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的廣西,民風彪悍,名将輩出,在近代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可以這樣講,講民國曆史,廣西的桂系軍閥是怎麼都繞不開的一個話題。而在八年抗戰時期,桂軍的骁勇善戰也是遠近聞名,被稱之為是戰鬥力最強的中國部隊。包括解放戰争時期,桂軍的表現也相當出色,先後赢得了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中原野戰軍司令員劉帥等人的稱贊。
可見,廣西民風彪悍,桂軍骁勇善戰,天下皆知。與此同時,在近代史上,廣西也是名将輩出的一個省。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名将輩出的廣西,哪五位名将,為抵禦侵略者,作出了貢獻,被稱之為是民族英雄的廣西五大名将。

馮子材,廣西欽州人,他是晚清名将。想必大家都知道,清朝末年朝廷腐敗,奸臣當道,民不聊生。加上西方列強對清王朝又是虎視眈眈,像英國,法國,日本,荷蘭都盯上了這個東方大國。俗話講,落後就要挨打,就是因為清王朝的落後,在和西方列強作戰中,是屢戰屢敗,打敗了隻能割地賠款。
就是在面對西方列強的炮擊下,曾經以彎刀,弓箭奪取天下的清王朝,如今變成一群任人宰割的綿羊。也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廣西名将馮子材,在1885年率領廣西邊防軍抵禦侵略者法軍,取得了鎮南關大捷。此戰,是中國近代史上反對侵略者,發動的戰役中,取得比較成功的一次戰鬥。老将馮子材,身先士卒,黑旗軍骁勇善戰,沉重打擊侵略者的嚣張氣焰。
劉永福,廣西人,他也是晚清名将,曾是反清黑旗軍的首領,這支地方武裝骁勇善戰,因不滿清朝的腐敗,揭竿而起,反對清王朝。黑旗軍在與清軍多次作戰中取得勝利,後被馮子材招安,成為清軍隊伍。尤其是在中法戰争的鎮南關一戰中,黑旗軍在劉永福的帶領下,成為這場戰役中的勁旅。可以說,清王朝能夠取得鎮南關大捷,黑旗軍首領劉永福功不可沒。
劉永福不僅是抗法名将,也是抗日名将。1894年,劉永福率領黑旗軍赴台抗日。盡管這場保衛戰,最後以失敗告終,但劉永福依然算得上是一位,保家衛國的民族英雄。
白崇禧,廣西桂林人,是民國時期的風雲人物,也是桂系軍閥第三号人物,因擁有出色的軍事才能,被視為小諸葛。同時,他還有一個響亮的稱号“戰神”。請注意,這個稱号并不是國人給他起的,而是日本人。在八年抗戰時期,白崇禧提出了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取時間,發動遊擊戰,配合正規戰,利用中國的山川大河,阻擊敵人,消耗敵人,這一戰略方針,得到了蔣介石的采納。
在參與指揮的戰鬥中,白崇禧在淞滬會戰,武漢會戰,徐州會戰 ,台兒莊,長沙等會戰中都提出了非常有建議性的意見,沉重打擊侵略者的嚣張氣焰,是一位為抗戰勝利作出貢獻的抗戰名将。
李宗仁,是廣西桂林人,也是桂系軍閥的首領。曾經與黃紹竑,白崇禧聯手擊敗廣西軍閥陸榮廷,成為新桂系首領。李宗仁一生經曆了北伐戰争,軍閥混戰,蔣桂戰争,中原大戰,尤其是抗戰時期,桂系李宗仁算得上是一位抵禦侵略者,保家衛國的抗戰名将。著名的台兒莊戰役,就是李宗仁指揮的,此戰殲敵兩萬餘人,沉重打擊侵略者,大大鼓舞了抗戰士氣。包括在之後的武漢會戰,随棗會戰,豫南等抵禦侵略者的大型會戰都是李宗仁指揮的,他絕對算得上,是一位抵禦侵略者的民族英雄。
廖磊,廣西陸川人,他是白崇禧麾下第一大将。可能名氣,比不上白崇禧,李宗仁等人。但廖磊卻是一位實實在在的抗戰名将,淞滬會戰,他率領第七軍,第48軍趕赴淞滬戰場,與日寇厮殺。在這場大規模的戰役中,廖磊指揮桂軍取得殲敵六千餘人。之後他率部在大别山,切斷日軍交通線,在黃梅,廣濟地區利用地形,阻擊侵略者,給予沉重打擊。隻可惜,天妒英才,就是這樣一位抗戰名将,在1939年10月,因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