心裡多一分好感。

殊不知很多時候吃虧并不是福,吃虧就隻是吃虧而已。

成年人的職場中,拒絕吃虧,拒絕背鍋,拒絕不屬于自己分内的工作,人人有責。

職場的3個黃金準則,懂了你就赢了

随着時代發展,人們在工作上的分工協作越來越細緻了,也是以在職場上多了很多對接溝通的流程。

在與人溝通交流的過程中,很多人喜歡自顧自地表達觀點,進而忽略了溝通的氣氛,難以讓對方接受觀點和建議。

之前帶過一個實習生,小朋友非常好學努力,但因為之前沒有接觸過同類型的工作,拿出來的方案總有些不足。

有一次因為項目進度緊急,開會的時候我很心急,便直接列出了方案中的10個問題,仿佛是“十宗罪”一樣發給了實習生。

我針對每一個問題跟她做講解,她一邊點頭答應,一邊緊皺着眉頭,心理壓力非常大的樣子。

職場的3個黃金準則,懂了你就赢了

後來散會了之後,她自己一個人去茶水間呆了很久,因為剛入職不敢在同僚面前表現出崩潰的情緒,在朋友圈小心翼翼地發了一個傷心小貓的表情包。

作為她的直屬上司,我當時是很内疚的,因為我知道實習生也很不容易。

她那段時間本來沒必要每天陪我們一起加班到深夜,但因為想成長得更快一點,幫上大家的忙,每天我們加班到幾點,她就工作到幾點。那個方案也是她日夜苦思想出來的,為此費了很多的心血。

我思考問題出在哪裡,發現這種現象職場很常見:

一個人被肯定需要努力很久,要大家層層認可深思熟慮,而被否定,卻隻需要一秒鐘。

這種日積月累的挫敗感會讓人喪失掉努力的積極性,逐漸鈍化想象力和創造力。

倒不是說職場上有義務考慮每個人的情緒,要為大家的心理狀态負責。

但一個始終不變的定律是:一個有人情味兒的團隊,一個包容大家成功和失敗的團隊,總是比一個把人“工具化”的團隊走得更長久。

後來的日子裡,我們團隊每次帶新人的時候,都會先找出他方案中的“價值點”,肯定優秀的地方,再指出不足以及修改方向。

如果時間充裕的話,我們還會給出一個可行的替代方案,告訴對方“怎樣才是正确的”。

事實證明,人們在正回報的積極作用下,會更有動力完善修改自己的方案,更有欲望去成長。

職場的3個黃金準則,懂了你就赢了

再後來,團隊中的每個新人都在自己做得好的地方越來越好,在不足之處快速補齊跟上大家的腳步。

請相信贊賞的力量吧,它會成為一個人前進的燃料,給予他前進路上源源不斷的信心和底氣。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職場成長迷茫期,經曆了你就懂了。

不要随口回複“好的”,懂就是懂,不懂就及時求助,事事有回音,才能做得靠譜;

不要随便包攬自己分外的工作,每個人都是獨立成熟的個體,懂得拒絕,才能活得舒适;

不要随意否定一個人努力的心血,說話有分寸,辦事張弛有度,懂得包容,才能讓團隊共赢。

懂得這3點,并努力在思維上做出改變,将會給你帶來很大的職場收益。

職場生活中的很多事,成功不是一個人的成功,失敗也不是一個人的失敗。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在不斷的磨合和交往中,形成屬于自己的“職場黃金準則”。

如果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别忘了點個贊和在看。

如果你有自己的職場心得想要分享,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互動,相信你的建議也會給很多小夥伴溫暖與力量!

作者| 田字格,按時結果子,葉子不枯幹。

主播| 應猶,公衆号:枕邊經典

圖檔|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