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私募基金有多香?富豪“鐘情”,教師、醫生也紛紛“入行”陝西私募基金規模過千億 但不足全國1%

作者:華商報
私募基金有多香?富豪“鐘情”,教師、醫生也紛紛“入行”陝西私募基金規模過千億 但不足全國1%

剛剛閉幕不久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謀劃2022年經濟工作時提到,要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在經過了科創闆、創業闆及北京證券交易所的試點運作後,注冊制改革終于全面實施。這也為私募股權基金、創投類基金提供了更為寬闊的發展動力與前景。

其實,近兩年私募行業“吸金”能力驚人,目前管理規模已直指20萬億元。這一塊誘人的蛋糕,也引來諸多圈内外人士紛紛“入行”。熱潮之下,陝西私募基金市場發展現狀又如何呢?

鐘睒睒、宗慶後、劉強東布局,商界大佬今年“鐘情”私募

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簡稱“中基協”)統計,截至今年11月末,我國私募基金管理規模達19.73萬億元。

華商報記者計算發現,今年前11個月,私募基金平均每月增量超過0.2萬億元。按月均增量推算,不出幾個月,私募基金規模将有望突破20萬億元。

私募基金表現出的強大“吸金能力”,讓衆多商界大佬“無法抗拒”。

企查查顯示,11月29日,海南三亞天博産業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經營範圍包含一般項目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服務等。穿透股權後,該私募由章澤天、劉強東、李瑞玉等共同持股,實際控制人為章澤天。

劉強東夫婦“奔私”之外,今年以來,私募股權投資界頻頻迎來企業家跨界。

7月1日,壹桃私募基金在中基協完成備案登記,背後實際控制人是已故“賭王”何鴻燊之子何猷龍。同月,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浙江娃哈哈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完成了基金管理人備案登記。

9月16日,中國首富、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成立關子私募基金。由此,中國兩大“水王”在私募領域實作會師。

事實上,産業巨頭争相設立私募基金,已形成一股熱潮。小米、百度,今年都成立了新的私募股權基金。“财大氣粗”的甯德時代,在4-8月,每個月都參與投資一家私募基金。

萬聯證券西安營業部投顧屈放分析,産業巨頭參與私募基金設立,多數是為了引入更多投資和融資工具,并與資本産生交集,進而為自身拓展業務增長空間。與此同時,借力私募還可注入外部資金,給自身增加資金池的“蓄水量”。

陝西私募規模1150億 排西藏、貴州、新疆之後

我國私募基金起于30年前,先富人群及擁有閑置資金的企業,帶來了充裕民間資本。早些年,公募基金無法滿足投資者套利需求,私募基金作為代客理财新形式應運生長。

2013年後,新基金法明确了私募法律地位,規範性檔案陸續跟進,行業開始合規化發展。

2020年至今,私募市場迎來新一輪爆發式增長。中基協資料顯示,去年我國新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1148家,同比增長11.7%;新備案私募基金26567隻,同比增長40.2%。今年尚未結束,新登記私募管理人已超過1200家;管理基金數量,比去年底增加20%以上。

本地投行人士哈立新認為,私募設立增量源于三原因:一是證券市場預期帶動資金流入;二是私募行業趨于規範,過去未備案機構從“地下”走到“台前”;三是固收、信托和非标類資産風險暴露之後,開始轉向權益市場,這個體量也比較龐大。

也有業内人士認為,除過以上原因外,在全市場實施注冊制的大背景下,企業上市的機率明顯提升,進而推動知名投資人和知名企業進入私募股權領域。

華商報記者了解到,截至11月末,陝西存續私募基金管理人263家,居全國第16位,西部第二。同時,陝西管理基金數量803隻,管理基金規模1150.53億元。相比2020年末,陝西私募管理基金數量、基金規模分别增長29.52%、9.06%。

這反映出陝西私募基金市場較為良好的發展勢頭。作為一支年輕的金融力量,私募基金在提高地方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等方面正扮演越來越重要角色。

縱向比固然有亮點,但橫向差距同樣存在。中基協披露的全國私募基金管理規模達19.73萬億元,陝西1150.53億元的管理規模僅占0.58%,甚至排在西藏、貴州、新疆之後。

當然西藏等地,被視為針對股權投資稅收優惠力度較大,這對私募機構很有吸引力。

哈立新指出,陝西私募處在發展期,市場規模及規範程度得到提高,股權代持等問題逐漸被化解,趨于投資主體多元化。面對市場擴容,陝西私募在全國的份額還有較大提升機會。

海南“注冊熱”的啟示 政策導向影響大

市場擴容同時,近年私募登出亦不鮮見,進而帶來機構存量波動。截至11月末,在中基協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總數為24542家,較去年末,反而減少19家。

華泰證券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在接受華商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私募登出存在正常、非正常兩類原因,具體可能涉及:産品到期後清盤、登記後半年内未發行産品、被列入失聯機構、違規披露情節嚴重、依法解散或被依法宣告破産、被司法和監管部門認定不符合規定、異常經營等。

據中基協公示,截至12月8日,今年全國已登出私募基金管理人1162家,主動登出、協會登出各占約一半。陝西登出私募基金管理人11家,8家主動登出,3家協會登出。

比如,劉強東夫婦選擇的海南,近期就迎來私募“注冊熱”。在自貿港有關私募基金稅收優惠、注冊獎勵和補貼下,海南私募管理人從去年末的70家,猛增到今年11月末246家;管理基金規模從364.21億元,迅速增長到接近1500億元。

哈立新表示,私募行業受政策導向影響大,比如,一些地區因注冊“門檻低”、稅收優惠或地方補貼等而吸納私募基金管理人,除了海南,類似地區還有江西共青城、深圳前海等。

另一面,為維護本地金融秩序、防範金融風險,目前全國許多地區仍存在私募“注冊難”“注冊慢”的情況,部分區域限制私募基金企業新設,注冊審批流程繁瑣。

陝西某私募公司業務負責人告訴華商報記者,有些機構為及時向拟投項目争取份額,會選擇“低門檻”地區注冊,辦公地、注冊位址會有不同。

中基協資料還透露出一個資訊,已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總規模裡,私募股權、創投類管理規模占比約64.7%。

這主要是因為,近年來高淨值人群投資方向變化、創業創新企業發展,加上各地政府對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偏愛,推動了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發展。

不過,2020年以來,與二級市場關系更為密切的證券類私募,也正在快速成長。在今年10月底,私募證券基金管理規模首次突破6萬億大關。

私募高管履曆多樣

老師、醫生、體制内人士都來了

這兩年,爆款基金、百億私募不斷沖擊大衆眼球,不僅商界大佬為此折服,衆多金融圈内外人士,也開始将之作為職業生涯下一站。

典型的如:唐興天下投資管理(西安)有限責任公司實控人宮蒲玲,曾掌舵西高投,在陝西投資圈知名度很高,退休後又重新創業。

此外,辦公地在西安市雁塔區的三元玖運(海南)創業投資有限公司,11月19日備案,公司法定代表人、總經理丁文虎是資管老将,曾擔任中泰證券投行業務委員會進階副總裁。

除了金融圈内轉型,這兩年新增備案私募另一特點在于,不少圈外人士“跨界”:有的曾是老師、律師,外科醫生或者體制内人員,還有的早年當過前台接待。

今年11月8日備案的青島智聚量盈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規風控負責人魏波早年曾在鄭州市第五十八中任教12年。

辦公地在西安市高新區的佳睿(晉江)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規風控負責人李秀山早年曾在中鐵一局五處子校任教,後在中郵證券業務部和陽光私募風控部任職多年。

除了老師,還有曾經的醫生加入私募大軍。比如,珠海橫琴康居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西安古城吳氏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都曾在醫院當過醫生。

還有一些曾在體制内工作,借私募開啟新的人生賽道,比如,今年備案的陝西私募機構裡,雲杉私募、次元私募、财金投資等,實控人或高管曾有過體制内工作經曆。

一位業内人士認為,職業規劃并非隻有一條路,私募高管選任,有的與出資人有關,有的已在金融圈、投資界從業多年,無論如何,關鍵是要排除不合規的股權代持等情形。

私募市場“蛋糕”足夠大

但競争并不會輕松

目前,全國百億級股權類私募突破200家,百億級證券類私募超過100家。

“陝西私募基金行業頭部機構不足。”一位私募基金行業觀察人士告訴華商報記者,以管理規模來看,尤其缺乏百億級證券私募,僅有幾家百億級股權私募,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土私募行業發展。

前述人士認為,屬于金融服務業範疇的私募基金,隻有培育出類似深創投等一批兼具規模化、市場化并承擔政府引導功能的頭部機構,才能更好引導本土私募基金行業參與多層次市場建設。

哈立新則表示,未來私募行業的資源及資金,可能會向三個方向傾斜:一是向頭部企業集中;二是向頭部地區集中,如北上廣,還有資訊和經濟發達城市;三是向國企集中,即依靠強大的股東背景、更容易獲得募資支援。

雖然私募基金市場“蛋糕”足夠大,但未來或呈現“金字塔”式格局,競争并不會輕松。 華商報記者 胡曉軍 李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