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3歲男孩有家不回,住橋洞度日,隻因父母的一個決定

作者:寶寶愛看愛學
13歲男孩有家不回,住橋洞度日,隻因父母的一個決定

12月10日,湖南衡陽,一名13歲髒兮兮的小男孩,已經離家出走近1個月。

他就住在橋洞裡,每天自己撿菜葉放在舊鐵盒裡,架起火堆燒着吃。有好心人送他食物,他也不接受。

據了解他不願回家,是因為父母打罵他,并且父母已經離婚。

父母離婚,把孩子眼中本來唯一的父母一分為二,讓孩子感覺自己被父母抛棄了,顯得孤獨又多餘。

13歲男孩有家不回,住橋洞度日,隻因父母的一個決定

張柏芝作為風光無限的明星,她有一位嗜賭如命的黑道大哥父親,一位生性風流、不喜小孩的母親。

父母離婚後,父親天天在外打打殺殺,母親隻顧在男人堆裡轉圈,她和弟弟根本無人照顧。

為了照顧弟弟,她小小年紀就去酒吧和餐館打工,為了看起來“很江湖,不好欺負”,她學會了抽煙和說髒話。

父母無法給予的愛,她通過給弟弟當“媽”得到了救贖。在不斷地付出,不斷地犧牲下,她才能有被人需要的認同感,才能感受到安全和幸福。

她曾在采訪中說:“我買好多房子和車子,因為我的家人太多了。”

著名作家桑達克說過:“不要輕視童年時代的恐懼和不安,他們将伴随人的一生。”

“家”是溫暖安全的代名詞,如果家裡充斥着冷漠、腐朽的氣息,那孩子隻能日日夜夜遭受摧殘。

怕孩子受傷這個借口,給破碎的婚姻系上一個打不開的結。有很多已然陌路的父母,依然在孩子面前維持着恩愛夫妻的人設。

13歲男孩有家不回,住橋洞度日,隻因父母的一個決定

《奇葩說》有個虐心話題:“決意離婚的夫妻,要堅持到孩子聯考結束嗎?”

辯論現場請來50名“父母代表”, 50名“年輕子女代表”。

父母代表的初始票,幾乎都選擇的是“要等到孩子聯考後”,再考慮離婚的事情。

媽媽們的理由是孩子還小,承受力小,接受不了離婚,學習成績下降耽誤聯考。

但孩子們卻不認同:既然決定離婚就沒必要再堅持;他們有權利知道真相;聯考不能決定一個人的一生命運。

父母堅定維持的恩愛夫妻人設,隻是自我感動的犧牲,并未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人設崩塌更傷孩子的心。

在虛假的婚姻關系中,父母更容易失控,動不動吵架推卸責任,孩子在這樣冷漠的環境下,更難專注于學習,身心得不到健康成長。

蔡康永說:"孩子學習的真谛,永遠是父母給的示範。家裡過什麼樣的日子,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

虛假的恩愛隻會給孩子帶來傷害,是以是否結束這段婚姻,不該拿孩子當借口。

父母愛孩子,孩子也愛父母,更愛父母。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開心幸福,比家庭的完整更重要。

13歲男孩有家不回,住橋洞度日,隻因父母的一個決定

景甜在《了不得的姐姐》節目中談到自己的父母,在她小時候經常吵架,甚至打架,但一直沒有離婚,吵吵鬧鬧糾纏了幾十年,她父母才離婚。

在采訪中她表示,父母的争吵給她造成很大的傷害,她支援父母的離婚。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蘭.米勒,在《親密關系》裡通過大量資料研究表明:

父母沖突非常高的家庭,如果強求完整,孩子的主觀幸福感降為負數。如果離婚,孩子的幸福感反而會有所回升。

婚宴破碎,父母分離并不是最殘忍的,父母一遍遍地争吵撕扯才是最折磨人的。

一個溫暖安全的“家”,才是孩子生長最需要的土壤。

美國家庭治療大師維吉尼亞·薩提亞曾說:如果你們沒有一個好的婚姻,至少你們要有一個好的離婚。

離婚不難,難得是如何維護孩子那顆容易受傷的心髒。

13歲男孩有家不回,住橋洞度日,隻因父母的一個決定

在《再見夫妻》中,倪萍問章賀和郭柯宇是如何跟孩子談離婚的事的。

章賀表示随意地請孩子吃個飯,雲淡風輕地說一下,不要讓孩子感覺很嚴重,告訴孩子離婚在這個時代,隻是一個選擇問題。他知道孩子已經知道了,隻是選擇假裝不知道。

隻要父母能夠好好離婚,讓孩子正确了解離婚這件事,就能将孩子心裡地創傷降到最低。

《少有人走的路》中說:“父母的愛,決定了家庭教育品質的優劣。充滿愛的教育帶來幸運,缺乏愛的教育隻能導緻不幸。”

13歲男孩有家不回,住橋洞度日,隻因父母的一個決定

印度尼西亞一小男孩以 “爸爸媽媽離婚了”為主題,畫的漫畫火遍了網絡。

漫畫内容就是他自己的故事:

6歲以前,爸爸、媽媽、他,一家三口相親相愛,就像這世界上千千萬萬的普通家庭一樣幸福。

可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爸爸媽媽之間的争執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

相愛的夫妻在争吵中耗盡了最後的一點溫情,他們選擇了離婚。

他害怕爸爸媽媽離婚,但爸爸媽媽卻告訴他,不用擔心,也不用選擇和誰一起生活。

兩人離婚後,他還是住在原來的房子裡,而媽媽則搬到了附近的另一間房子裡。

爸爸白天陪他一起玩,晚上陪他一起睡。媽媽也經常過來陪他一起玩,帶他去吃美食、買新衣服。

爸爸媽媽還時不時帶他一起出國旅行、購物。

13歲男孩有家不回,住橋洞度日,隻因父母的一個決定

當周圍人問他“生活在一個破碎的家庭裡的孩子,是什麼樣的感受”時,他說:“他們隻是不再是對方的丈夫和妻子,但他們依舊是我的爸爸媽媽。比起以前,我更喜歡現在的生活,因為他們之間終于不再隻有争吵和眼淚。”

當有人問他“希不希望爸爸媽媽複合”時,他則表示:“不願意。因為我希望他們都能夠變得快樂。”

在漫畫的最後,他寫道:“爸爸媽媽,謝謝你們生下我;

謝謝你們,做我最好的父母,你們永遠是我心中的第一名。”

婚姻從相愛走到窮途末路,為了各自幸福不得以離婚,請告訴孩子:

婚姻雖然解散,但對你的愛永不缺席;

父母雖然一分為二,但愛你的心永遠隻會多不會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