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元璋曾給地主劉德放牛,他登基後如何對待劉德?此舉有何玄機?

有一句話叫做“以德報怨”。明太祖朱元璋在對待自己原來的“東家”地主劉德的态度,就很好地诠釋了這句話。當初朱元璋一家曾在劉德手下嘗盡了人間冷暖,可是在成功之後,朱元璋不但沒有懲罰劉德,還給了他良田,讓他善終。這樣的胸襟,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朱元璋曾給地主劉德放牛,他登基後如何對待劉德?此舉有何玄機?

劉德不“留德”

朱元璋在曆史上的開國君主中,算是出身最低的。他出生于安徽鳳陽,家族是赤貧的佃農家族,甚至低賤到了沒有名字、隻能以數字給人命名的地步。比如朱元璋自己叫朱重八,他的父親叫朱五四,他的爺爺叫朱初一。

既然是佃農,就得租種地主的土地,朱家伺候的這位地主就是劉德。劉德是個好名字,但是這個人真不是什麼好人。每次佃戶家裡有什麼困難,他從來沒伸手幫過,總是陰陽怪氣地說:“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朱元璋曾給地主劉德放牛,他登基後如何對待劉德?此舉有何玄機?

朱元璋8歲時,就被迫給劉德家放牛。劉德對放牛這個活兒是有考核标準的,如果牛一段時間沒長膘,負責放牛的朱元璋就必然會面臨一頓毒打。即使牛放得好,劉德也很少給放牛的朱元璋飽飯吃。長此以往,朱元璋心中憤懑,便和徐達、湯和幾個發小,在山裡把牛宰了吃了。牛肉吃淨,隻留了一條尾巴,被幾個人插到了一個石頭縫裡。朱元璋回去告訴劉德,牛鑽到石頭縫裡去了,就剩下了一條尾巴在外面。

朱元璋曾給地主劉德放牛,他登基後如何對待劉德?此舉有何玄機?

劉德趕緊過去一看,立馬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牛不是孫悟空,怎麼會鑽到石頭縫裡去呢?肯定是讓幾個放牛娃給吃了!于是他把朱元璋等人拎了過來,又是一頓毒打……

幾年之後,鳳陽鬧了瘟疫,朱元璋的父母和哥哥不幸病死。朱家兄弟身無分文,無法安葬父母,便向劉德跪求,希望他看在父母給劉家幹了一輩子的份上,弄塊墳地安葬父母。劉德不但不給,還罵朱元璋兄弟“下賤”。最後還是鄰居劉繼祖看他們可憐,給了他們一塊墳地,這才讓朱元璋的父母兄長入土為安。

朱元璋曾給地主劉德放牛,他登基後如何對待劉德?此舉有何玄機?

以德報德也報怨

後來朱元璋加入紅巾軍,靠着自己的才智一步步的走上了權力的巅峰。1368年,朱元璋登基稱帝,并在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裡北伐元朝,恢複了漢家天下。天下穩定之後,朱元璋回到鳳陽,來了一出“太祖還鄉”。

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尋找當初贈予他墓地的劉繼祖。可惜時過境遷,他的這位恩人已經作古。朱元璋于是賜劉繼祖的後人良田百頃,世代為官,算是對恩人的報答。

朱元璋曾給地主劉德放牛,他登基後如何對待劉德?此舉有何玄機?

之後,朱元璋叫來了劉德。這位無德的地主以為朱元璋要報複他,吓得體如篩糠,不停地磕頭謝罪。可是朱元璋并沒有為難他,反而說:“當初你的所作所為也是人之常情,沒什麼對不起我的。當年你有哪裡能知道我會當皇帝呢?”然後賜給劉德良田三十頃,并且免除了他5年的賦稅。此後劉德一直過得很安穩,朱元璋沒有找他“秋後算賬”。

朱元璋曾給地主劉德放牛,他登基後如何對待劉德?此舉有何玄機?

以德報怨的背後

朱元璋的以德報怨,并非是因為他仁慈。事實上,朱元璋一點都不仁慈,明初三案血雨腥風,殺人數萬,讓人看到了他的心狠手辣。他之是以對劉德寬宥,是因為此時的他已經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懂得如何樹立自己的形象了。當時,明朝的天下剛剛建立不久,人心還不穩定。如果他真的為了私仇而懲罰劉德,不但無法獲得任何的利益,還會造成人心惶惶的局面。要知道,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也是個構架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上的國家。他要想讓天下穩定,必須要表達自己和地主階級合作的明确态度。而寬宥劉德,則是表達自己立場的最好手段,就和劉邦給仇人雍齒封侯的作用一樣。劉德,其實不過是朱元璋的一面幌子,完全是為了招攬人心而存在。

朱元璋曾給地主劉德放牛,他登基後如何對待劉德?此舉有何玄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