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傅索安叛逃祖國,搖身一變成為前蘇聯特工,後來她的下場怎樣?

在我們現代的印象當中,總是認為,有知識的男女青年們,他們更喜歡在大城市裡面去拼搏去奮鬥。但其實當初在上個世紀50年代的時候,由于一些特殊的曆史背景所影響,很多在學校裡面讀書的男女學生,他們并沒有留在大城市生活,反而是選擇上山下鄉,這個群體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知青。說到知青,那麼就不得不提傅索安,當年她選擇成為前蘇聯的特工,那麼最終她又面臨了怎樣的結局呢?

從小愛出風頭

傅索安是一個天津人,她出生于1949年。在小的時候,她就特别的活潑可愛,而且長相也很标志,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小姑娘。雖然說平時在和大家一起玩耍嬉鬧的時候,她看起來也大大咧咧的沒什麼心眼兒,可實際上她是一個心思缜密的人,而且也很善于僞裝自己内心的想法。在與大家玩耍的時候,她就特别喜歡被大家關注,成為話題焦點的這種感覺。雖然說傅索安通過自己不拘小節的性格擁有了很多的朋友和夥伴,但實際上傅索安卻是一個擁有獨立想法的人。

傅索安叛逃祖國,搖身一變成為前蘇聯特工,後來她的下場怎樣?

後來她上了高中,因為她在學校裡面表現得比較優秀,是以成了學校裡的風雲人物。後來政府号召知青上山下鄉,她也積極響應政府的政策,選擇離開學校前往黑龍江的奇瑪村

在瑪奇村犯下大錯

後來她選擇留在黑龍江,這也就意味着她成為了當時全國第一個插隊落戶的女知青。這件事情确實比較罕見,因為大部分的知青心氣都比較高,還是希望自己能夠離開農村,繼續回到大城市去生活的。可是她卻做出了這樣一個決定,雖然說很多人都不了解,但是同時傅索安也受到了大家的關注,這讓她一時之間出盡了風頭。

傅索安叛逃祖國,搖身一變成為前蘇聯特工,後來她的下場怎樣?

不過這件事并沒有讓她得意很久。當時她所在的這個村莊是比較落後的,是以村裡面的百姓取水用水都需要與隔壁的村落一同享用,可是一旦遇到了天災人禍,這點有限的水資源根本不足以維持兩個村莊的使用。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兩個村莊之間總是會有很多的争吵。傅索安也想要為自己所在的這個村落裡争取更多的資源,但是唯一能夠解決水源的辦法似乎就隻有生搶,畢竟以當時的條件來看,根本不可能再從别的地方找到水源。傅索安享受被人關注的感覺,是以她集結了奇瑪村的男青年,與鮑家村發生了械鬥,造成了很嚴重的後果。

傅索安叛逃祖國,搖身一變成為前蘇聯特工,後來她的下場怎樣?

警察馬上對這件事情進行了調查,原本隻是一個小小的糾紛,最終竟然引起了兩個村莊之間的鬥毆,整個事件一下子變得惡劣了起來。是以警察也特别認真的調查這件案件,最終找到了幕後的主使者,也就是女知青傅索安。是以當地舉行了一次批鬥大會,對傅索安當所作所為進行了批評。

逃往前蘇聯

其實隻要她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承諾以後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就可以了,可是她卻做出了一個極端的選擇:她直接從黑龍江的邊境逃到了蘇聯。曆經重重艱難到達蘇聯之後,她被蘇聯的特工部門又來到了特維爾諜報學校進行學習。在此期間她被訓練為了一名特工,掌握了許多特工的基本要領。

傅索安叛逃祖國,搖身一變成為前蘇聯特工,後來她的下場怎樣?

因為在學校學習的這段期間,她表現得非常優秀,是以蘇聯還曾派她參加過東京謀殺。由于她在幾次任務當中都完成得非常優秀,是以蘇聯就直接将她派到了台灣地區潛伏,時刻準備着執行蘇聯派下來的秘密任務。

選擇自殺

由于在叛逃到蘇聯後身體曾受到過折磨,是以她的身體情況一直都不是很好,後來更是在醫院檢查出患上了非常嚴重的肝病。是以她隻能回到蘇聯進行休養。

在醫院治療的這段期間裡面,她身邊幾乎沒有一個親戚朋友,在自己身體最脆弱的時候,身邊沒有人照顧自己,這對于一個病人來說,這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在身體與心靈的雙重折磨之下,她最終選擇了自盡,她割破了自己的靜脈,用自己的血在牆上寫了一個“悔”。

傅索安叛逃祖國,搖身一變成為前蘇聯特工,後來她的下場怎樣?

的确,她離開了家鄉,離開了祖國,甚至多年都沒有再見過自己的父母和朋友,孤零零地一個人前往異國他鄉,完成其他國家派給她的任務。因為優秀的能力,她受到上級的賞識,可是一旦沒有了利用的價值,就隻是一枚棄子。如果她當年在經曆過批鬥大會之後,能夠認真地改正自己的錯誤,或許今後她能夠發展得很好,畢竟她也是一位有知識有文化的女青年。可是她卻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踏上了一條錯誤的人生道路,最終導緻的結果她也隻能自己咽下。

結語

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之上,一定會面臨不同的分岔路口,但是無論如何都不可以做出背叛國家背叛人民的事情。因為一旦做出這樣的選擇,就是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那麼之後的人生道路,就走向了錯誤的方向,那麼最終的結局也必然是凄慘的。

傅索安原本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女知青,可是就是因為她做了一個錯誤的選擇,最終走上了叛國的道路,有因必有果,為蘇聯拼盡一切卻終究落得一個悲慘的下場,在生命的最後隻能用自己的鮮血寫下一個悔字,來表現自己對祖國的無限愧疚,可此時已于事無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