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1年美聯社報道:聯軍每天隻前進100米,每一米要付出120人代價

1951年11月4日,志願軍第47軍抽調415、421兩個團的4個營,對美軍騎兵一師盤踞的正洞西山發起進攻。此時他們沒有想到,這場規模并不算大的戰鬥,日後會成為我軍軍事科學院授課的範例,因為這是我軍第一次出動炮兵、坦克和步兵協同作戰。

1951年美聯社報道:聯軍每天隻前進100米,每一米要付出120人代價

當志願軍也有坦克後,聯軍覺得仗快要打不下去了

第五次戰役之後,雙方戰線穩定在三八線附近,李奇微訓示新上任的第八集團軍司令範佛裡特,不管使用什麼手段,要最大限度的殺傷中國人,要讓他們知難而退。在随後的秋季攻勢中,範佛裡特除了“範佛裡特彈藥量”這個基本技能外,還多次使用了毒氣彈,但仍然收效甚微。

美聯社報道:(秋季)攻勢開始的前十天,聯軍每天隻能前進100公尺,每前進1公尺,要付出120人的代價。而到後來,敵人(志願軍)的防線基本上推不動了。美聯社的報導在國内引起了憤怒,範佛裡特被指責無能,在巨大的輿論壓力前,他不得不重新思考進攻的方向。

1951年美聯社報道:聯軍每天隻前進100米,每一米要付出120人代價

為對付美軍毒氣彈,志願軍戴上防毒面具作戰

而就在此時,志願軍卻搶先一步發起了進攻。随着蘇式武器的換裝,志願軍的火力得到了加強,他們開始有計劃的反擊美軍駐守的26個目标,第一個就是正洞西山。

正洞西山駐有美軍騎兵一師一個加強團,山上用鋼筋水泥構築了層層疊疊的工事。工事前又有多層鐵絲網,并密布地雷。如果想憑人力攻克這個目标,非付出慘重的代價不可。但此時的志願軍和一年前已經大不相同,早已不是“小米加步槍”了,他們有了兩個營的“喀秋莎”火箭炮。

1951年美聯社報道:聯軍每天隻前進100米,每一米要付出120人代價

志願軍在圍觀剛剛送到的喀秋莎火箭炮

據47軍141師宣傳幹事王天羿回憶,11月4日夜裡9時,兩個營一共18台發射車被部署到兩個陣地,首次作戰,儀式感很強。營長和教導員先後講話,最後營長指令:為了保衛新中國,向萬惡的美帝,開炮!

話音一落,火箭彈拖着長長的尾焰,帶着呼呼的聲響向敵人陣地飛去。兩個營将手裡的864枚火箭彈一口氣全砸了出去,打完之後迅速轉移。與此同時,早已集結完畢在前線等候坦克2團的10輛T-34和6輛IS-2坦克配合步兵向騎兵一師陣地發起了沖擊。

1951年美聯社報道:聯軍每天隻前進100米,每一米要付出120人代價

兩個營的喀秋莎一口氣發射了864枚火箭彈

在這猛烈的打擊下,騎兵一師被打得措手不及,敵人的防線很快被撕開了一個口子,一營僅用了40分鐘,就占領了3号和4号高地。但在進攻1号和2号陣地時受阻。志願軍的坦克無法靠前,一營隻能依靠60炮作為攻堅主力,直打到次日淩晨2時,才攻占1号和2号陣地。

攻占陣地後,志願軍留下2連搶修工事,天剛亮美軍飛機就過來掃射了,還沒有完工的工事被全部摧毀。緊接着騎兵一師組織部隊開始向頭山發起進攻。2連經曆了一場血戰。子彈打光了,就用刺刀和鐵鍬和敵人肉搏,刺刀和鐵鍬都斷了,就用石頭砸。打到下午4時,2連僅剩下8人,團長鄭波指令他們撤下來,陣地又被敵人占領。

1951年美聯社報道:聯軍每天隻前進100米,每一米要付出120人代價

在坦克和火箭炮的支援下,騎兵一師的防線很快被撕了個口子

當天夜裡,志願軍又重複了昨天的一幕,在火箭炮和坦克的掩護下,三營打了個漂亮的反擊,又一舉收複正洞西山。可能是被打怕了,這次敵人沒有大規模反撲,隻在天亮後派了十幾個人試探性的進攻了一下,直到11月10日,軍裡宣布正洞西山戰鬥結束。415、421兩個團撤回到原陣地,正洞西山陣地交由416團接防。

1951年美聯社報道:聯軍每天隻前進100米,每一米要付出120人代價

騎兵一師遇上志願軍算是倒了黴,交手多次沒赢一次。圖為第一次戰役中被俘的騎兵一師士兵

這是志願軍首次出動火箭、坦克配合步兵攻堅,是我軍正規化建設邁出的堅實的第一步。此役我軍共殲滅美軍騎兵一師2496人,繳獲火炮27門、各種槍支570支。戰法很快在志願軍裡推廣開來,到11月底,我軍共收複26個目标中的22個,全殲敵軍兩個營、13個連、5個排。打殘敵軍6個連,總共殲敵一萬餘人。敵人很快又被打回到談判桌上來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