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8部上映,總票房17億,今年的批片生意不太樂觀

作者:一起拍電影

作者 / 無念

“生意不大,但是人人都想分杯羹。”這句話很好地總結了近幾年内地市場的批片生态。

批片,也就是買斷版權進行發行的影片,相比那些好萊塢進口分賬大片動辄七八億、十幾億的生意來看,批片的市場其實并不占優勢。而且,大多數批片都是一些小衆國家的非英語影片,對于國内觀衆來說同樣也有一定的門檻,是以,批片更多時候都是作為填補市場多元而存在。

不過,或許也正是批片這種需要引進方“孤注一擲”的心态,使得批片的生意也充滿了極大的不确定性。押中了,那可能就賺的盆滿缽滿;沒押中,那恐怕就成了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雖然批片市場說大不大,但很多民營影企都願意進來分一杯羹。或許,大家都覺得自己可能成為下一個“幸運兒”吧。

随着本周末,波蘭電影《盲琴師》和俄羅斯電影《反恐特戰隊:清盤行動》兩部影片紛紛開畫,估計今年的批片生意也基本上暫告一段落了。是以,又到了回顧過去這一年成績的時候了。

48部上映,總票房17億,今年的批片生意不太樂觀

那麼,今年的批片市場整體情況又如何呢?相比過去幾年,票房是升了還是降了?未來的批片生意,還會好做嗎?

好過去年,但仍是近五年表現最差

截止目前,今年共有48部進口批片公映,總計票房報收17.1億,占今年到目前為止大盤的不到4%。

這幾個數字,或許很直覺地能夠讓人感受到其中的殘酷。換句話來說,《長津湖》的57.5億,相當于3.36個17.1億,也就是說,160多部類似體量的小批片,才能抵得上一部《長津湖》對整體大盤的貢獻。這樣的成績,實在是微乎其微。

拍sir整理了今年公映的所有批片,得到了如下表格。

48部上映,總票房17億,今年的批片生意不太樂觀

備注:

1.票房資料來源于燈塔專業版,引進方式參考進口片許可證相關資訊;

2.表格内包含中國香港和中國台灣的批片,從引進方式看它們屬于批片,但在年底核算票房的時候往往會把其一并算入在國産片的票房内;

3.東歐國家的一系列影片,如《小小港灣》《漫漫尋子路》《醫者仁心》《榮耀時刻》均屬于分賬片。

17億,這在近幾年的批片市場中,究竟位于什麼樣的序列呢?

橫向比較來看,即便今年的批片成績并不算理想,但仍然要好過去年。畢竟,在疫情的壓力下,去年的内地影院基本上隻營業了半年的時間。回顧去年,共有43部批片上映,但總票房卻不足9億,占整體大盤的5%。

從這點上來看,今年公映的批片數量其實基本和去年持平,都是40多部,但票房成績卻翻了近一番,而大盤占比卻又比去年低。這其實說明,後疫情時代,批片市場并沒有重新随着電影行業的回暖而水漲船高。這也側面證明了疫情對于全球電影産業的副作用,仍在持續。

近五年,批片成績最好的是2017年。那一年,國内電影票房達到了558億的好成績。同樣也是在那年,在《摔跤吧!爸爸》《生化危機:終章》《一條狗的使命》等多部批片爆款的助推下,當年批片市場成功撬動57億票房,占整體大盤的10%以上,成績相當喜人。

48部上映,總票房17億,今年的批片生意不太樂觀

然而,在那之後的兩年内,盡管年度票房一直在漲,但是批片市場卻起伏不定。2018年,行業寒冬突至,批片市場亦走向低谷,在數量持續上漲到76部的同時,總票房卻跌落到32億,大盤占比更是腰斬。到了2019年,批片公映的數量達到了頂峰時期的86部,累計票房雖不及兩年前的57億,但同樣也有42.8億,大盤占比升至6.6%,同時破億影片數量高達14部,也是近幾年最多的,超過了2017年的11部。沒想到,再一年後,疫情突至,行業陷入停擺。

目前看來,近五年的批片市場,前四年基本上都能保證占據年度大盤的5%以上。而今年的整體情況,論數量,僅有2019年最多時(86部)的一半多一點;論票房,是除掉去年因疫情影響以外最少的一年;而論大盤占比,更是近五年最低的,甚至不及4%。這些都證明,今年的批片市場,越來越賣不動了。

日片主導,口碑穩定,動畫類型受青睐

接着,我們再來整體分析一下,看一看今年公映批片的具體情況。

首先,今年票房最高的一部批片,是來自日本的卡通片《哆啦A夢:伴我同行2》,收獲了2.78億票房。其次是中國台灣的《當男人戀愛時》,2.64億。第三名還是日本卡通片《名偵探柯南:绯色的子彈》,2.16億。這也是今年僅有的票房破兩億的三部批片,日本動畫占了兩個名額。

48部上映,總票房17億,今年的批片生意不太樂觀

破億影片總共6部,其中光是日本卡通片就占了一半,美國批片一部,香港和台灣的批片各一部。這些就是今年批片市場的“優等生”們。

回看過去幾年的批片冠軍:2017年,冠軍《摔跤吧!爸爸》豪取近13億票房,第二名《生化危機:終章》也有11.12億票房,所有人都看到批片市場的大有可為;而且,僅這兩部影片,就占據了全年批片票房總量的42%,由此也可以看出,爆款票房巨頭對于總量的帶動作用是極大的。

2018年,批片市場冷靜了不少,雖然數量在漲,但是票房降低了不少。冠軍仍然是印度片《小蘿莉的猴神大叔》,但是票房僅有2.85億,相比《摔跤吧!爸爸》,完全不是同一量級的。前三名裡,印度片占據兩席,第二名是印度片《起跑線》,第三名是日本動畫《哆啦A夢:大雄的金銀島》。

到了2019年,趨勢又變了。數量仍在上漲,票房也相應有所擡升,但10億+的爆款批片仍然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出現了一些3-5億的“小爆款”。冠軍《千與千尋》4.87億,第二名《綠皮書》4.77億,第三名《何以為家》3.87億,接着是《調音師》、《天氣之子》等等。國别比較分散,破億影片也是曆年最多的。

而2020年,整個批片市場簡直可以用“慘淡”二字來形容。數量直接砍半,總票房不到9億,僅有一部《數位寶貝:最後的進化》破億。疫情的影響當然是最直接的,但另一個角度來看,2017年的盛況的确是很難複制了。

48部上映,總票房17億,今年的批片生意不太樂觀

其次,從今年批片市場的出品國别/地區來看,日本毫無疑問是批片領域的最大赢家。從票房成績來看,日本片已經連續三年成為批片冠軍;從數量上來看,日本片也是近幾年引進批片中數量最多的。

其實從2019年開始,日本片就已經超越美國批片,迅速崛起,當年的14部破億批片裡有6部日本片,且均為卡通片。到了去年,國内引進11部日本片,占據批片總數量的1/4,且唯一一部破億的影片,同樣是日本動畫。而今年,票房前十名的批片裡,日本片更是占了6部,可謂是牢牢穩坐第一把交椅。但我們也應當看出,并不是每部日本片在國内都能穩賺不賠,日本動畫和真人之間的壁壘仍然存在,像是真人片《與我跳舞》隻有67萬票房進賬。

除了日本,今年像是中國香港、中國台灣的進口批片在國内同樣也都有破億的代表作品。此外,歐洲小衆國家的影片,也頻繁與國内觀衆見面,将是荷蘭、波蘭、挪威、比利時等等。這些影片或許知名度不高,票房成績也很少,但至少從文化交流的角度來看,還是有促進作用的。而且,可喜的是,在今年年底,南韓批片重新回歸,明年初,印度片也将回歸,這些無疑都是積極信号。

最後,從影片的口碑和類型來看,今年批片中的大多數還是保持了不錯的品質,且動畫仍是最主要的批片類型。

截止目前,今年公映的批片裡,共有34部影片豆瓣評分超過6分,及格率70%。超過7分的有17部,8分以上共4部。這樣看來,大多數批片都位于6-8分的口碑區間内。而8分以上的影片中,前三名《天堂電影院》《情書》《入殓師》都屬于經典老片重映,隻有一部《波斯語課》屬于新片,這部8.1分的冷門佳作在3、4月份冷檔期取得3600萬的票房,也證明了觀衆對其的認可。

48部上映,總票房17億,今年的批片生意不太樂觀

至于批片的類型,48部批片裡,動畫類型占了17部,除了日本動畫,還有不少歐洲國家的卡通片,甚至包括墨西哥、乃至巴基斯坦等等。或許是因為,卡通片類型風險小,選擇引進卡通片相對保險,但基本上除了日本動畫,其他國家動畫在國内都處于鮮有人問津的狀态。至于像劇情、傳記、犯罪、喜劇等類型,也是今年批片市場相對比較突出的幾個類型。

熱潮退去,批片市場面臨洗牌

通過對上面的分析,我們或許可以總結今年批片市場不太景氣的主要原因。

首先,爆款從缺或許是最為重要的因素。這裡的爆款,指的不僅僅是像《綠皮書》《何以為家》這樣的“小爆款”,更是指像《摔跤吧!爸爸》《生化危機:終章》這樣的“大爆款”。畢竟,一部10億的影片對于整體大盤的推動作品是相當顯著的;但同時,對于批片領域來說,10億也确實是天花闆級别的存在了,除了美國批片,恐怕就連印度批片自己,也很難再達到這樣的高度吧。

48部上映,總票房17億,今年的批片生意不太樂觀

其次,整個大環境背景,也直接導緻了今年批片市場的不溫不火。考慮到今年建黨百年的特殊節點,整個進口片都一定程度上被放緩或者延期,分賬片尚且如此,批片同樣受到了影響。大家或許還記得,撇開今年的幾個熱門大檔期,有好幾個月其實都陷入了“無片可看”的境地,這樣的話,整個進口片大盤都已經很低了,更别說區區批片的小生意了。

“批片,說白了其實就是賭。”有不少做批片的朋友曾經和拍sir聊到過這句話。

确實,不同于分賬片,批片由于一次性買斷的性質,在承擔風險的同時也具備着極大的盈利空間。對于大多數普通的小型影企而言,幾百萬的投資在院線電影領域或許隻是杯水車薪,但是來到批片市場,憑借着一定的買斷成本和宣發費用,是有可能實作“一本萬利”的結果的。

然而,随着近幾年的觀察,可以看出,批片市場确實也越來越不景氣。往年,批片市場最為火熱的那幾年,國内外的各大電影節市場展會上通常都擠滿了來自國内的片商買家,大家都一窩蜂地搶購所謂的熱門新作。

但事實上,大家也發現了,往往聽說“誰誰誰搶到了某部影片”,但是到最後,影片并沒有順利地通過大銀幕公映的方式與觀衆們見面,版權始終握在手裡,資金無法周轉,公司的運轉都成了問題。再加上,入局的人多了,批片的成本也逐漸水漲船高,這其實反過來也将一部分買家拒絕在了門外。

無論如何,整體上來看,批片市場受到的不穩定因素太多了,這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埋雷”的危險。

比如,好不容易搶到了一部口碑熱門佳作,結果,可能是因為突然跟出品國家關系僵了,送審計劃就此擱置;可能是因為有出現敏感内容,不得不進行删減,導緻影片失去了原汁原味;可能是因為視窗期時間太長,導緻感興趣的影迷們在出資源時就第一時間看掉了;還可能是出于檔期的考慮,為了避開國内的種子選手們等等。熬過了這些難關,好不容易等到上映,萬一票房成績好,那也就算了;萬一隻有個幾十、幾百萬,那真的是讓人欲哭無淚。

而今年批片市場整體的清冷狀态,倒也給所有還堅持在這一領域的買家們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首先,對批片來說,獨到的眼光是必不可少的。如何用精準的眼光挑選出一部爆款影片,不僅要有好口碑,同時還要符合國内觀衆的審美口味,這對于各位買家對市場風向的洞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畢竟,不是所有泰國片都有《天才槍手》的好命,也不是所有印度片都有《摔跤吧!爸爸》的傳播力度。

48部上映,總票房17億,今年的批片生意不太樂觀

其次,宣傳營銷在未來也會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當然,對于大多數引進批片的公司來說,沒有充足的預算來做宣發可能是普遍的痛點,這也要求各位片方在營銷手段上越發趨于“精細化”。找準潛在使用者群,選好檔期,借助一些宣傳機會适時曝光,進一步擴散口碑,并比對相應的排片費用。最重要的是,認清影片的體量,盲目樂觀是不可取的。

最後,國内市場環境千變萬化,買家不僅要懂内容懂市場,甚至就連相關政策、外交方面的風吹草動恐怕都要有所了解。目前,在中美關系相對緊張的狀态下,南韓、印度片的重新開放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補充的作用。那麼,明年的南韓和印度批片有可能會誕生新的小爆款嗎?美國批片是就此萎靡不振還是會迎來轉機?日本卡通片又有哪些會收獲破億的成績呢?

48部上映,總票房17億,今年的批片生意不太樂觀

總之,大浪淘沙,或許在各個領域都是一樣。熱潮退去,尚還留在這個行業内的“頭号玩家”們,究竟将何去何從?而在如今“以小搏大”的暴利之路幾乎已經被堵死的情況下,批片生意在越來越成熟的同時,也必然會越來越困難。明年的批片生态,又将迎來什麼樣的洗牌呢?我們還将見證下一個《摔跤吧!爸爸》的誕生嗎?

一切都是未知,但我們仍心存希望,拭目以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