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甘岭上,张桃芳创造狙击神话。军长听说后,派人给他送去一双鞋

1953年的1月,朝鲜的上甘岭、五圣山一带寒气逼人。一阵大风吹过,从美军的阵地上吹过,带起了一股熏天的臭气。阵地前,横七竖八地躺着一堆罐头盒,臭气就是从这里面发出来的。

自从前一年10月14日,美军前线指挥官范弗利特下达了进攻命令之后,铺天盖地的炮火将597.7、537.7两座高地的标高都削掉了两米。拼着巨大的伤亡,他们总算是占领了一部分阵地。但是志愿军依靠坑道防御,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并最终用强大的火力给予了反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上,张桃芳创造狙击神话。军长听说后,派人给他送去一双鞋

战役结束后,虽然美军和南朝鲜军停止了进攻,但仍然和志愿军道路相望。为了更有效的牵制敌人,志愿军中开展了“冷枪冷炮运动”,大量的狙击手以个体为战斗单位,积少成多的杀伤敌人。

美军和南朝鲜军对志愿军的战术很头疼,被打得连上厕所都不敢去,只能将排泄物储存在罐头盒里,用完了扔在阵地前。这就是他们阵前臭气熏天的原因。

即便如此,仍然不时有美军成为志愿军狙击手的猎物。在那个时候,最让他们胆寒的是两个人:邹习祥和张桃芳。邹习祥几乎弹无虚发,用二百零六发子弹击毙了二百零三个敌人;而张桃芳的出手次数最多,狙击距离也最远,在整场战役中击杀了二百一十四名敌人,被誉为“狙击之神”。有趣的是,他的战绩,居然和一双鞋有关系。

上甘岭上,张桃芳创造狙击神话。军长听说后,派人给他送去一双鞋

张桃芳是1951年刚入伍的新兵。在新兵营,他的射击成绩并不突出,曾经干出过三发子弹打出三个“烧饼”的成绩(就是一枪都没打着)。后来经过摸索,他的射击成绩有所提高。后来教官还发现了他的一个特点:张桃芳是天生的远视眼,看远处的目标比近处还清楚!他这种条件,天生适合当狙击手。后来射击教官对他进行了针对训练,张桃芳自己也用心领悟,射击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1952年9月12日,张桃芳所在的24军72师第214团进入朝鲜战场,驻扎元山。次年1月,24军接替秦基伟将军率领的15军,驻守上甘岭阵地。这个阵地位于平康、金化和铁原之间,素有“铁三角”之称,是兵家必争之地。而直面的敌人,是美军第3师、南朝鲜军军第9师和首都师。自从上甘岭战役结束后,这里就成了志愿军与敌人对峙的前线。而张桃芳,也得以用“活靶子”喂养自己的射击技术。虽然刚开始他打得并不好,但是在老狙击手的提点下,他的成绩迅速提升,很快便成了军中的模范人物。

上甘岭上,张桃芳创造狙击神话。军长听说后,派人给他送去一双鞋

比较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张桃芳曾经在800米的距离上,击杀了一个有所防备的美国士兵。当时张桃芳正在狙击台上等待目标,发现老远处有一个晃动的黑点。他用自己的远视眼凝神一看,发现是个穿着臃肿的敌人,正在阵地前用折返跑的方式,一点点地向前走着。张桃芳用拇指测距法测了一下,发现自己和目标的距离达到了800米。这个距离,对于没有专业狙击枪的他来讲,把握也并不是很大。要是一般人,可能就放对方过去了,但张桃芳可不想放弃。他仔细总结了对方的运动规律,并且先放了两枪找了一下感觉。准备好之后,张桃芳算好提前量,一枪打了过去,敌人应声而倒!

准确地狙杀敌人,只是张桃芳的技能之一。在一次狙击交流大会上,张桃芳以飞鸟为靶子,4枪3中,技惊四座。要知道飞鸟的灵活性比人要强得多,体积也比人小得多,老猎人打鸟,通常都用铁砂弹。而张桃芳却是用的正正经经的步枪弹,没有任何散布增益!由此可见,张桃芳的狙击技术是多么的高超。

上甘岭上,张桃芳创造狙击神话。军长听说后,派人给他送去一双鞋

张桃芳的传奇事迹,很快在军中传播开来,这惊动了24军军长皮定均。皮定均是沙场宿将,当年中原突围时,他率领“皮旅”,以孤军掩护大部队突围,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治军严谨,眼里容不得半点儿沙子。听说张桃芳的事迹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要核实情况。一个刚入伍几个月的新兵,早期射击成绩还那么差,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成了全军的头号狙击手呢?这事儿不调查清楚可不行。

上甘岭上,张桃芳创造狙击神话。军长听说后,派人给他送去一双鞋

皮定均叫来一名参谋,说道::“听说72师出了个神枪手?”

参谋答道:“是的,72师214团张桃芳。刚刚得到报告,他在22天内,用246发子弹击杀了71名敌人!”

皮定均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走到床边,蹲下身翻找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找出了一双崭新的皮暖靴。

皮靴,就是内衬绒毛的皮靴,在当时可是一个稀罕物件。皮定均拿了靴子在手,对参谋说道:“对于下面报上来的数字,咱们不能全信。我当然也希望能有一个枪法了得的战士,但是打仗万万做不得假。你去阵地上看一看,必要时候考考这个张桃芳。要是他能当着你的面消灭三个敌人,你就代表我把这双靴子送给他。要是不能,不仅对他的嘉奖要撤销,他这一条线上的所有指挥员都要受罚。”

参谋接受命令后,带着皮靴和一个名叫王纪荣的摄影记者,赶赴前沿阵地找到了张桃芳。他并没有明说自己的来意,只是说来“学习学习”,想看看张桃芳是如何狙击的。张桃芳没意识到这是对自己的一次大考,心情轻松地上了狙击台。这一天敌人也很给面子,纷纷的露头活动,被张桃芳干净利落的结果了。参谋非常高兴,立刻让王纪荣拍摄了一张张桃芳狙击时候的照片。这张照片后来成了珍贵的历史资料,被各大媒体争相引用。

上甘岭上,张桃芳创造狙击神话。军长听说后,派人给他送去一双鞋

下了狙击台,参谋拉着张桃芳就进了坑道。他这才说明来意,并组织战士们给张桃芳开了一个“授靴仪式”。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张桃芳涨红了脸,腼腆地笑着。参谋把靴子挂在了他的脖子上,语重心长地说:“这是军长给你的奖品。这双靴子他自己一直没舍得穿,希望你能穿着它立功。”

张桃芳闻听此言,看了看自己脚上那双已经烂了底的毡毛鞋,收起笑容,标准地敬了一个军礼。

这双靴子,张桃芳后来一直没有穿过。这个奖品,激励着他日后不断刷新自己的杀敌数字。几天之后,他接到了通知:自己已经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并且要作为先进团员的代表,回国去见毛主席!他马上拿着靴子,去后山的指挥所见自己的军长。

上甘岭上,张桃芳创造狙击神话。军长听说后,派人给他送去一双鞋

皮定均见到张桃芳之后非常高兴,两人亲热的聊着天。此时他看到张桃芳手里的靴子,立刻问道:“这靴子还这么新,你一直没穿吗?”

张桃芳笑笑说道:“这靴子我可舍不得穿。我这不是要回国吗,用不上了,我把它拿回来还给您。您是军长,身系全军安危,得注意自己的身体啊。”说完他把靴子往桌子上一放,竟然发出了一声金属碰撞的声音。

皮定均疑惑地看了看,发现靴子里满满的都是子弹壳。他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这些是我的纪念品。在阵地上,我每打死一个敌人就会把那枚弹壳留下。算下来已经有211个了,我特意拿过来送给您。”张桃芳说道。

上甘岭上,张桃芳创造狙击神话。军长听说后,派人给他送去一双鞋

皮定均点点头,说道:“非常不错啊。早听说你的成绩不错,想不到几天不见又多了不少。不过,还有点儿遗憾……”

张桃芳赶紧问:“什么遗憾?”

“你看,你是72师214团的战士。现在你的成绩,比你的番号还少三个。要是能凑足就完美了。”

张桃芳一听,脸上露出了一丝“这有何难”的笑容。他马上告别皮定均,拿着枪就又上了狙击台。也就一个小时的时间,他就回来了,手里拿着三个尚有余温的弹壳,放在了靴子中,然后对皮定均说道:“报告军长,我已经完成了任务,214个,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皮定均笑道:“很好,很好!看来这双靴子很神奇啊,能激励你打出咱们杀敌的一个新纪录。我命令你现在就把它换上,穿着它回国开会,穿着它去见毛主席。回来之后,你还要穿着它继续杀敌立功!”

1953年,志愿军总部为张桃芳荣记特等功,并授予他“二级狙击英雄”的荣誉称号。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也授予了他“一级国旗勋章”。张桃芳此后被人称为“冷枪英雄”,其功绩被人传颂。而他所在的阵地后来被美国人称为了“狙击岭”,成了他们难以逾越的天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