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甘嶺上,張桃芳創造狙擊神話。軍長聽說後,派人給他送去一雙鞋

1953年的1月,北韓的上甘嶺、五聖山一帶寒氣逼人。一陣大風吹過,從美軍的陣地上吹過,帶起了一股熏天的臭氣。陣地前,橫七豎八地躺着一堆罐頭盒,臭氣就是從這裡面發出來的。

自從前一年10月14日,美軍前線指揮官範弗利特下達了進攻指令之後,鋪天蓋地的炮火将597.7、537.7兩座高地的标高都削掉了兩米。拼着巨大的傷亡,他們總算是占領了一部分陣地。但是志願軍依靠坑道防禦,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并最終用強大的火力給予了反擊。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上甘嶺戰役。

上甘嶺上,張桃芳創造狙擊神話。軍長聽說後,派人給他送去一雙鞋

戰役結束後,雖然美軍和南北韓軍停止了進攻,但仍然和志願軍道路相望。為了更有效的牽制敵人,志願軍中開展了“冷槍冷炮運動”,大量的狙擊手以個體為戰鬥機關,積少成多的殺傷敵人。

美軍和南北韓軍對志願軍的戰術很頭疼,被打得連上廁所都不敢去,隻能将排洩物儲存在罐頭盒裡,用完了扔在陣地前。這就是他們陣前臭氣熏天的原因。

即便如此,仍然不時有美軍成為志願軍狙擊手的獵物。在那個時候,最讓他們膽寒的是兩個人:鄒習祥和張桃芳。鄒習祥幾乎彈無虛發,用二百零六發子彈擊斃了二百零三個敵人;而張桃芳的出手次數最多,狙擊距離也最遠,在整場戰役中擊殺了二百一十四名敵人,被譽為“狙擊之神”。有趣的是,他的戰績,居然和一雙鞋有關系。

上甘嶺上,張桃芳創造狙擊神話。軍長聽說後,派人給他送去一雙鞋

張桃芳是1951年剛入伍的新兵。在新兵營,他的射擊成績并不突出,曾經幹出過三發子彈打出三個“燒餅”的成績(就是一槍都沒打着)。後來經過摸索,他的射擊成績有所提高。後來教官還發現了他的一個特點:張桃芳是天生的遠視眼,看遠處的目标比近處還清楚!他這種條件,天生适合當狙擊手。後來射擊教官對他進行了針對訓練,張桃芳自己也用心領悟,射擊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1952年9月12日,張桃芳所在的24軍72師第214團進入北韓戰場,駐紮元山。次年1月,24軍接替秦基偉将軍率領的15軍,駐守上甘嶺陣地。這個陣地位于平康、金化和鐵原之間,素有“鐵三角”之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直面的敵人,是美軍第3師、南北韓軍軍第9師和首都師。自從上甘嶺戰役結束後,這裡就成了志願軍與敵人對峙的前線。而張桃芳,也得以用“活靶子”喂養自己的射擊技術。雖然剛開始他打得并不好,但是在老狙擊手的提點下,他的成績迅速提升,很快便成了軍中的模範人物。

上甘嶺上,張桃芳創造狙擊神話。軍長聽說後,派人給他送去一雙鞋

比較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張桃芳曾經在800米的距離上,擊殺了一個有所防備的美國士兵。當時張桃芳正在狙擊台上等待目标,發現老遠處有一個晃動的黑點。他用自己的遠視眼凝神一看,發現是個穿着臃腫的敵人,正在陣地前用折返跑的方式,一點點地向前走着。張桃芳用拇指測距法測了一下,發現自己和目标的距離達到了800米。這個距離,對于沒有專業狙擊槍的他來講,把握也并不是很大。要是一般人,可能就放對方過去了,但張桃芳可不想放棄。他仔細總結了對方的運動規律,并且先放了兩槍找了一下感覺。準備好之後,張桃芳算好提前量,一槍打了過去,敵人應聲而倒!

準确地狙殺敵人,隻是張桃芳的技能之一。在一次狙擊交流大會上,張桃芳以飛鳥為靶子,4槍3中,技驚四座。要知道飛鳥的靈活性比人要強得多,體積也比人小得多,老獵人打鳥,通常都用鐵砂彈。而張桃芳卻是用的正正經經的步槍彈,沒有任何散布增益!由此可見,張桃芳的狙擊技術是多麼的高超。

上甘嶺上,張桃芳創造狙擊神話。軍長聽說後,派人給他送去一雙鞋

張桃芳的傳奇事迹,很快在軍中傳播開來,這驚動了24軍軍長皮定均。皮定均是沙場宿将,當年中原突圍時,他率領“皮旅”,以孤軍掩護大部隊突圍,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治軍嚴謹,眼裡容不得半點兒沙子。聽說張桃芳的事迹後,他的第一反應就是要核實情況。一個剛入伍幾個月的新兵,早期射擊成績還那麼差,怎麼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内就成了全軍的頭号狙擊手呢?這事兒不調查清楚可不行。

上甘嶺上,張桃芳創造狙擊神話。軍長聽說後,派人給他送去一雙鞋

皮定均叫來一名參謀,說道::“聽說72師出了個神槍手?”

參謀答道:“是的,72師214團張桃芳。剛剛得到報告,他在22天内,用246發子彈擊殺了71名敵人!”

皮定均沉默了一會兒,突然走到床邊,蹲下身翻找了起來。不一會兒,就找出了一雙嶄新的皮暖靴。

皮靴,就是内襯絨毛的皮靴,在當時可是一個稀罕物件。皮定均拿了靴子在手,對參謀說道:“對于下面報上來的數字,咱們不能全信。我當然也希望能有一個槍法了得的戰士,但是打仗萬萬做不得假。你去陣地上看一看,必要時候考考這個張桃芳。要是他能當着你的面消滅三個敵人,你就代表我把這雙靴子送給他。要是不能,不僅對他的嘉獎要撤銷,他這一條線上的所有指揮員都要受罰。”

參謀接受指令後,帶着皮靴和一個名叫王紀榮的攝影記者,趕赴前沿陣地找到了張桃芳。他并沒有明說自己的來意,隻是說來“學習學習”,想看看張桃芳是如何狙擊的。張桃芳沒意識到這是對自己的一次大考,心情輕松地上了狙擊台。這一天敵人也很給面子,紛紛的露頭活動,被張桃芳幹淨利落的結果了。參謀非常高興,立刻讓王紀榮拍攝了一張張桃芳狙擊時候的照片。這張照片後來成了珍貴的曆史資料,被各大媒體争相引用。

上甘嶺上,張桃芳創造狙擊神話。軍長聽說後,派人給他送去一雙鞋

下了狙擊台,參謀拉着張桃芳就進了坑道。他這才說明來意,并組織戰士們給張桃芳開了一個“授靴儀式”。在雷鳴般的掌聲中,張桃芳漲紅了臉,腼腆地笑着。參謀把靴子挂在了他的脖子上,語重心長地說:“這是軍長給你的獎品。這雙靴子他自己一直沒舍得穿,希望你能穿着它立功。”

張桃芳聞聽此言,看了看自己腳上那雙已經爛了底的氈毛鞋,收起笑容,标準地敬了一個軍禮。

這雙靴子,張桃芳後來一直沒有穿過。這個獎品,激勵着他日後不斷重新整理自己的殺敵數字。幾天之後,他接到了通知:自己已經光榮地加入了共青團,并且要作為先進團員的代表,回國去見毛主席!他馬上拿着靴子,去後山的指揮所見自己的軍長。

上甘嶺上,張桃芳創造狙擊神話。軍長聽說後,派人給他送去一雙鞋

皮定均見到張桃芳之後非常高興,兩人親熱的聊着天。此時他看到張桃芳手裡的靴子,立刻問道:“這靴子還這麼新,你一直沒穿嗎?”

張桃芳笑笑說道:“這靴子我可舍不得穿。我這不是要回國嗎,用不上了,我把它拿回來還給您。您是軍長,身系全軍安危,得注意自己的身體啊。”說完他把靴子往桌子上一放,竟然發出了一聲金屬碰撞的聲音。

皮定均疑惑地看了看,發現靴子裡滿滿的都是子彈殼。他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這些是我的紀念品。在陣地上,我每打死一個敵人就會把那枚彈殼留下。算下來已經有211個了,我特意拿過來送給您。”張桃芳說道。

上甘嶺上,張桃芳創造狙擊神話。軍長聽說後,派人給他送去一雙鞋

皮定均點點頭,說道:“非常不錯啊。早聽說你的成績不錯,想不到幾天不見又多了不少。不過,還有點兒遺憾……”

張桃芳趕緊問:“什麼遺憾?”

“你看,你是72師214團的戰士。現在你的成績,比你的番号還少三個。要是能湊足就完美了。”

張桃芳一聽,臉上露出了一絲“這有何難”的笑容。他馬上告别皮定均,拿着槍就又上了狙擊台。也就一個小時的時間,他就回來了,手裡拿着三個尚有餘溫的彈殼,放在了靴子中,然後對皮定均說道:“報告軍長,我已經完成了任務,214個,一個不多一個不少。”

皮定均笑道:“很好,很好!看來這雙靴子很神奇啊,能激勵你打出咱們殺敵的一個新紀錄。我指令你現在就把它換上,穿着它回國開會,穿着它去見毛主席。回來之後,你還要穿着它繼續殺敵立功!”

1953年,志願軍總部為張桃芳榮記特等功,并授予他“二級狙擊英雄”的榮譽稱号。北韓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也授予了他“一級國旗勳章”。張桃芳此後被人稱為“冷槍英雄”,其功績被人傳頌。而他所在的陣地後來被美國人稱為了“狙擊嶺”,成了他們難以逾越的天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