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朝利用南诏國牽制吐蕃,卻讓其超出自己掌控,以失敗告終

一向鼎盛的大唐王朝在天寶十三年時,打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窩囊仗。這是大唐和南诏兩國的戰争,面對強大的突厥部落和吐蕃國,大唐都沒有被打到,卻輸給了小小的南诏國。

實在是無能,成為曆史上的笑話。南诏地處雲南。唐朝時期,西南地區有六個實力不錯的小國家,稱為六诏,實力最強的就是南诏國了。

由于南诏的地理位置與吐蕃接壤,是以成為唐蕃交戰時都想拉攏的目标。最終被大唐成功拿下,南诏也有了大唐的撐腰,把其他小國全部滅掉統一洱海地區。

南诏在大唐的扶持下日漸強大,成為吐蕃進攻大唐的後顧之憂。吐蕃、大唐和南诏在西南地區勢力均衡,南诏也成了大唐西南方向的有力屏障。

唐朝利用南诏國牽制吐蕃,卻讓其超出自己掌控,以失敗告終

随着時間推移南诏的實力愈發強大,平衡局面被打破,最終兵戎相見。後世南诏德化碑上記載了幾點引發戰争的原因。

一、吐蕃是漢積仇,遂與陰謀,拟共滅我

南诏國認為,大唐王朝預計和吐蕃聯手謀劃,想一起發兵攻打南诏。不過這個原因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大唐真的想要消滅南诏,是根本沒必要去聯手吐蕃的。

這一條理由也充分證明,南诏的國王閣羅鳳的自我認知是很清晰的。他清楚的明白自己所處的西南地區,三足鼎立勢力均衡,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出現問題,否則這個平衡局面就維持不下去。

唐朝利用南诏國牽制吐蕃,卻讓其超出自己掌控,以失敗告終

二、誠節王之庶弟,以不忠不孝貶在長沙。而彼奏歸,拟令間我

這一條理由是說,當年南诏王閣羅鳳的異母弟弟誠節王,因為以下犯上,以大不敬之罪被君王流放到了唐朝的長河地區。可是雲南太守張虔陀向朝廷上書請奏,放誠節王傳回南诏國。

對于閣羅鳳來說,大唐把造反的王爺送回南诏,是想要南诏國内部沖突不斷,發生内亂。大唐這樣的行為,明顯就是在挑撥離間南诏内部關系,怎麼能忍!

唐朝利用南诏國牽制吐蕃,卻讓其超出自己掌控,以失敗告終

三、崇道蔑盟構逆,罪合誅夷,而卻收錄與宿,欲令雠我

南诏消滅其他小國後一統洱海。立國後實力逐漸增強,想要向東邊擴大疆土,便對周邊地區發起戰争,意欲吞并土地。南诏的不斷擴大讓大唐有了很大的危機感。

當初唐朝拉攏南诏,支援南诏統一隻是想利用他壓制吐蕃,并不想讓他真正強大,而現如今的南诏勢力發展已經不受大唐掌控。

是以唐朝便對那些被南诏蠶食打垮的名族部落,給予了照顧扶持,對人民收容安頓。南诏認為這是大唐故意和自己作對,心生不滿。

四、應與我惡者,并授官榮,與我好者,鹹遭抑屈,務在下我。

南诏用這條理由直接表達了對大唐的不滿。任何與南诏有沖突不融洽的人事物,大唐都會給對方撐腰,給予補助。凡是和南诏相處融洽的,都會遭到大唐的針對。這樣的做法很明顯就是打壓南诏。

唐朝利用南诏國牽制吐蕃,卻讓其超出自己掌控,以失敗告終

五、築城收質,繕甲練兵,密欲襲我。

面對實力日漸強大的南诏,大唐為了以防萬一,便築建城牆安營紮寨。但是大唐卻以采取措施防護的理由把駐防營地建立在南诏門口,随時做好襲擊準備,實在是忍無可忍。

六、重科白直,倍稅軍糧,征求無度,務欲蔽我

每年征收的稅款越來越多,讓南诏國承受很大的負擔。南诏國認為大唐加倍征稅的目的就是為了壓制南诏發展,阻止南诏越來越強大。以上種種不可忍受的行為,讓南诏對大唐不得不發起反抗,戰争在所難免。

南诏做好充分的準備,于天寶九年向唐朝發起戰争。引起沖突的導火索就是張虔陀。當時南诏王閣羅鳳按例去觐見作為雲南太守的張虔陀。結果張虔陀不光向他勒索錢财,還對王後進行侮辱。

閣羅鳳很是生氣,向朝廷上書控訴張虔陀的罪行,卻沒收收到任何回複,也沒處置他的過錯。這種态度讓閣羅鳳氣憤不已,加之原有的怨憤直接起兵,殺了張虔陀。

唐朝利用南诏國牽制吐蕃,卻讓其超出自己掌控,以失敗告終

從此,南诏與大唐之間的戰争拉開帷幕。天寶十年,唐朝派劍南節度使帶領八萬軍馬進攻南诏,這一仗打破了三方勢力的平衡局面,逼着南诏與吐蕃聯手,一同擊垮大唐軍隊。

十三年,奸臣楊國忠為了表現自己,再次蠱惑唐王出兵攻打南诏,李宓率領七萬大軍進攻結果一敗塗地。李宓長途作戰,很快就出現糧草供給不足的問題,而且士兵水土不服,内耗嚴重。

閣羅鳳借機進攻,唐軍全軍覆滅,損失慘重,前後被剿滅二十多萬兵馬。而奸佞之臣楊國忠卻一直欺騙唐玄宗邊境戰争屢屢獲勝,朝廷上下居然沒人敢把戰敗的真相報告皇上。

唐玄宗始終堅信楊國忠所言,沒有任何察覺,在皇上眼裡,大唐依舊鼎盛繁榮,祥和安甯,他并不知道繁華背後已經處處隐藏着危機。

唐朝利用南诏國牽制吐蕃,卻讓其超出自己掌控,以失敗告終

最終,高力士還是向唐玄宗說明了情況。但是,對于雲南一戰的慘敗,和邊境将領擁兵自重這兩大問題,唐玄宗卻沒有及時采取應對之策去解決問題。

或許是因為唐玄宗年紀大了,有心無力,做不到年輕時候那般勵精圖治。是以面對這些無法解決的問題,他做的隻有逃避。但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種種的問題集聚在一起,久而久之,為“安史之亂”的發生埋下重大隐患。

參考文獻:《唐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