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18歲天才少年,設計天安門未用一釘一鉚,卻屹立百年不倒

神秘的“香山幫”

你是否想過這樣一個問題:

宏偉神聖的天安門到底是什麼人設計的呢?設計者究竟有什麼本事,能憑空創造出一代傳奇建築,并且還屹立百年不倒呢?

明朝18歲天才少年,設計天安門未用一釘一鉚,卻屹立百年不倒

今天我們就來揭開天安門設計者的廬山真面目。

我國的紫禁城被譽為“世界建築史的奇迹”,它不用一釘一鉚,設計可謂巧奪天工,但是誰能想到,從天安門,乃至整個龐大的紫禁城的設計者,僅僅是個18歲的少年。

明朝永樂年間,京城來了一個“香山幫”。

這個香山幫可不是什麼社會幫派,而是一批出色的工匠,因為來自吳縣香山而出名,而這個神秘幫派的首領就是故宮的設計者。

此人叫蒯(kuǎi”)祥,是個不可多得的天才。

蒯祥的父親名叫蒯富,是行業裡非常有名的木工,蒯富給京城中很多富商設計了豪宅,一時之間名氣大增。

正因為這樣,蒯富就被朝廷選入了工部,一直在為朝廷效力。

蒯祥自打出生起就繼承了父親優良的天賦,并且還是個不可不多的“鬼才”,據說蒯祥能左右手同時畫龍,并且畫出來的龍分毫不差,能夠合二為一。

明朝18歲天才少年,設計天安門未用一釘一鉚,卻屹立百年不倒

他的大腦極其聰慧,隻要用手大體測量一下長度,就能推測出整座建築的各個精确尺寸,并且做出來的工程能嚴絲合縫。

後來蒯祥的父親因為年紀大了,想要回家養老,是以告老還鄉以後,蒯祥就接替了父親的工作,成了“木工首”。

永樂15年,也就是公元1417年,朱棣想要遷都北京,于是召集了全國各地的工匠,前往北京開始大興土木建造宮殿。

此時年僅18歲的蒯祥就作為皇帝親選的随從人員,第一批去往北京參與皇宮設計了。

雖然蒯祥年紀尚輕,但是他早已名氣大增,他出衆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是以朱棣任命他為總設計師,來負責皇宮的建造。

明朝18歲天才少年,設計天安門未用一釘一鉚,卻屹立百年不倒

因為蒯祥原本就是“香山幫”的首領,是以他就把香山幫裡的能工巧匠全都召集到北京參與建造了。

香山幫中有很多精英,其中不乏善于建造房梁者、做飛檐者、測量數值者,甚至還有雕花者,他們工種齊全,且分工細膩,是蒯祥不可或缺的助手。

蒯祥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負責建造宮廷正門“承天門”,蒯祥首先畫出了設計圖,設計圖上每一處數值他都詳細地算了出來,等到施工完畢以後,建築與圖樣标注的數值竟然分毫不差。

承天門竣工以後,文武百官看到的都無不稱贊,其設計理念在目前無比超前,人們都被眼前的建築紛紛震撼了。

朱棣看到承天門的樣貌以後更是龍心大悅,稱呼蒯祥為“蒯魯班”。

其實承天門就是我們如今看到的“天安門”,當然了,曆經幾百年後,天安門的樣貌有所變化,承天門就是天安門的最初的樣貌,隻不過規模比之現在要小一些。

明朝18歲天才少年,設計天安門未用一釘一鉚,卻屹立百年不倒

千龍戲水,皇帝目瞪口呆

在蒯祥建造皇宮的過程中,民間還流傳下來一個故事傳說:

當時緬甸向朝廷進貢了一塊罕見的巨木,朱棣就指令勞工們将這塊巨木做成大殿的門檻,但是當一個木匠在鋸木頭的時候,竟然一不留神鋸錯了尺寸。

木匠頓時吓得魂飛魄散,這塊巨木僅此一塊,珍貴異常,自己闖了禍,皇帝知道了必定要掉腦袋了,于是他急忙禀告了蒯祥。

蒯祥回到家中後也是愁眉不展,他苦苦思索如何将鋸短了的巨木重新加以使用,為此他絞盡腦汁。

就在蒯祥苦苦思索卻不得而解的時候,飯桌上的清蒸魚引起了他的注意。

隻見桌上的兩條魚還大張着嘴,仿佛口中含着一顆珠子,于是他突然靈光一閃,頓時有了主意。

明朝18歲天才少年,設計天安門未用一釘一鉚,卻屹立百年不倒

他将其中一條魚分裝到另一個盤子中,讓兩條魚嘴對嘴地放在一起,然後将一根筷子的兩端分别插在魚嘴裡。

這個奇特的造型使得筷子不僅看起來延長了很多,并且對稱的外形使之更賞心悅目。

有了主意以後,蒯祥興奮地連飯都不吃了,當即就放下筷子跑到了施工現場,他先是讓勞工用木頭雕刻了兩個對稱的龍頭,龍口中則雕出卯眼。

中間放置的就是那根被鋸短了的木頭,他又命人将木頭鋸短了一截,這截木頭插在兩個龍頭中間,竟然做成了一個精美的門檻。

這個造型的門檻被稱之為“金剛腿”,也是朱棣稱他為“蒯魯班”的成名作。

承天門建造完成以後,蒯祥還有一個重任,那就是三大殿的建造。

明朝18歲天才少年,設計天安門未用一釘一鉚,卻屹立百年不倒

蒯祥在知道設計要求以後,沒用幾天就設計出了圖紙,并且隻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建造出了模型。

這座模型巧奪天工,美輪美奂,朱棣看到後大喜過望,剛要提筆批示同意,沒想到被身後的太監進言攔下了。

太監表示道:“三大殿畢竟是朝廷的臉面,前朝宮殿都是雕刻百龍以示皇家威嚴,我大明奉天承運,要雕刻千龍才能彰顯威武。”

這一番話說的朱棣很是心動,他左思右想,也覺得太監說的有道理,于是當即下指令,要蒯祥務必雕刻出千龍。

這雕刻千龍可是個大工程,随着傳遞工期的到來,勞工們也是急得團團轉,要是皇帝不滿意,恐怕他們都要掉腦袋。

明朝18歲天才少年,設計天安門未用一釘一鉚,卻屹立百年不倒

蒯祥在吩咐勞工雕刻了一千個栩栩如生的龍頭以後,又讓人在基台上圍了一圈漢白玉的欄闆,那上千個龍頭就作為排水口。

到了傳遞工程的時候,太監看着幹巴巴的龍頭排水口有意刁難,于是便輕蔑地說道:“這就是你設計出的千龍嗎?”

蒯祥聽到以後并不生氣,隻是對朱棣說道:“皇上稍安勿躁,千龍這就到了。”

話音剛落,就看到天上烏雲密布,随着雲層越來越厚,天空開始降落豆大的雨滴,不一會,瓢潑大雨如約而至。

随着大雨的降落,隻見先前被太陽曬得滾燙的岩石上,竟然升騰起濃烈的水汽,霎時間煙霧缭繞,不一會,那千條龍頭排水口就開始噴起水柱,配合着蒸騰的水汽,一瞬間竟然猶如千龍戲水,令人目瞪口呆。

等到雨停以後,龍口也不再排水,水霧散去,大殿前竟然一絲積水也沒有!

這個場景當即讓朱棣拍案稱絕,就連太監也說不出二話,在場之人無不心服口服。

明朝18歲天才少年,設計天安門未用一釘一鉚,卻屹立百年不倒

一場大火燒沒了紫禁城

1420年,故宮終于建成,在故宮巍峨的身影中,不僅能看到蒯祥極高的建築造詣,更是有着出奇的藝術天賦與審美。

他在建築當中融入了很多江南建築的技巧,還運用了蘇州彩繪、琉璃金磚等,讓皇宮看起來金碧輝煌,以符合天子的威嚴。

不過就在紫禁城完工以後,這裡還發生了一起不為人知的大火,這場大火讓這幾年勞工的努力付之一炬。

事情發生時,距離紫禁城竣工僅僅過去8個月,有一天皇宮遭受到了莫名的雷擊,導緻發生了大火。

明朝18歲天才少年,設計天安門未用一釘一鉚,卻屹立百年不倒

我們都知道,古代的大部分建築都是以木結構為主,包括柱子與房梁都是木頭建造的,是以這場大火來勢洶洶,一夕之間将三大殿燒了個精光。

這場大火将紫禁城燒成了灰燼,一度使得朝堂動蕩不安,很多幫派大臣都拿此大做文章,等到朝廷再次下定決心修繕的時候,已經是8年後了。

正統年間,明英宗下令重新修繕,不過與其說是修繕,不如說是重建立造了,這次負責的工程師依舊是蒯祥。

如今在中國曆史博物館裡,收藏着一幅《明宮城圖》,畫中描繪的就是紫禁城的樣貌,在承天門的城下之下,站着一個穿着紅衣的官員,據說此人就是蒯祥。

明朝18歲天才少年,設計天安門未用一釘一鉚,卻屹立百年不倒

蒯祥因為參與建造皇宮,功不可沒,是以他一路升職到工部左侍郎,盡管此時他的官職已經相當大了,但是蒯祥為人卻十分謙遜,生活簡樸,從不奢靡。

幾年以後,他又親自主持建設了裕陵,此時蒯祥更加得到了朝廷的厚待,雖然官職隻是朝中二品,但是拿的卻是一品的俸祿。

晚年的蒯祥一直受到人們的盛贊,雖然他已經辭官隐退了,但是每每有後輩去詢問請教,他都會盡心地指導講解。

蒯祥雖然沒有公開廣收門徒,但是從他手底下指導出來的能工巧匠衆多,他的後代子孫也大都承襲了他的手藝,蒯祥不愧被稱之為建築工匠中的“泰鬥”。

明朝18歲天才少年,設計天安門未用一釘一鉚,卻屹立百年不倒

說蒯祥是“桃李滿天下”也并不為過,随着“香山幫”的逐漸壯大,他的後代又接替了他重新成為香山幫的首領。

香山幫逐漸遍布中國各地,一直延續到晚清時期,江南地區的衆多能工巧匠竟然多是出自香山幫。

蒯祥一直活到成化年間才去世,在他去世以後,子孫們按照他的遺願,将他葬在了老家太湖,他的墓碑則是朝廷欽賜的“奉天诰命碑”。

迄今為止,蒯祥墓被重新修葺,并且列為了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機關,這足以看出,幾百年以來,蒯祥都對後世之人産生了重大的積極意義。

明朝18歲天才少年,設計天安門未用一釘一鉚,卻屹立百年不倒

故宮是我們民族的瑰寶,它不僅對我們,甚至對整個世界都有着極深的影響,蒯祥之名雖然不被人們廣知,但是他的工匠精神卻永遠流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