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戰英雄回鄉務農20年,給部長倒水被發現,22年後進了人民大會堂

曾經在戰場之上,湧現過很多優秀的士兵們,他們為祖國付出了許多的努力,為人民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但是最後卻沒有選擇繼續留在部隊,而是隐藏起曾經的功與名,成為一個普通的老百姓,隐姓埋名地生活。

1983年,日照縣的統戰部部長夏良柏來到孫家村調研,一位為他倒水的農民引起了他的高度注意,此人的行動看起來就像是當過兵的,絕不會是一個普通的農民。經過了解之後他果然發現,此人的身份原來不同凡響,這個人就是王炎周。

抗戰英雄回鄉務農20年,給部長倒水被發現,22年後進了人民大會堂

一、加入軍訓團

王炎周出生于1920年十月份,雖然說他出生在一個比較普通的家庭當中,但是這個家庭裡面的祖祖輩輩都是接受過教育的,而且他的祖父和外祖父曾經都考取過秀才。雖說自己的父母學習文化水準并不是那麼高,但是家裡面因為也算得上是書香門第,是以他很小的時候就被送去讀了私塾,後來在他15歲的時候又前往了青島成為了一名學徒工。

其實,在當時的亂世之中,家中的長輩要求很簡單,不求王炎周飛黃騰達,也不求他能夠名揚萬裡,隻希望他能夠安穩的生活娶妻生子這就足夠了,但是誰都沒有想到王炎周會走上一條他們從來都沒有想過的道路。

真正讓王炎周的人生發生改變的就是他的堂兄王延德,當時的王延德在國民黨部隊當中擔任連長,在過年回家的時候,看到王炎周已經成為了一個大小夥子。可是他對于自己的人生未來仍然沒有太多的規劃,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王延德就提議,要是他能夠參軍報國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雖然家裡面的人剛開始不是很樂意,但是在王炎德的一番勸說之下,家裡面的人也同意了讓王炎周參軍的這個想法。

抗戰英雄回鄉務農20年,給部長倒水被發現,22年後進了人民大會堂

不久之後,王炎周正式加入了29軍北平南的軍事訓練團,雖說這并不是一家正規的軍校,所教授的知識也無法與黃埔軍校進行相比,但是這所軍訓團是完全适應于新人的,所傳授的知識也很全面。帶領這支兵團的就是佟麟閣,佟麟閣是一個非常堅定抗日的戰士。

1937年7月28日,日軍向北平發動了一次非常強悍的進攻,佟麟閣與趙登禹帶領着部隊與日軍奮力厮殺,展現了強大的民族氣節。但遺憾的是在這次對戰之中,佟麟閣和趙登禹都将自己寶貴的生命留在了戰場之上。

王炎周正是在這次對抗之中第一次登上了戰場的,其實當時他們在學校裡面還沒有學過太多的知識,但是因為情況緊急,兵團也必須要在戰場上與日軍正面對抗。也就是在這次對戰之中,王炎周才真正意識到了戰争不是兒戲,在戰場上,每一個瞬間都可能有生命的危險,但是無論如何都要奮勇殺敵,隻有這樣才能夠保衛祖國和人民。

抗戰英雄回鄉務農20年,給部長倒水被發現,22年後進了人民大會堂

雖然說這是王炎周第一次上戰場,但他在戰場上的表現還是非常英勇的,即便是日軍的火力非常強悍,他也能夠與敵人進行抵抗,而他也在這場戰役當中負了傷,左腿被敵人的子彈擊中。後來隊伍接到了撤退的指令,必須馬上對傷口進行處理,然而當時的條件比較簡陋,王炎周隻能用樹枝把子彈挖出來,那種疼痛是可以想象的,但是他依然堅持了下來。

在這一次的戰役之中,我軍的損失非常慘重,尤其是王炎周的很多同學,第一次上戰場就依然犧牲了,實在讓人感到無比的可惜。而王炎周所在的這個軍訓團當中,一場戰役下來隻剩下了三分之一的學員,這種情況之下,軍訓團也隻能解散了。

對于王炎周來說,他已經體會到了戰争的殘酷,他不想讓這種戰況出現在其他的地方。是以,在他的心中已經決定了無論如何,還要繼續成為一名軍人,日後在戰場之上繼續保家衛國。

抗戰英雄回鄉務農20年,給部長倒水被發現,22年後進了人民大會堂

二、成為空軍飛行員

王炎周,為了實作自己心中的參軍夢想,選擇加入了黃埔軍校當中進行學習,在這裡學習了兩年多的時間,他收獲了很多更多的軍事知識,系統的學習了軍事理論,這也為他之後的航天打下了堅定的基礎。

原本在畢業之後,王炎周就可以順利地加入國民黨的隊伍當中,但是在畢業三天前,他卻看到了街頭上貼着一則笕橋空軍軍官學校的招生廣告。這不禁讓王炎周想到了在第一次戰場之上日軍在天上飛着的轟炸機,他也希望我方能有優秀的空軍力量,于是,他便毅然決然地報名了這所學校。

在進入這所學校以後,他學習了大概有一年的時間,在這一年的時間當中,雖說他掌握了基本的飛行要領,可是學校卻并沒有太多的時間給他進行訓練,畢竟當時的日軍飛機總是隔三岔五的就對當地進行轟炸,是以學院的教員也不得不經常讓學生開着飛機到處躲藏。

抗戰英雄回鄉務農20年,給部長倒水被發現,22年後進了人民大會堂

到了飛行員考核,考核制度還是非常嚴格的,最終經過多次篩選,王炎周的小組隻留下了他和另一個學員。

1941年,王炎周和自己的同學們被送到了美國進行專業的飛行訓練,當時他們練習的地方是魯克及雷鳥基地。在這裡學習的機會王炎周是無比珍惜的,他深知如果想要飛上天空為祖國做貢獻,就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去學習。正是因為他内心有着堅定的信念,是以即便是後來在學習當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難,他也堅持了下來。

1943年,王炎周成功畢業,此刻的他面臨着兩個選擇,第一以是留在學校裡面當老師,第二就是回到祖國去。其實如果在美國留下來當教員的話,那麼生活必然是十分美好的,這裡有高薪、舒适的待遇,可是對于王炎周來說,他的心裡深深地惦念着的,是自己的祖國,是以最終他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回到了中國。

抗戰英雄回鄉務農20年,給部長倒水被發現,22年後進了人民大會堂

三、擊落敵軍飛機

回國以後,王炎周加入了國民黨空軍部隊,當上級派下來任務之後,他總是能夠完美地完成,在1944年的時候,他剛完成了自己的一個轟炸任務,準備返航時,他突然發現戰鬥機的引擎失靈了,作為一個非常有經驗的飛行員,遇到這種情況,王炎周毫不慌亂,經過一番檢查,他發現是油箱的油量耗光了,于是他馬上調整飛機高度,去追趕剛才已經離開的戰友。

這個時候,王炎周突然發現左前方出現了一架日軍的大型運輸機,他鎮定地繞到了這架飛機的後方進行瞄準,六架機關槍同時向這架運輸機發起了進攻。日軍的這架飛機自然在此次進攻當中墜毀了,而這架飛機是意義非凡的,因為他是王炎周人生當中擊落的第一架敵軍飛機。

之後在整個抗日戰争之上,王炎周運用自己超強的飛行能力,成功地擊落了五架敵軍的飛機。正是因為他在抗日戰場之上的優秀表現,在戰争勝利之後,他通過自己的能力被成功調往了濟南。

抗戰英雄回鄉務農20年,給部長倒水被發現,22年後進了人民大會堂

在抗日戰争場子上,王炎周可以用盡全力來對抗敵人,但是在内戰的時候,他不願意在戰場之上将槍口對準自己的同胞,當初學習空軍知識的時候,就是希望能夠保衛自己親愛的同胞,可是現在自己又怎麼能夠槍口對内呢?

王炎周有一次在執行任務的時候,飛機出了問題,機翼開始漏油,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必須快速地迫降,不然隻會機毀人亡。當時是他正處于我黨的上空,一旦降落,他很有可能會被我軍抓捕。然而,所有王炎周原本預想過的事情都沒有發生,降落以後,周圍的民兵戰士發現了他,馬上就把他帶到了一家百姓家裡吃飯,還讓他休息了一會兒。

王延德還以為自己的弟弟被我黨俘虜了,向周恩來表示:希望能夠放人。但是這是王炎周自己不願意離開的,根本沒有任何一個人關着他。後來王炎周還是選擇繼續為中國我黨服務,為中國培養新一代的空軍飛行員。一直以來國民黨内部都在宣揚我黨的惡劣行徑,但其實那些全部都是誣蔑的言論。實際上,解放區的氛圍非常輕松,大家都積極向上,從來都不像國民黨口中說的那樣。

抗戰英雄回鄉務農20年,給部長倒水被發現,22年後進了人民大會堂

1961年,因為各方面的原因,王炎周和妻子被冤枉入獄,數個月後他們才終于被放出來,而這個時候,他已經不能再繼續開飛機了,隻能傳回老家去接受改造。返鄉之後,他再也沒有向周圍的人說過曾經那段輝煌的曆史,即便是參加了多場戰役,他也選擇深藏這些功名。

1983年日照縣統戰部部長夏良柏來這裡視察,王延周在給他端茶倒水時,剛好也看到了王炎周與普通老百姓不同的地方。經過一番問詢,才得知了當年的事情,在夏良柏的幫助之下,王炎周才将當年被冤枉的事情平反了。

結語

在王炎周得到平反之後,政府給他落實了各種各樣的政策,他也終于可以享受優待,22年後的2005年,他還受邀來到了人民大會堂,參加了中國人民抗日戰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戰争勝利60周年大會。其實對于這位革命人士來說,他從不在乎自己能夠得到什麼利益,隻要自己當年為國家和百姓做的事情能夠得到肯定,這就讓他滿足了。老一輩的戰士們用自己青春與熱血換來了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我們更應該努力為中國的發展而奮鬥。

參考文獻:《航空百年風雲人物》《大陸最後的飛虎隊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