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秘:中村正雄少将在昆侖關是如何斃命的?鄭庭笈功不可沒

上個世紀的14年抗日戰争中,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同仇敵忾,前仆後繼,給日寇以沉重的打擊,最終将敵人趕出了中國。期間,也擊斃了一大批日軍進階将領。

揭秘:中村正雄少将在昆侖關是如何斃命的?鄭庭笈功不可沒

1939年11月7日,被稱為“名将之花”的日軍獨立混成第二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将在黃土嶺被八路軍楊成武部擊斃,這是抗戰以來八路軍擊斃的日軍最高将領。幾十天後的1939年12月25日,日軍的又一少将在昆侖關戰役中被中國國民黨軍隊擊斃,他就是被稱為“鋼軍”的日軍第五師團第21旅團旅團長中村正雄。

關于黃土嶺戰役擊斃阿布規秀的過程,很多文章和影視劇中有詳細的講述。那麼,在昆侖關戰役中,中村正雄是如何斃命的呢?擊斃他的是國軍的哪一支部隊?指揮官又是誰?

揭秘:中村正雄少将在昆侖關是如何斃命的?鄭庭笈功不可沒

1939年12月18日,中國軍隊對昆侖關進行反攻。擔任主攻的是杜聿明的第5軍。經多日激戰,第5軍主力攻占了昆侖關外圍的五六個高地,第5軍邱清泉的新22師在五塘、六塘間阻擊日軍南甯方向開來的援軍。12月20日,昆侖關日軍不支,日軍第5師團師團長今村均急了,指令中村正雄率率部增援。

中村正雄是一個狂熱的戰犯,他曾在日俄戰争中屢建奇功。侵華戰争中,他又參加了忻口、太原、台兒莊、廣州等重大戰役,是日軍中知名戰将。接到今村師團長的指令後,他立即率42聯隊兩個大隊增援昆侖關。

揭秘:中村正雄少将在昆侖關是如何斃命的?鄭庭笈功不可沒

中村正雄先以1個中隊沿公路緩慢向前搜尋,自己則率主力走山路繞過六塘,企圖避開國民黨軍阻擊部隊,盡快到昆侖關。正如中村所料,在他率隊進入山間小路不到1小時,便聽見六塘公路那邊先是炮聲轟轟,接着又是槍聲大作。他知道那個中隊已同國民黨軍阻擊部隊交上了火,這支被他當作誘餌的人馬八成是兇多吉少了,中村下令部隊全速前進,迅即向昆侖關靠近。

揭秘:中村正雄少将在昆侖關是如何斃命的?鄭庭笈功不可沒

中村率部到達八塘附近時,隻聽西面山坡幾聲炮響,接着槍彈如狂雨般掃了過來,中村暗自叫苦。原來邱清泉為了防止日軍遷回山路,早在這裡設下了一支伏兵。中村指令以1個小隊搶占就近的一個小高地,開火牽制阻擊部隊,自己則率主力強行通過封鎖線。一路上不斷有日軍中彈倒地,但其他人頭也不回地向前猛沖。日軍丢下100多具屍體和傷員,終于沖過了這條封鎖線。

揭秘:中村正雄少将在昆侖關是如何斃命的?鄭庭笈功不可沒

20日淩晨2時,中村率隊到達九塘,在與昆侖關隻一山之隔時,突被邱清泉新22師重兵擋住去路,兩軍都沒有貿然發動攻擊,形成僵持局面。

22日,杜聿明決定調整部署,集中優勢兵力先奪取周圍幾個高地,斬斷這幾條左膀右臂,再解決昆侖關主陣地。幾天的激戰後,至23日,昆侖關守敵已瀕臨彈盡糧絕的狀态。23日深夜,三木發電報給中村,告之昆侖關狀況,其務必于今日實作會合,否則陣地不保。

中村無奈,隻得于24日上午組織部隊突擊。這時候,他遇上了他的克星,時任第5軍榮譽1師3團團長的鄭庭笈。

揭秘:中村正雄少将在昆侖關是如何斃命的?鄭庭笈功不可沒

鄭庭笈1905年生于海南省文昌縣美竹村,黃埔五期畢業,忻口會戰時為獨立第5旅旅長,戰鬥中與日寇白刃血拼,身中數彈,幸虧被衛兵拼死以救,于是自号“重生”。

24日白天,榮譽1師1團繼續向羅塘高地攻擊,鄭庭笈率領3團向九塘兩側運動,阻止日軍可能的增援。

部隊在天亮時摸到九塘鎮外。鄭庭笈命部隊隐蔽在草叢中,他爬上一棵老樹,用望遠鏡向九塘鎮内觀察,發現日軍在公路邊的草坪上列隊,有軍官在向他們講話,他判斷這是日軍的“大魚”。原來這是從邱清泉那裡突過來的中村正雄。

揭秘:中村正雄少将在昆侖關是如何斃命的?鄭庭笈功不可沒

鄭庭笈趁日軍沒有發現他們,指令第1營悄悄占領九塘至昆侖關的小高地,迫擊炮連、重機槍連利用有利地形設定陣地。

上午8時,日軍的隊伍剛走出九塘營地,就遭到埋伏好的鄭庭笈部隊的迫擊炮、機槍、步槍的一齊掃射。日軍猝不及防,頓時亂做一團。

中村正雄将指揮刀一揮,穩住了部隊,随即擺開陣勢向鄭庭笈團發起攻擊,就在攻勢剛剛展開時,一顆迫擊彈在距中村10米處爆炸,中村被彈片擊中。

揭秘:中村正雄少将在昆侖關是如何斃命的?鄭庭笈功不可沒

但中村畢竟是中村,他咬着牙,忍着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流下來,指令部隊繼續前進,最終中村正雄所率領的不足2個大隊的兵力與三木在昆侖關會合。

軍醫趕來為中村正雄找了個地方做手術,但整個晚上,杜聿明組織炮火對昆侖關及附近其他高地之敵作壓制性射擊,湊巧在軍醫剛從中村腹中取出彈片還未縫合時,一顆炮彈在附近爆炸,灰塵滿了手術台,手術再被推遲。半夜,軍醫無可奈何地說:“隻恐治得好傷,治不好命了。”

1939年12月25日淩晨5時18分,中村正雄在中國的領土上斃命。

揭秘:中村正雄少将在昆侖關是如何斃命的?鄭庭笈功不可沒

1942年,鄭庭笈随200師參加遠征軍印緬抗戰,師長戴安瀾殉國後,鄭庭笈臨危受命,率殘部進行了聞名中外的郎科大突圍。後升任師長、中将軍長,1948年10月遼沈戰役中被解放軍俘虜。鄭庭笈因抗戰有功,1959年12月作為第一批特赦人員獲得釋放。

繼續閱讀