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了解崔氏的發源《季子讓國》

了解崔氏的發源《季子讓國》

崔氏發源于山東省境内,出自于西周時期的齊國,有三千多年的曆史。

根據古籍記載,崔氏出自姜姓,其始祖正是齊國元君姜太公。《元和姓纂》卷三載:“姜姓。齊太公生丁公伋,生叔乙、季子,季子讓國叔乙,居崔邑,因氏焉。”《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崔氏出自姜姓。齊丁公伋嫡子季子讓國叔乙,采食于崔,遂為崔氏。”《通志·氏族略》載:“姜姓,出齊丁公伋,季子讓國叔乙,食采于崔氏,遂為崔氏。”由上述文獻記載可知,崔氏,源自姜太公嫡孫、齊丁公姜伋(或呂伋)嫡子——季子。

作為齊丁公姜伋(或呂伋)的嫡子,季子聰明能幹,為人謙遜禮讓。齊丁公去世之後,季子本應按禮制繼承齊國君位。但是,季子對政治不感興趣,不想為君,便把君位讓給了叔乙,即齊乙公姜得(或呂得)。齊乙公将季子封到崔邑(今鄒平、章丘一帶)。從此,季子的子孫便在崔邑居住下來,把食邑的名稱“崔”當作姓氏,進而發展成為今天的崔姓。

崔姓得姓以後,世代在齊國擔任着重要的官職,是當時齊國掌握大權的世家公卿之一。比如崔杼,就是齊國位高權重的權臣,權傾朝野多年。到了秦朝的時候,崔杼的裔孫崔意如,被封為東萊侯。進入漢代之後,崔意如的長子崔業(字伯基)襲封這一爵位,并在清河東武城(今河北省故城縣南部)定居了下來。崔業的弟弟崔仲牟,則到了博陵安平(西漢實為“涿郡安平”,今河北省安平縣)定居下來。崔業和崔仲牟二人的後代,在漢魏南北朝以及隋唐時期,都發展成為了強大的宗族,名賢輩出,史稱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為“七宗五姓”之首。特别是唐代,崔氏出了29位宰相。當時天下有“言貴姓者,莫如崔盧李鄭王”的俗諺,崔姓被當作天下最著名的姓氏之一,公認為“天下第一高門,北方豪族之首”。目前,中國崔氏有420多萬,在新百家姓中排名第54位。

崔氏不光在中國是名門望族,在北韓半島也是很大的氏族。東晉大興元年,即公元318年,當時晉的平州刺史、東夷校尉崔毖(bì),鎮守遼東(今遼甯遼陽市)。他聯合高句麗、鮮卑宇文部及段部,攻伐鮮卑軍閥慕容廆(wěi)。結果失敗,崔毖逃奔高句麗,成為北韓半島崔氏家族的始祖。北韓半島的崔氏人口衆多,僅南韓崔氏就有210多萬,在南韓姓氏中排名第四位。

編輯:嶽希磊;編審:姜健

《齊文化》公衆号2021年第208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